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7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13篇
电工技术   4篇
综合类   14篇
化学工业   2篇
金属工艺   56篇
机械仪表   6篇
建筑科学   2篇
能源动力   1篇
轻工业   2篇
武器工业   3篇
一般工业技术   15篇
冶金工业   12篇
自动化技术   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19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研究了Mg-Y4-Nd3合金鑄態和T6處理(525℃固溶處理8 h,250℃時效處理16 h)后的顯微組織、力學性能和摩擦磨損性能。結果表明:鑄造Mg-Y4-Nd3合金共晶相分布在α-Mg固溶體晶界上,呈不連續網狀分布。經過固溶時效處理后,合金為等軸晶組織,共晶相基本固溶到-αMg基體中,時效析出沉淀相呈彌散分布。兩種處理合金的抗拉強度都隨溫度的升高而降低,伸長率均隨溫度的升高而升高,同溫度下,T6處理的合金抗拉強度高于鑄態合金。T6處理的合金在干滑動摩擦條件下,隨著載荷的增加,摩擦系數降低,磨損量增加,磨損機制由磨粒磨損伴有氧化磨損向剝層磨損過渡,在高載荷下磨損表面出現塑性變形擠出現象。  相似文献   
52.
塑性变形对搅拌铸造铝-铅轴承合金组织和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一种新的铸造技术生产系列铸造铝铅轴承合金,含铅量的变化范围从0%~25%。研究了轧制后铝铅合金的显微组织和力学性能随铅含量的变化规律,与铸态相对比结果表明,变形合金的铅颗粒和硅颗粒被大幅度细化,其分布明显改善;变形后合金的抗拉强度和伸长率明显高于铸态合金。  相似文献   
53.
压铸铝合金中的金属间化合物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相似文献   
54.
建筑工程中由于使用功能等方面的需要,往往将钢筋混凝土梁设计成反梁。在此以衢州某小区3#住宅楼工程项目为例,从反梁结构设计计算(包括抗弯、抗剪、局部受压承载能力计算)、反梁构造设计两个方面对钢筋混凝土反梁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55.
机械合金化制备铜碳过饱和固溶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机械合金化方法制备Cu-4wt%C过饱和固溶体,通过SEM和XRD分析研究了机械合金化中Cu-C复合粉末的形貌变化及碳在铜中的固溶度扩展问题.结果表明,机械合金化过程中Cu粉和C粉形成了层状复合粉末;随着球磨时间的增加,C的衍射峰逐渐消失,Cu的衍射峰逐渐宽化,并且位置发生偏移;球磨24h后,C原子固溶到Cu中,Cu的点阵常数达到0.3620nm,晶格膨胀了0.15%.  相似文献   
56.
混杂增强AZ91镁合金基复合材料   总被引:1,自引:3,他引:1  
采用挤压铸造成形法,成功地制备了具有不同含量与粒度的石墨颗粒与氧化铝短纤维混杂增强的镁合金基复合材料.对制备工艺、复合材料的显微组织及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增强相在复合材料中分布均匀,基体和增强相界面结合紧密,无明显铸造缺陷.复合材料的硬度随石墨含量的增加而降低,随石墨颗粒尺寸的细化而增大.  相似文献   
57.
表面覆纳米Cu-Zn层的铜基复合材料   总被引:3,自引:3,他引:3  
采用复合粉末加压成型的方法 ,在铜基体表面上复合了纳米Cu Zn合金表面层 ,获得了具有纳米结构表面层的铜基复合材料。对基体与表面的界面结构、纳米表面层的微观结构、相变特征及其对材料表面性能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 ,纳米表面层与基体结合良好 ,纳米表面层在经 35 0℃左右退火可获得最佳表面性能 ,显微硬度可达到 2 90HV左右 ,耐磨性明显优于基体材料。对纳米Cu Zn合金的相变过程分析表明 ,Cu Zn纳米晶体 β′相中弥散α相沉淀物的析出有助于强化纳米Cu Zn结构表层。  相似文献   
58.
球磨工艺对球磨粉末及其烧结组织的微观结构和形态都有重要的影响。本实验采用低能和高能球磨两种方式对Ti-Al-0.2B wt.%合金粉末进行球磨,研究球磨过程中粉末组织和形态的变化,并将球磨后的粉末进行热压烧结,研究不同球磨方式对烧结组织中原位合成TiB增强相形态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低能球磨过程中粉末颗粒间有机械合金化发生,其烧结组织中生成的TiB为细长态,在基体中分布均匀,没有联结的粗晶或成簇生长现象。对于高能球磨,粉末颗粒细化效果明显,颗粒平均尺寸降至1 μm,球磨过程中除了机械合金化还形成了Ti(Al)过饱和固溶体,并在球磨后期形成了非晶结构。经高能球磨的粉末烧结后,组织中生成了均匀分布的纳米级TiB晶须。  相似文献   
59.
富Ce稀土对AZ91D镁合金高周疲劳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向压铸镁合金AZ91D中分别添加质量分数为1%和2%的富ce稀土进行室温下应力比R=0、1的拉一拉高周疲劳试验,得到材料疲劳曲线;对疲劳断口进行了宏观和SEM微观分析,指出了材料的破坏机理和原因。结果表明,添加一定量的富Ce稀土对提高AZ91D镁合金的高周疲劳性能具有积极作用,富Ce稀土添加量为1%时疲劳强度提高幅度较大,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60.
镁合金半固态触变注射成形过程中固相形成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崔晓鹏  刘海峰  刘勇兵 《铸造》2007,56(11):1147-1150
触变注射成型是目前唯一用于镁合金工业化生产的半固态成形技术,适合形状复杂、致密度高的零部件的生产。作者主要研究了镁合金触变成型过程中的固相形成机制。触变注射成型过程中主要固相的形成与传统的半固态方法不同,组织中的主要固相不是由螺杆搅拌打碎枝晶形成,而是由未完全熔化的镁合金切屑形成;成型过程中螺杆剪切的主要作用是提供镁合金切屑熔化所需要的热量、混合浆料,并且细化固相;在上述研究基础上,给出了镁合金半固态触变成型过程中固相形态的演变模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