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2篇
  免费   12篇
综合类   7篇
化学工业   66篇
石油天然气   2篇
一般工业技术   9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2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0 毫秒
51.
以氢氧化镁(MDH)作乙烯-乙酸乙烯酯橡胶(EVM)/丁腈橡胶(NBR)共混胶的阻燃剂,运用极限氧指数(LOI)法和锥形量热仪,研究了分别并用少量氢氧化铝(ATH)和硼酸锌对共混胶阻燃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当添加相同份数的阻燃剂时,MDH与ATH并用和单独使用MDH相比,共混胶的LOI相差不大,但并用少量ATH可以明显延长点燃时间,降低总释放热。添加硼酸锌后,EVM/NBR/MDH体系的阻燃性能提高,添加20份以上硼酸锌,共混胶的点燃时间明显延长,热释放速率峰值明显下降;添加140份MDH时并用20份硼酸锌,共混胶的火灾性能指数最高,阻燃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52.
RPA分析硫黄用量对天然橡胶动态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用橡胶加工分析仪(RPA)分析硫黄用量对NR动态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硫黄用量的混炼胶的动态模量随频率的升高和温度的降低而增加,损耗因子降低;应变超过28%,混炼胶的储能模量下降。不同硫黄用量的硫化胶随交联密度的提高,动态性能对频率的依赖性变小,对应变的依赖性变强;而温度越高,硫化胶的"橡胶弹性"越明显。  相似文献   
53.
介绍了橡胶/帘线界面粘合的影响因素及静态测试的局限性,叙述了国内外动态粘合测试技术的发展历程及研究成果,提出了制定统一国家标准,开发新型多功能动态粘合试验机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54.
以乙烯-乙酸乙烯酯橡胶(EVM)/聚乳酸(PLA)共混物为基体材料,过氧化二异丙苯(DCP)为硫化剂、偶氮二甲酰胺(AC)为发泡剂,经模压发泡制备橡塑共混发泡材料,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材料的泡孔结构及泡孔尺寸分布,采用动态黏弹谱仪对发泡材料的阻尼性能进行研究,考察了AC和DCP用量、发泡时间及白炭黑用量对EVM/PLA发泡材料泡孔结构及阻尼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AC用量的增加,材料的泡孔数目增多但孔径相差不大,阻尼性能也无明显变化,在AC用量为4份时材料的阻尼性能较好;随着DCP用量的增加,材料的泡孔尺寸略有减小,阻尼性能变化不大,DCP用量为5份时材料的阻尼性能较好;随着发泡时间的延长,泡孔尺寸逐渐减小,阻尼性能逐渐提高,发泡时间为5 min时,泡孔孔径与损耗因子均出现突变;填料用量增加,泡孔孔径减小,发泡材料整体损耗因子上升。  相似文献   
55.
史新妍 《山东化工》2015,44(2):109-110
在分析了高校中开展双语教学的必要性基础上,结合本校的学科特色和学生特点,围绕复合材料专业课双语教学的方法进行了初步探讨,以期为类似专业课的双语教学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56.
以乙烯-乙酸乙烯酯橡胶(EVM)为基体,过氧化二异丙苯(DCP)为硫化剂、偶氮二甲酰胺(AC)为发泡剂,制备了不同泡沫密度的EVM发泡材料,研究了EVM混炼胶的硫化及发泡特性,采用体视显微镜表征了发泡材料的微观形貌,并考察了泡沫密度对发泡材料的压缩性能及动态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当DCP选用6份、AC选用3.5份时有利于EVM进行发泡;随着泡沫密度的增加,EVM发泡材料的泡壁逐渐变厚;低密度EVM发泡材料的线性弹性阶段范围较大,随着泡沫密度的增加,EVM发泡材料的应力增大,压缩过程中的线性弹性区逐渐变窄;泡沫密度对EVM发泡材料的玻璃化转变温度、阻尼因子(tanδ)峰值几乎没有影响;随着泡沫密度的增加,在玻璃态下EVM发泡材料的储能模量(G')和tanδ不断增大,而在高弹态下G'增大,但tanδ减小。  相似文献   
57.
以过氧化二异丙苯为交联剂,三烯丙基异氰脲酸酯为助交联剂,在Haake转矩流变仪中通过熔融共混法制备了乙烯-乙酸乙烯酯橡胶/聚乳酸(EVM/PLA)共混物,采用动态黏弹谱仪考察了白炭黑、介孔SiO2、玻璃微珠3种无机填料对共混物阻尼性能的影响,并用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了3种填料的微观形貌。结果表明,填充30份白炭黑时,EVM/PLA共混物的有效阻尼温域拓宽为81℃,均高于二者单独使用时的有效阻尼温域;白炭黑分别与少量介孔SiO2和玻璃微珠并用(总量为30份)时,共混物的有效阻尼温域分别拓宽至86℃和85℃,阻尼性能提高,且共混物仍能保持较好的力学性能,尤其是永久变形明显下降,这与介孔SiO2和玻璃微珠独特的微观结构有关。  相似文献   
58.
采用子午线轮胎胎体配方,利用自主研发的动态粘合性能测试方法,考察了改性粘合剂PN759代替间苯二酚对橡胶/钢丝帘线动静态粘合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等用量PN759代替间苯二酚时,钢丝帘线动静态粘合性能均略有提高,而且PN759用量为1.5份时粘合性能最佳。所有试样屈挠疲劳次数超过20万次后,抽出力均下降。抽出钢丝上的附胶呈螺纹状态,其方向与帘线缠绕方向无关;附胶螺纹形态越明显,抽出力就越大。加入粘合剂后,抽出疲劳破坏现象主要发生在橡胶相处,而非粘合界面处。  相似文献   
59.
选用芳纶短切纤维(DCF)和芳纶浆粕(PPTA)2种芳纶短纤维分别补强炭黑N220填充、过氧化物硫化的氢化丁腈(HNBR)胶料,力求制备出高强度、高模量的HNBR复合材料,比较了芳纶短纤维的类型和用量对氢化丁腈胶料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随着DCF用量的增加,HNBR/CB体系的门尼黏度增加,但PPTA对HNBR/CB体系的门尼黏度几乎没有影响;芳纶短切纤维DCF填充的HNBR/CB体系比芳纶浆粕PPTA填充的HNBR/CB体系具有更明显的填料网络;DCF填充的HNBR/CB体系具有更高的硬度、拉伸强度以及撕裂强度。  相似文献   
60.
选取了钛酸钾晶须(PTW)和碳纳米管(CNTs)两种一维填料分别与炭黑(N990)协同补强氟橡胶,同时探究了硅烷偶联剂KH550对填料并用体系性能的影响,并系统地研究协同补强机理。结果表明:无论是高温还是常温条件下,N990、PTW和CNTs均能提升氟橡胶(FKM)的力学性能,其中CNTs对FKM的力学性能提升更明显,而N990和PTW使FKM具有较好的压缩永久变形性能;KH550的加入有利于N990/PTW/FKM体系中填料的分散,使其力学性能大幅增加,表现出较强的协同效应,同时保持了较好的压缩永久变形性能;N990/CNTs/FKM同样表现出较强的协同效应,但其压缩永久变形性能下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