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3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3篇
电工技术   3篇
综合类   8篇
化学工业   46篇
建筑科学   12篇
轻工业   86篇
一般工业技术   35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16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26篇
  2002年   19篇
  2001年   17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75 毫秒
81.
采用种子乳液聚合法并以十二烷基硫酸钠(SDS)和脂肪醇聚氧乙烯醚(AEO-9)复配作为乳化剂制备了壳层含烯基硅的核壳型聚丙烯酸酯皮革涂饰剂。重点考察了有机硅乙烯基三乙氧基硅烷(A-151)用量对乳液性能及成膜后性能的影响。并分别通过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和激光粒度Zeta电位仪对乳液的结构、粒径大小和粒径分布进行表征。结果表明A-151用量为10%时,烯基硅改性聚丙烯酸酯乳液的稳定性最佳。与纯的聚丙烯酸酯相比较,有机硅A-151改性后的聚丙烯酸酯成膜后的耐水性提高。FT—IR谱图表明,有机硅A-151与聚丙烯酸酯之间有Si-O-C键形成,激光粒度电位Zeta杖焘明核亭乳液的平均粒径122.4nm,并且粒径分布均匀。  相似文献   
82.
为了解杜仲叶茯砖茶加工过程中挥发性成分变化,应用顶空固相微萃取(headspace solid phase microextraction, HS-SPME)结合气相色谱-质谱(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 trometry, GC-MS)联用技术对杜仲叶茯砖茶加工过程中挥发性成分变化规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杜仲叶茯砖茶中共鉴定出152种挥发性成分,酸类、酯类、酮类和醇类为相对含量较高的挥发性成分,主成分分析、分层聚类分析及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均可直观地对杜仲叶茯砖茶不同加工阶段进行有效的区分。此外,在杜仲叶茯砖茶加工过程中,酸类、醇类、酮类和酯类等挥发性成分组成和结构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如丙酸、乙酸、2-己烯醛等具有刺激性、青辛气等不良气味的挥发性成分含量呈下降趋势,而芳樟醇、月桂酸、肉豆蔻酸、棕榈酸乙酯、菊苣酮、乙醛等具有菌花香、木香、花果香、乳香特性的挥发性成分相对含量呈上升趋势。基于VIP值筛选出64种标志差异性挥发性成分,其中,5-甲基吲哚、正三十二烷和十二醇等成分在原料中,3-氨基苯酚、环十五内酯、5-羟基-3-甲基-1-茚酮等成分在渥堆样本中,苯甲酸、4-乙烯基-2-甲氧基苯酚、1-己烯-3-醇等成分在气蒸样本中,植酮、2-吡咯甲醛和2-羟基环十五酮等成分在发花8 d的样本中以及乙琥胺、对丙基茴香醚等成分在发花25 d的样本中相对含量远高于其在其它阶段样本中的含量,这些成分可以作为杜仲叶茯砖茶对应加工阶段的候选标记物。在最终产品S5茶样中,棕榈酸甲酯、二氢猕猴桃内酯、月桂酸、植酮、β-紫罗兰酮等为相对含量较高的呈香挥发性成分,可能是构成杜仲叶茯砖茶风味特征的主要物质,这为识别杜仲叶茯砖茶的香气特征以及加工过程中香气成分的定向调控提供了基础。  相似文献   
83.
对羟基苯甲酸(PHBA)和对羟基苯磺酸(PHSA)在辣根过氧化酶(HRP)/H2O2的催化下进行自由基共聚反应制备酚类共聚物(Poly(PHBA-co-PHSA)),研究了酚类单体配比和HRP用量对共聚物鞣制性能的影响,用FTIR、NMR、UV和GPC对酚类共聚物的分子结构进行了表征。HRP酶促自由基聚合反应的特征是依靠单体自由基的转移实现链的增长,相对分子质量容易控制,酚类聚合物结构中存在共轭体系。结果使得酚类聚合物及其功能基团具有较大的活性,对皮革胶原纤维具有较好的鞣制性能,可提高染色加油效果。鞣制后的皮革收缩温度(Ts)达到了78.6℃,复鞣皮革柔软丰满。与铬鞣剂配合使用可减少铬鞣剂的用量。  相似文献   
84.
