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1篇
化学工业   26篇
金属工艺   1篇
轻工业   4篇
无线电   1篇
一般工业技术   1篇
自动化技术   1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4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1.
卢英华 《网友世界》2014,(20):62-62
公路档案主要包括科技性档案和公路工程档案两方面,属于专业档案,其服务的重点是公路内部的咨询工作。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各部门间的合作、交流、渗透性工作内容将越来越多,部门间将不存在明显的界线。所以,需要公路档案管理员运用科学化的工作服务手段对公路档案进行有效的管理。  相似文献   
12.
生物浸铜反萃液生产硫酸铜除铁工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三种方法分别对某铜矿山生物浸铜反萃液生产饲料级五水硫酸铜的重要步骤——除铁工艺进行了深入研究,结果表明:采用黄铵铁矾法除铁,控制温度在95℃、pH=1.6,除铁率可以达到91.2%;采用氢氧化铁沉淀法,于70℃,pH=3.8的条件下,除铁率可达98.1%。但上述方法除铁过程会将NH4^ 、Na^ 和Ca2^ 等杂质带入硫酸铜溶液;采用一步结晶法,控制结晶温度在60℃、结晶时间为6h,除铁率可以达98.5%,该工艺操作简单,产品符合饲料级硫酸铜的国家标准。  相似文献   
13.
离子交换树脂对D-甘油酸的吸附热力学和动力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王宝贝  蒲洋  林丽芹  李清彪  卢英华 《化工学报》2016,67(11):4671-4677
D-甘油酸是一种重要的甘油衍生物,具有解酒护肝的功能。关于D-甘油酸生产方法的研究已有不少,但对其分离方法及分离机理的研究却鲜见报道。通过静态吸附实验,研究了D-甘油酸在201×7阴离子交换树脂上的等温热力学和动力学特性。结果表明,D-甘油酸在201×7阴离子交换树脂上的最大平衡吸附容量随pH的增加而降低,其吸附等温线符合Freundlich模型。在293~308 K下,吸附焓变为14.77 kJ·mol-1,表明该吸附过程为吸热过程。升高温度有利于提高吸附速率,但对最大平衡吸附容量影响不大。同时,采用动边界模型描述D-甘油酸在该树脂上的交换行为,分别考察了料液浓度、树脂粒径和温度对交换过程的影响。交换过程的吸附速率随D-甘油酸浓度和温度的增加而增大,但随树脂粒径的增大而减小。研究表明该离子交换过程的速率控制步骤为颗粒扩散过程,交换过程的反应速率常数k0为1.22×10-3,反应级数a为0.631,表观活化能Ea为14.90 kJ·mol-1,并得到了动力学总方程。  相似文献   
14.
通过静态吸附实验,研究了L-色氨酸在001×7型阳离子交换树脂上的等温吸附和吸附动力学特性.采用动边界模型描述L-色氨酸在该树脂上的交换行为,考察了料液浓度、树脂粒径和温度对交换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L-色氨酸在001×7型阳离子交换树脂上的吸附等温线符合Langmuir等温方程,且随pH降低,树脂的最大平衡吸附量逐渐增大;交换过程的吸附速率随L-色氨酸浓度和温度的升高而增大,但随树脂粒径的增大而减小;离子交换过程的速度控制步骤为颗粒扩散控制.交换过程的反应速率常数k0为1.199×10-5,反应级数a为1.7,表观活化能Ea为19.94kJ·mol-1,并得到了动力学总方程式.  相似文献   
15.
二十碳五烯酸(eicosapentaenoic acid,EPA)因具有调节血脂、降低纤维蛋白、预防心血管疾病以及抗炎抗过敏的生理功能,被广泛应用于食品、医疗、化妆品以及饲料添加等领域。目前,EPA的需求日益增加,但是富含多不饱和脂肪酸(polyunsaturated fatty acids,PUFAs)的鱼油等自然资源逐渐匮乏,利用改造的微生物菌种发酵生产EPA的方式成为主要趋势。本研究利用同源重组技术将Shewanella sp. SCRC2738的烯酰还原酶基因(enoyl-reductase,sh-ER)分别敲入Schizochytrium limacinum SR21的ORFB-ERORFC-ER基因中,调控多不饱和脂肪酸合成的偏好性以提高EPA的产量。研究表明,sh-ER替换ORFB-ER基因的重组菌株(B-sh-ER)中EPA含量提高了85.7%,聚酮合酶(polyketide synthases,PKS)途径相关基因转录水平明显上调。而sh-ER替换ORFC-ER基因的重组菌株(C-sh-ER中PUFAs合成基本不变。在5 L发酵罐中放大培养后,B-sh-ER重组菌株总油脂提高28.7%,达到73.2 g/L;EPA产量提高71.6%,达到732.4 mg/L。本研究为促进裂殖壶菌PUFAs高产提供了新的策略,同时也为调控裂殖壶菌合成EPA提供了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16.
