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2篇
  免费   14篇
  国内免费   12篇
电工技术   8篇
综合类   13篇
化学工业   19篇
金属工艺   70篇
机械仪表   25篇
建筑科学   18篇
矿业工程   42篇
能源动力   4篇
轻工业   11篇
水利工程   3篇
石油天然气   14篇
无线电   2篇
一般工业技术   23篇
冶金工业   18篇
自动化技术   8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17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14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2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41.
原油管道电耗的准确预测能够用于控制原油管道耗能水平,充分挖掘原油管道输送系统的节能潜力。实际采集到的原油管道运行数据具有波动范围大的特点,且存在严重的噪声干扰和信息冗余,对精确预测管道电耗造成不良影响。为解决上述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混合神经网络的电耗预测模型。利用自适应噪声的完备集成经验模态分解,对原油管道日运行数据进行分解;利用主成分分析对分解后数据做降维处理;利用改进粒子群算法调节神经网络结构参数;使用该模型预测某原油管道电耗,并与常见的几种预测模型展开对比。结果表明,分解算法能够提高模型预测精度;该混合神经网络模型预测精度最高,其测试集的平均绝对误差为5.394%,较使用分解算法前降低39.200%。  相似文献   
142.
 采场支承压力分布特征是煤矿支护设计、冲击地压防治的重要依据。在列举采场矿压显现异常案例的基础上,基于采场应力演化及顶板岩层运动的观测结果,提出了长壁采场动、静支承压力的观点,阐述了该观点的工程意义,并根据形成特征建立了相应的计算模型。研究结果表明,长壁采场存在动态和静态等两个支承压力,动态支承压力形成和演化是采场顶板破裂带岩层运动的结果,以煤体屈服为主要特征,静态支承压力是破裂带上方岩层载荷转移的结果,以关键层载荷转移为主要特征,两者在形成根源、形成特征、形成时间、可监测性、影响距离等方面存在不同。最后,展望了长壁采场动、静支承压力学术观点在采矿工程设计及冲击地压防治等方面的应用前景。研究为解释采场矿压显现异常和解决该领域的工程问题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43.
深井大断面煤巷围岩控制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分析深井大断面煤巷变形特征及难控制的原因,通过模拟不同支护状态下巷道围岩变形情况,探讨了锚杆、锚索作用机理,提出及时抗、滞后让、控顶(底)固帮、高强度支护的控制原理。认为稳定的承载结构及早形成,并与支护体一同承载,从而加强巷道稳定性,利用锚杆自身的延伸量和锚索尾部安装的多级让压结构,确保支护体适应深井大断面煤巷围岩变形大的特点。工程实践表明,巷道掘进期间两帮移近量为140 mm,顶底板移近量为121 mm,巷道稳定性较好。  相似文献   
144.
强排煤粉防治冲击地压的机制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确定合理的技术参数是应用强排煤粉防治冲击地压的关键。采用室内实验、数值模拟等方法研究强排煤粉防治冲击地压的机制,建立钻孔间距、钻孔直径等强排煤粉技术参数的确定方法,提出冲击地压分区治理思路,并得到以下结论:(1) 强排煤粉的主要作用是“降模增变”和“耗能增阻”;(2) 防冲钻孔间距是钻孔直径、煤层厚度、增溢系数和安全增变量的函数,并与增溢系数、钻孔直径呈正相关,与煤层厚度、安全增变量呈负相关;(3) 冲击地压治理分为预卸压和解危2个阶段,强排煤粉应用于预卸压阶段时的主要作用是“降模增变”,应用于解危阶段时的主要作用是“耗能增阻”。将研究成果应用于新巨龙矿井1302工作面冲击地压防治,取得良好效果,避免冲击地压事故的发生。研究结果对深井冲击地压防治具有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45.
基于逼近理想解排序的采矿方法选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综合考虑影响采矿方案的技术、经济、安全指标, 利用层次分析原理建立采矿方案综合评价指标体系, 采用信息熵确定评价指标的权重, 运用逼近理想解排序法对多种方案进行综合评价, 计算出各方案的综合优越度。最后, 将该方法用于工程实例, 得出浅孔留矿法、下向分层胶结充填采矿法、上向分层胶结充填采矿法和上向进路胶结充填采矿法的综合优越度依次为77.3%、23.1%、83.1%和53.8%, 从而确定上向分层胶结充填采矿法为优, 此结果与突变级数法的评价结果一致。  相似文献   
146.
为实现煤矿冲击地压的主动区域性防治,提出先裂后注冲击地压防治技术。首先,对常规冲击地压防治技术进行分类,分析常规冲击地压防治技术6个方面的局限性;其次,探讨先裂后注对煤层的作用过程,以及先裂后注防治冲击地压的机制;然后,总结硬煤压裂和软煤压裂2个现场试验的成果,分析先裂后注防治冲击地压的效果;最后,讨论先裂后注冲击地压防治技术的不足,以及现场可能出现的问题及相应原因。研究表明,先裂后注对煤层的作用包括裂化煤层和湿润煤层,其中裂化煤层能够起到弱化蓄能能力、均化应力、孤立冲击体的作用,宏观上改变了煤体的完整性和应力分布特征;湿润煤层能够降低煤层冲击倾向性,细观上改变了煤体的脆性、储能与耗能特性。研究结果对推广应用煤层压裂技术和实现冲击地压主动区域性防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7.
刘金海 《冶金与材料》2021,41(3):104-105
冷轧带钢生产过程中,纠偏设备的应用频率相对较高,但是从实际上来看,受到多方面因素影响,带钢生产线经常存在机组跑偏的情况,为了对带钢跑偏情况进行有效改善,则需要针对冷轧带钢纠偏设备的运行原理进行深入分析,并阐明其中发生故障的原因,再对其进行有效的分析和处理,以促使纠偏设备的工作质量和效率均能够得到提升.文章将主要针对冷轧带钢纠偏设备机械故障原因与控制措施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48.
针对新生煤矿伍家冲矿井建筑物下试验条带开采的实际,运用FLAC软件对其采矿方法与地表移动和变形的关系进行了数值模拟研究,采用GPS现场观测水平位移和垂直位移.研究表明,采用条带间隔开采优于条带顺序开采,数值模拟结果与现场实测数据具有较好的耦合性,数值模拟对地表沉陷的预测是一种经济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49.
复合铸造硬质合金辊环技术的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硬质合金辊环具有优良的耐磨性能,但生产成本高,一次性投资大,而采用硬质合金和铸造合金复合铸造生产的辊环,硬质合 金消耗量大幅度减少,生产成本显著降低,复合辊环的使用效果和整体硬质合金辊环相当,具有良好的推广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50.
等温淬火工艺对双相等温淬火球墨铸铁力学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双相ADI(双相等温淬火球墨铸铁Dual Phase Austempered Ductile Iron,简称Dual Phase ADI)在不同等温温度和不同等温时间下的力学性能进行了试验.结果表明:当等温温度在250~390℃时,随着等温淬火温度的升高,双相ADI的抗拉强度减小,伸长率逐渐增大,硬度先减小后增大,冲击韧性先增大后减小.当等温时间在30~120min时,随着等温淬火时间的延长,双相ADI的抗拉强度升高,超过90min后,抗拉强度略有降低;当等温淬火时间为60min时,冲击韧性达到最大值,超过60min后,冲击韧性逐渐减小;伸长率先增大后减小;硬度逐渐增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