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9篇
  免费   46篇
  国内免费   12篇
电工技术   31篇
综合类   15篇
化学工业   54篇
金属工艺   7篇
机械仪表   32篇
建筑科学   45篇
矿业工程   6篇
能源动力   16篇
轻工业   36篇
水利工程   11篇
石油天然气   13篇
武器工业   4篇
无线电   45篇
一般工业技术   25篇
冶金工业   11篇
原子能技术   12篇
自动化技术   64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26篇
  2022年   13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15篇
  2018年   19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27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35篇
  2011年   16篇
  2010年   27篇
  2009年   30篇
  2008年   19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19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51.
在建立坦克形体描述模型和反坦克导弹系统仿真模型的基础上,构建半实物仿真系统,进行闭环仿真实验,通过对起爆条件的判定,得出反坦克导弹对装甲目标射击时起爆率数据,提出提高起爆率的具体方法和途径。  相似文献   
52.
双钢筋混凝土大型屋面板,是获得国家实用新型专利的工业建筑屋面结构构件新产品。双钢筋混凝土大型屋面板,解决了普通钢筋混凝土大型屋面板和预应力大型屋面板所存在的问题,是一种结构受力性能好,受力筋用量少,构件生产工艺简便的新型板型。其构造特点是混凝土板中主肋全部配用了双钢筋,其规格是:纵筋φ_5~b,横筋  相似文献   
53.
卢伟 《四川建材》2007,33(1):105-107
通过对郑州碧沙广场房产综合楼转换层结构施工方案的选择优化,展示了高层建筑转换层结构施工的支撑体系、大体积混凝土施工及温控方法.  相似文献   
54.
为考查大跨度斜拉桥风洞试验和计算分析两种研究方法间的一致性,以宜宾长江大桥为工程背景,针对该桥最大单悬臂状态,采用有限元方法分析结构静风响应,采用频域随机振动分析方法计算结构的抖振响应,并将计算分析得到的静风响应和抖振响应与气弹模型风洞试验结果进行对比分析,讨论了计算分析和风洞试验两种研究方法各自的精度以及两者间存在差异的原因。研究表明:对于较为显著的响应,两种方法的分析结果在总体上是一致的。  相似文献   
55.
本文以主要研究如何在CAD软件中实现数字地形的构建。首先采集地形数据,然后对采集的散乱数据进行散乱点数据插值处理,编制产生地形谱的软件,自动生成地面谱文件,由软件直接读取,生产反映真实地域地形特征的数字地形。  相似文献   
56.
随着智能设备与社交媒体的广泛普及,图像/视频数据急剧增长,针对这些数据类型的安全问题日渐凸显:比如,大量用户敏感信息需要保护,图像/视频内容容易受到篡改等。如何有效保证图像内容的真实与完整,防止用户隐私泄露等逐渐成为当今研究的热门方向。该研究不仅对于保护隐私具有重要的意义,也对网络空间安全的未来提出新的思考和挑战。相关技术与成果对未来的学术、产业和社会都将具有重要影响。 为了促进我国数字图像/视频内容安全相关技术、方法与应用研究的深入开展,及时反映我国学者在相关领域的最新研究进展,《中国图象图形学报》邀请业内专家共同策划推出“数字图像/视频内容安全”专刊,主要收录国内学者在相关理论方法、关键技术、数据平台和典型应用等方面具有创新性、突破性的研究成果。 经过严格的评审,“数字图像/视频内容安全”专刊共收录学术论文18篇,包括9篇“综述”、3篇“篡改检测与内容恢复”论文、1篇“认证保护”论文和5篇“隐写方法”论文。 9篇“综述”主要围绕图像/视频隐写、水印、取证,深度伪造检测,活体检测等进行了概念和发展历程的介绍,相关方法的分类梳理和概述,并对主要实际应用场景的重难点进行了详细的阐述和论证。 1)《数字图像鲁棒隐写综述》结合网络有损信道中隐蔽通信应用需求,对现有的数字图像鲁棒隐写技术进行综述。 2)《鲁棒视频水印研究进展》对当前的视频水印技术进行了概述,对视频水印的概念、应用场景、分类方式、设计要求、发展历程和相关经典方法进行了介绍和梳理。 