通过滤纸片法初步测定了黄连和乌梅水提液的抗菌性能,用比浊法进一步考察了它们对5种肠道菌体外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0.001 g/mL黄连和乌梅水提液均能够有效抑制产气荚膜梭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生长,轻微促进干酪乳杆菌的生长,但对嗜酸乳杆菌的生长只有微弱的抑制作用。0.01 g/mL黄连水提液对大肠杆菌的生长影响不大。而0.001 g/mL乌梅水提液可促进大肠杆菌的生长,但当质量浓度升高至0.005 g/mL时,则对大肠杆菌的生长表现出抑制作用。因此,黄连、乌梅水提液可能是潜在的益生元,是功能性食品配料、绿色饲料添加剂的候选者。  相似文献   
17.
本文将矩阵计算模式用于气相色谱定量的研究。  相似文献   
18.
考察脉冲式添加氮源培养对耐温微藻Desmodesmus sp.F51细胞生长和细胞组成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脉冲式添加氮源培养过程中,藻株F51的蛋白质含量由(560±16)mg/g降低至(456±17)mg/g,而碳水化合物和油脂含量则分别由(209±13)mg/g和(98±3)mg/g提高至(310±12)mg/g和(120±4)mg/g。另外,对色素和油脂的具体组成变化进行分析,发现脉冲式添加氮源培养可增强β-胡萝卜素的生物合成,以及促进α-胡萝卜素生物转化为叶黄素,同时还可发现叶黄素积累与多不饱和脂肪酸含量变化呈正相关性。而在碳水化合物的具体组成分析中,发现碳水化合物为藻株F51主要的储能物质,当脉冲式添加氮源培养时间为3 d时,其葡萄糖占总碳水化合物的质量分数可明显提高至(75.7±1.4)%。采用脉冲式添加氮源培养策略可明显同时促进藻株F51叶黄素和碳水化合物的生产。  相似文献   
19.
肖弦  徐文昊  沈亮  王远鹏  卢英华 《化工学报》2021,72(7):3869-3879
石墨烯是导电性良好的二维材料,但易重新堆叠而导致导电率和电容量下降。氧化石墨烯(GO)的生物相容性和细菌的胶体特性可使二者在水溶液中聚集为三维石墨烯基材料。将剩余活性污泥与GO悬浮液共培养形成活性污泥石墨烯水凝胶(SGH),剩余活性污泥中的细菌可将GO还原为导电的rGO。SGH经冻干可得到具有良好亲水性和导电性的O、N自掺杂多孔材料,即活性污泥石墨烯气凝胶(SGA)。在氩气中高温退火可进一步提高材料的电化学性能。经700℃、2 h退火后的改性SGA(ANSGA)具有174 F/g的比电容值(2 A/g),以及优异的倍率性能、离子传输性能和循环稳定性,具有进一步加工制备电极材料的应用潜力,为石墨烯基材料绿色制备和剩余活性污泥资源化利用提供方向。  相似文献   
20.
多阶段曝气SBR法处理淀粉废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多阶段曝气SBR法处理模拟淀粉废水,研究温度和缺氧曝气时间比对处理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SBR法在室温下就能高效地处理淀粉废水。多阶段SBR法中的缺氧反应可以促进淀粉水解酸化成小分子有机酸,提高了废水的可生化性,但对COD的去除不明显;曝气反应对COD的去除起主要作用。水解/好氧时间比的设置应由废水性质来决定。对于处理淀粉浓度6.0gm、相应COD值为6690mg/L的废水,“4h搅拌+8h曝气”组合是最高效的,反应24h,COD去除率高达96.8%,出水COD仅215mg/L;而对于处理淀粉浓度8.0g/L、相应COD值为8920mg/L的废水,“6h搅拌+12h曝气”组合是最高效的。只需处理30h,COD去除率高达94.4%,出水COD仅547mg/L。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