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2篇
  免费   12篇
综合类   7篇
化学工业   66篇
石油天然气   2篇
一般工业技术   9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2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通过在CM电线电缆护套混料中添加纳米CaCO_3进行力学性能的研究,表明纳米CaCO_3是一种优质的绿色环保填料,添加它能够改善混料的物理机械性能,降低电线电缆护套的生产成本,满足电线电缆护套的性能需求。  相似文献   
2.
研究纳米碳酸钙对氯化聚乙烯橡胶(CM)硫化特性和物理性能的影响,并与普通碳酸钙进行对比。结果表明,纳米碳酸钙对CM混炼胶加工流动性的影响鞍小,有助于交联反应;对胶料的硫化有延迟作用,但仍能较好地满足CM的工艺要求;能够有效改善CM硫化胶的物理性能;对CM的补强效果优于普通碳酸钙。  相似文献   
3.
选用5种填料(N330、白炭黑、滑石粉、硅酸钙和硅酸铝)填充氢化丁腈橡胶(HNBR),探究不同填料对深海密封圈用HNBR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N330和白炭黑与橡胶有更强的相互作用,两种橡胶有更高的交联程度和力学性能,不同填料对HNBR的补强性有很大差别。在压缩工作环境下,白炭黑和N330硫化胶的压缩应力远大于其余3种硫化胶,且压缩吸收能量高,密封效果好。  相似文献   
4.
综述了多巴胺的聚合机理以及近年来聚多巴胺涂层分别作为一级和二级反应平台对材料表面进行修饰的研究进展情况,提出了多巴胺在橡胶与骨架材料的黏合领域应用的一些新设想。  相似文献   
5.
增容剂对EVM/PLA阻尼材料相容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过氧化二异丙苯(DCP)为交联剂,三聚异氰酸三烯丙酯(TAIC)为助交联剂,使用动态粘弹谱仪(DMA)对乙烯醋酸乙烯酯橡胶(EVM)/聚乳酸(PLA)阻尼材料的相容性进行了研究。考察了氯化聚乙烯(CPE,氯质量分数35%)、丁二烯-丙烯腈-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三元共聚物(NBR-GMA,GMA质量分数约为5%)两种增容剂对相容性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当CPE和NBR-GMA用量分别为10份时,共混物相容性较好,CPE增容效果较优。加入CPE,能促进PLA在EVM/PLA共混物中的异相成核结晶。加入两种增容剂使材料的拉伸性能稍有降低,但撕裂性能有所提高,拉伸永久变形降低,用量为10份时,综合力学性能较好。  相似文献   
6.
研究动态疲劳对钢丝帘线/橡胶粘合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动态疲劳拉伸形变的增大,钢丝帘线/橡胶的粘合力逐渐减小,抽出钢丝表面附胶呈螺纹状,且螺纹越明显,粘合力越大;随着动态疲劳弯曲形变的增大,钢丝帘线/橡胶的粘合力小幅下降,抽出钢丝表面附胶分布不均,受拉面附胶少,受压面附胶多;随着停放时间的延长,钢丝帘线/橡胶的粘合力先增大后减小,当停放时间为32 h时粘合力最大。  相似文献   
7.
采用熔融共混法制备热塑性聚氨酯(TPU)/乙烯-乙酸乙烯酯橡胶(EVM)动态硫化共混物,并对其结构与性能进行研究.结果表明,TPU/EVM共混体系实施动态硫化的最佳共混比为75/25,硫化剂BIPB用量为0.8份时共混物性能最佳,且不同共混比的TPU/EVM共混物需要的硫化剂最佳用量不同;动态硫化后的EVM以较大尺寸的相畴分散在TPU中;TPU/EVM动态硫化共混物返炼后仍具有较高的重复使用价值.  相似文献   
8.
采用新型环保促进剂(ACT-55P),以炭黑作为补强体系,通过密炼与开炼的方法制得羧酸型丙烯酸酯橡胶(ACM)混炼胶,与传统胍类促进剂(DOTG)作对比,探究不同硫化体系对两种羧酸型ACM的影响,并研究了不同炭黑(N550)用量对胶料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与DOTG相比,采用ACT-55P的ACM胶料的黏度较低,加工性能改善,交联程度增大,焦烧时间缩短,工艺正硫化时间延长,硫化胶的拉伸强度增强,热空气老化性提高,但压缩永久变形和撕裂性能变差;随着炭黑份数的增加,门尼黏度提高,力学性能增强,形成的填料网络越强,Payne效应越明显;当炭黑用量从55份增加至75份时,门尼黏度值和Payne效应显著增大,硫化速率下降明显,对拉伸强度增长不大,因此55份为炭黑的最佳用量。  相似文献   
9.
采用锥形量热仪(CONE)和极限氧指数法(LOI)研究了不同用量的氢氧化镁对乙烯-醋酸乙烯酯橡胶(EVM)/丁腈橡胶(NBR)共混硫化胶阻燃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加氢氧化镁(MDH)的共混物的阻燃性能显著提高。随着氢氧化镁用量的增大,硫化胶氧指数增大,阻燃性能提高。锥形量热仪分析表明,随着氢氧化镁用量的增大,热释放速率和质量损失速率明显降低,热释放速率峰值出现时间延长,且出现新的热释放速率峰值。其中填充180份氢氧化镁的硫化胶火灾性能指数最高,综合阻燃效果最理想。  相似文献   
10.
以偶氮二甲酰胺(AC)为发泡剂制备了丙烯酸酯橡胶(ACM)/聚乳酸(PLA)发泡材料,考察了ACM/PLA(质量比)和AC用量对发泡材料结构与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PLA并用比的增加,发泡材料的泡孔密度减小,泡孔逐渐变大,泡孔壁变薄,邵尔C硬度增大,撕裂强度和拉伸强度均降低,耐老化性能得到改善;随着AC用量的增加,发泡材料的泡孔壁变薄,大泡孔数增加,泡孔大小均匀度降低,密度、邵尔C硬度、拉伸强度和撕裂强度均逐渐降低,并且下降幅度逐渐变小,耐老化性能没有明显变化;发泡材料的压缩应力-应变变化包括较宽的线弹性区域、较窄的泡孔塌陷平台和泡孔壁相互接触后的密实化区域3个阶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