3)《视觉深度伪造检测技术综述》基于深度伪造技术研究进行了综述,并进一步给出了未来视觉深度伪造检测研究的重难点。 4)《人脸活体检测综述》对人脸活体检测技术进行了全面的梳理回顾,包括硬件方案、算法、数据集、技术标准以及实际应用。 5)《面向GAN生成图像的被动取证及反取证技术综述》阐述了相关研究背景,分析了自然图像与GAN生成图像的区别,并介绍了GAN生成图像的被动取证技术。 6)《明文图像可逆信息隐藏综述》以常见的明文图像为嵌入载体,以经典文献为主干,通过介绍基础理论来阐述可逆设计的起源与发展,并展望未来的突破方向。 7)《图像空域可逆信息隐藏研究进展》对明文域和密文域的研究进行归纳与分析,梳理各类方法的发展脉络及其关联。结合当前实际问题,如载体多元化、有损信道传输和安全性等,进一步展望未来的研究趋势。 8)《3D网格隐写与隐写分析回顾与展望》回顾了3D网格隐写和隐写分析的发展,并对现有研究工作做了系统的总结和科学的分类,讨论了3D隐写和隐写分析现有技术的局限性,并探讨了潜在的研究方向。 9)《视频内容安全评价发展探讨》从建立技术理论体系角度,围绕4个不良方面的内容监管梳理了视频内容安全评价体系。分析了内容评价面临的挑战机遇,并总结了十大待解决问题和展望了未来研究发展趋势。 本专刊同时也收录了9篇针对篡改检测、认证保护和隐写方法等的先进性前沿科技论文。其中,3篇论文分别针对“篡改检测与内容恢复”分别提出了一个基于区域损失的检测小篡改区域的U型网络;针对人脸交换篡改视频提出了一个在关键帧中进行特征提取与帧间交互的高效检测框架;一种提高图像自嵌入水印的认证粒度以及抵抗滤波等处理操作能力的方法。1篇论文针对“认证保护”中IoT数据获取面临能耗和安全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半张量积压缩感知的可验证图像加密方法。5篇论文以“隐写方法”为主题,分别提出一种基于超分辨率网络的空域图像边信息估计隐写方法、一种无损载体和鲁棒代价结合的JPEG图像鲁棒隐写、采用实离散分数阶Krawtchouk变换并应用于数字图像水印、一种基于自动生成字库的鲁棒文档水印方案、一种联合定长编码和哈夫曼编码的密文域可逆信息隐藏算法。 我们期待广大读者和科技人员通过本期“数字图像/视频内容安全”专刊,更深入、全面地了解该领域的最新方法和应用,吸引更多学者从事相关研究并产生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优秀成果,为本领域发展做出贡献。  相似文献   
57.
为了研究湿压缩压气机最大进口喷水量和所喷入水滴直径大小,考虑水滴是在压力、温度变化的环境条件下进行蒸发,采用等压差微元段形式建立了饱和湿压缩数学模型.分析了饱和湿压缩对压气机耗功、出口温度、最大喷水量的影响,得到了各压比下所需要的最大喷水量,并在理论上研究了水滴在压气机内的蒸发速率和蒸发时间.  相似文献   
58.
金沙江上游拉哇水电站上游围堰高60 m,基础覆盖层深超70 m,围堰地基中有超过50 m厚的堰塞湖相沉积低液限黏土层,覆盖层厚度大、承载力低、抗剪强度低、压缩性高,围堰工程面临沉降变形、边坡不稳定等突出问题.常见的软基处理技术均不能解决该工程所面临的难题.对该围堰工程难点进行了分析,采用超深振冲碎石桩加固处理深厚覆盖层...  相似文献   
59.
为了进一步提高电机的功率密度和转矩密度,以满足直驱系统低速、大转矩的运行工况,提出一种新型双边永磁励磁游标(DPMEV)电机。该电机定子和转子上均放置有永磁体,利用定、转子齿对气隙磁导的双向调制作用,将两组永磁体产生的永磁磁场调制成少极数、高转速的有效谐波磁场,并根据有效谐波磁场设计电枢绕组,从而使定、转子上两组永磁体同时与电枢绕组耦合。介绍了DPMEV电机的拓扑结构。基于等效磁路法,对该电机的气隙磁通密度进行了分析,表明该电机可利用气隙磁导的双向调制作用,实现电机功率密度和转矩密度的有效提高。在深入分析电机工作原理的基础上,通过有限元法对DPMEV电机进行了计算和分析,验证了该电机具有适用于直驱系统的高功率密度和高转矩密度特性。  相似文献   
60.
针对人工智能技术迅猛发展背景下机器学习课程面临的挑战,提出机器学习研究生高阶课程培养方案,阐述如何开展基于百度AI Studio平台和飞桨(PaddlePaddle)深度学习框架的机器学习高阶在线课程,并对课程建设方案和实践教学模式进行总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