分别用吸附法、戊二醛(GA)和双醛淀粉(DAS)交联法将辣根过氧化物酶(HRP)固定在壳聚糖(Chi-tosan)上,通过对比3种固定化HRP的性能,选用Chitosan-DAS固定化HRP,其固定化酶相对活力和负载率分别为81%和68%。在Chitosan-DAS固定化HRP/H2O2酶促体系作用下制备香草醛-没食子酸共聚物,用FTIR、UV、NMR和GPC等对共聚物的结构进行了表征。将共聚物用作皮革鞣剂进行了应用实验,结果表明主鞣革收缩温度(Ts)为78.5℃,复鞣革平均增厚率为19.4%。  相似文献   
85.
聚羧酸系减水剂的构性关系及其作用机理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聚羧酸系减水剂作为一种高性能减水剂,目前已成为国内外研究与发展的热点。概述了近几年国内外高效减水剂的研究与发展现状,阐述了聚羧酸系高效减水剂的分子结构、性能特点及作用机理,分子主链上阴离子基团越多及聚氧乙烯长侧链越长,聚羧酸系减水剂的分散性能和流动保持性能越好。聚羧酸系减水剂主要依靠聚氧乙烯长侧链的位阻效应和羧基及磺酸基的静电斥力来分散水泥颗粒。最后,提出了减水剂在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并展望了其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86.
杨文强  吕生华 《应用化工》2014,(9):1705-1708
综述了还原法制备石墨烯的研究现状,主要介绍了金属还原、光催化还原、电化学还原、热还原、化学还原试剂还原等方法的研究进展,并指出了还原法制备石墨烯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87.
采用改进的Hummers法获得氧化石墨,超声分散制备出氧化石墨烯溶液,然后加入丙烯酸乳液中制成氧化石墨烯/丙烯酸酯聚合物乳液复合材料.对氧化石墨烯进行XRD、EDS及红外光谱表征;对复合材料成膜进行原子力显微镜表征、热重分析、力学性能以及耐水性测试.结果表明,制备的氧化石墨烯中氧元素含量达35.24%,并且大部分是羟基、羧基和环氧基;当氧化石墨烯用量为乳液用量的0.4%时,复合材料的表面粗糙度提高了87.5%,热分解温度提高了50℃,抗拉强度提高了23%,耐水性也有较好的保持.  相似文献   
88.
通过氧化反应和超声波分散作用制备了不同含氧量氧化石墨烯(GO)纳米分散液,研究了GO氧含量、用量和水化时间对水泥基复合材料微观结构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GO能够调控水泥水化产物的形状,促使水泥水化反应形成规整的花状晶体,使得水泥基复合材料的强度特别是拉伸强度和抗折强度显著提高。研究结果证实了GO在水泥复合材料水化过程中起到模板作用,能够调控水泥水化产物的微观结构及提高水泥基复合材料的韧性,同时提出了GO调控水泥基复合材料微观结构的作用机理。本文结果提供了一种可显著增强增韧水泥基复合材料的新方法,具有潜在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89.
SAA是一种业硫酸化填充型加脂剂,本文对其理化性能、加脂效果、在革中的分布及填充性能等进行了全面考察,实验证明该加脂剂是一种性能优异的业硫酸化加脂剂,而且其填充性能突出.  相似文献   
90.
以猪油、聚乙二醇、顺丁烯二酸酐及亚硫酸氢钠为原料,当三者的摩尔比为1:3.5:3:3及醇解反应、酯化反应和亚硫酸化应反的温度分别为140℃、90℃及75℃时制得了加酯剂FP—Ⅱ,应用实验结果表明该加脂剂具有良好的柔软、丰满耐贮存的特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