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0篇
  免费   8篇
电工技术   2篇
化学工业   42篇
金属工艺   2篇
机械仪表   6篇
建筑科学   3篇
矿业工程   6篇
能源动力   3篇
轻工业   1篇
石油天然气   6篇
无线电   2篇
一般工业技术   12篇
自动化技术   3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13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3篇
  2006年   1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1.
综述了聚丙烯用磷系阻燃剂的研究进展。详细阐述了无机磷系阻燃剂、有机磷系阻燃剂和复合型磷系阻燃剂的特点,并展望了磷系阻燃剂在聚丙烯中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2.
"杂化共聚"是将结构和活性差异很大的乙烯基单体与环状单体共聚合成新型聚合物的方法,是共聚物合成的一条新途径。文中介绍了"杂化共聚"的创新性成果,重点阐述了近5年来国内外乙烯基单体与环状单体的共聚反应及其机理,综述了"杂化共聚"2种催化剂膦腈碱(t-BuP_4)和B(C_6F_5)_3的应用及CF_3SO_3H/nBu4NI引发剂体系的应用,同时介绍了杂化共聚物的应用领域,最后展望了"杂化共聚"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3.
"杂化共聚"是将结构和活性差异很大的乙烯基单体与环状单体共聚合成新型聚合物的方法,是共聚物合成的一条新途径。文中介绍了"杂化共聚"的创新性成果,重点阐述了近5年来国内外乙烯基单体与环状单体的共聚反应及其机理,综述了"杂化共聚"2种催化剂膦腈碱(t-BuP_4)和B(C_6F_5)_3的应用及CF_3SO_3H/nBu4NI引发剂体系的应用,同时介绍了杂化共聚物的应用领域,最后展望了"杂化共聚"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4.
介绍了近5年来国内外N-苯基马来酰亚胺(N-PMI)衍生物改性胶黏剂的研究进展及其多元聚合物改性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ABS)树脂、环氧树脂的研究进展,并对今后的发展前景做出展望。  相似文献   
15.
从改性沥青的核心设备——研磨机的工作原理、结构特点、用途等方面,简要说明了该机的特点和应用领域。  相似文献   
16.
以某高烈度区多项不规则超长高层隔震结构工程为例,针对基础采用有、无铅芯钢板叠层橡胶隔震支座(LRB、LNR)的隔震结构,分别进行结构在8度(0.2 g)多遇、设防、罕遇地震作用下的动力时程分析,并对比验算隔震前、后的层间剪力比及倾覆弯矩比,结果表明该结构可满足初定的隔震目标,上部结构水平地震作用可按降低1度进行设计,在各设防水准地震作用下结构地震响应均得到大幅度衰减.  相似文献   
17.
为了研究柔性操作臂关节弹性对频率及振型的作用机理,建立了柔性操作臂的弹性约束模型。根据弹性约束模型,得到了弹性关节柔性操作臂的频率方程及振型函数。采用数值方法,对弹性关节柔性操作臂的前三阶频率及振型特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关节的弹性对柔性操作臂的频率及振型具有明显的影响,将关节视为理想刚性约束会产生明显的误差;由灵敏度分析可知,线性约束对频率的影响大于扭转约束,且高阶频率段表现较为明显;扭转约束对振型的影响比线性约束更为显著,随着扭转约束的增大,振型发生改变,且高阶振型表现较为明显。通过实验对建立的弹性约束模型进行验证,实验结果表明,所建立的弹性约束模型能够合理地表征关节的弹性约束作用,分析结果更接近实际情况,误差较小。  相似文献   
18.
碳纤维表面改性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碳纤维表面活性官能团较少,很难与极性聚合物相容。通过对碳纤维进行表面处理,可接枝官能团、短支链、长链结构和聚合物等,从而改变碳纤维表面的比表面积和表面极性,改善其与基体的相容性,拓展碳纤维的应用范围。本文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外碳纤维改性工作的进展,比较了化学接枝法、电化学法、涂层法、表面氧化法和等离子法等改性方法对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界面强度的改性效果,发现利用化学接枝法可较显著地提高碳纤维的表面粗糙度。  相似文献   
19.
对于人群仿真中的人物角色来说,如果所有的虚拟人物外观都一样,那么就会给人简单复制品的感觉,真实感较差.研究人群角色外观的多样性问题,分别从角色模型多样化,纹理多样化和姿态动作多样化等方面进行讨论,采用Hasler模型库实现角色身高以及体型的差异化,通过纹理模板实现角色外观的多样化,并通过嵌入骨骼技术为模型赋予不同动作.实验结果表明本方法可生成效果较好、外观各异、动作多样的虚拟人群.  相似文献   
20.
针对具有复杂平面曲线轮廓的盘类零件的表面热处理问题,将感应淬火技术与数控技术相结合,设计了数控感应淬火机床的控制系统。通过对复杂曲线进行简化,建立了恒速运动数学模型,结合数控系统的直线插补功能,实现了恒线速度控制,并通过软件进行了误差分析。通过屏幕显示,可在线跟踪淬火的全过程,随时显示、记录、打印淬火过程中的各种参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