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5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12篇
电工技术   4篇
综合类   4篇
化学工业   49篇
建筑科学   2篇
矿业工程   22篇
轻工业   2篇
石油天然气   4篇
无线电   3篇
一般工业技术   9篇
冶金工业   32篇
原子能技术   1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3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16篇
  2007年   18篇
  2006年   16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01.
氨基化丙烯酸基磁性树脂对Cu^2+的吸附特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为交联剂,利用悬浮聚合法制备聚丙烯酸甲酯磁性树脂(RM),并经乙二胺改性后制得一种新型磁性吸附剂(RMA)。采用差热/热重分析(DTA/TGA)以及红外光谱等对其进行了表征,并考察了它对Cu^2+的吸附性能。结果表明,RMA树脂粒径30~60btm,FesOt质量分数为6.7%,对Cu^2+的吸附等温线符合Langmuir模型,饱和吸附容量2.13mmol/g,高于未改性树脂(RM,1.15mmol/g)。吸附动力学可用拟二级反应模型拟合。热力学分析表明RMA对Cu^2+的吸附过程能自发进行,焓变为-17.88kJ/mol,熵变为-2.06J/(mol·K),Bibbs自由能为-17.26~-17.19kJ/mol。吸附剂用1mol/LHCl洗脱再生,脱附率高于97%。  相似文献   
102.
聚合硫酸铁合成及性能测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工厂硫酸法生产的钛白粉副产品七水硫酸亚铁为原料,以双氧水为氧化剂,改变条件合成聚合硫酸铁,结合其性能测试及絮凝效果测试,探索合成聚合硫酸铁的最佳条件。  相似文献   
103.
研究了新萃取剂吡啶从硝酸介质中萃取铀的机理。考察水相硝酸浓度、萃取剂浓度、盐析剂硝酸钠以及振荡时间和温度对萃取分配比的影响 ,确定了萃合物的组成。求得萃取硝酸铀酰过程的平衡常数及反应的热力学函数。同时研究了相比的影响 ,以及稀释剂的影响。发现吡啶萃取能力在不同稀释剂中由弱到强的顺序为 :四氯化碳、氯仿、苯、甲苯、环己烷、煤油。  相似文献   
104.
酰胺类萃取剂作为锕系元素的一种优良新型萃取剂,具有易合成、耐辐射、不易水解、辐射产物易洗涤、不影响萃取过程和能完全燃尽等优点,被认为是能取代TBP应用于核工业的最有前途的萃取剂之一。近十几年来,人们对此类萃取剂研究较多。本文将对N,N-双取代酰胺类、N,N,N′,N′-四取代双酰胺类、环状酰胺类等几种萃取剂的研究进展进行详细讨论。  相似文献   
105.
选取农业副产物葵花籽壳作为吸附剂,研究其对溶液中铀酰离子的吸附性能。用元素分析、扫描电镜、红外光谱分析等方法对吸附铀前后的葵花籽壳进行分析和表征,通过静态实验分别研究了时间、温度、pH值、铀酰离子初始浓度、葵花籽壳用量等因素对吸附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吸附的适宜pH为5.0~6.0,35℃下,当铀溶液初始质量浓度为50mg/L,溶液pH=5.0,葵花籽壳质量浓度为1.00g/L时,饱和吸附量可达29.2mg/g。  相似文献   
106.
合成了Ln(Ⅲ)(Ln=Gd,Dy,Tm,Ho,Sm)与水杨醛缩 L 酪氨酸的5种配合物,通过元素分析、红外光谱、紫外光谱、摩尔电导和热重分析,得到了配合物的组成为[Ln(C16H14NO4)(H2O)3(NO3)](CH3CH2OH)(NO3),研究了Dy配合物的热分解反应动力学机理。  相似文献   
107.
刘德军  毕彩丰  刘峙嵘 《稀土》2004,25(1):41-44
合成了糠醛缩丙氨酸合Dy配合物,通过元素分析、红外光谱、紫外光谱、摩尔电导和热重分析,研究了配合物的组成和热分解反应机理。  相似文献   
108.
Ag/S/C共掺杂纳米TiO2的制备与光催化活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Ag/S/C共掺杂纳米TiO2,用于光催化降解气相乙醛.XRD分析结果表明掺杂纳米TiO2均为锐钛型晶相,BET测试表明它们具有较高的比表面积.UV-vis吸收表明S和C掺杂能明显降低TiO2的能隙宽度,而Ag 对此作用较小.Ag 掺杂能促进光生电子-空穴对的分离,从而提高光催化活性.Ag-S-C-TiO2-1催化剂的催化活性高于其它样品,在焙烧温度500℃,Ti∶Ag 摩尔比100∶1,Ti∶SCN-摩尔比1∶4时催化活性最强.Ag/S/C掺杂TiO2光催化活性除受前驱体影响外,还由于其晶相为锐钛型,并且比表面积高,能隙宽度低,因此有良好的光催化活性.  相似文献   
109.
不同形貌TiO2微晶光催化降解甲基橙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分别以钛酸正丁酯和四氯化钛为前驱体,以十二烷基苯磺酸钠(DBS)、十二烷基磺酸钠(SDS)、羟丙基甲基纤维素(HPMCS)为形状控制剂,利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不同形貌的TiO2微晶,并以甲基橙为模型化合物考察其光催化活性.XRD分析结果表明焙烧温度为500℃时所得TiO2均为锐钛型晶相.UV-vis分析表明加表面活性剂时所制备TiO2微晶吸收发生红移,带隙能下降.加SDS时所得立方形TiO2微晶的光催化活性高于其他样品.焙烧温度为600℃时TiO2微晶光催化活性最强,对甲基橙的降解速率最快.  相似文献   
110.
2-甲基-6-酰基萘是聚酯PEN的前体,其合成方法对PEN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以三氯化铁和氯化锌2种路易斯酸为催化剂,考察反应时间、反应温度对2 甲基萘酰基化催化性能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三氯化铁催化剂对2 甲基萘的酰基化具有较好的催化效果,在反应温度为25 ℃,反应时间为5 h时目的产物的收率可达84%,且过高的温度会导致大量副产物的生成,降低产率,而反应时间的长短对产物的选择性无较大影响。根据试验结果,得出了合成目的产物的适宜操作条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