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3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2篇
电工技术   5篇
化学工业   41篇
机械仪表   3篇
建筑科学   3篇
轻工业   2篇
石油天然气   6篇
无线电   8篇
一般工业技术   14篇
自动化技术   4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51.
吴东辉  杨娟 《上海化工》2000,25(8):21-22
采用硬脂酸溶胶-凝胶法制备γ-Fe2O3纳米晶具有操作简单、过程易于控制、产品质量较高的优点,在工业上有一定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52.
阳极催化剂是影响直接甲醇燃料电池(DMFC)性能及成本的主要因素之一,从催化剂载体选择、复合催化剂的制备、非贵金属催化剂研究三方面综述了DMFC阳极催化剂国内外研究现状,并进行了简要分析,展望了其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53.
考察了N-十六烷基琥珀酸酰胺磺酸钠(SNSS)的合成工艺条件,得到较佳工艺条件为:n(十六胺)∶n(顺酐)=1.00∶1.10,于135℃下酰胺化反应90 min。n(亚硫酸钠)∶n(顺酐)=1.05∶1.00,于90℃下磺化反应5 h。测得产物的表面张力、临界胶束浓度、乳化力、钙皂分散力、耐硬水力分别为38.5×10-3N/m、3.22×10-3mol/L、6.10 min、30%和3.04 min。测试其在洗毛中的应用性能。与十二烷基苯磺酸钠和十二烷基硫酸钠进行性能对比,表明SNSS表面张力、临界胶束浓度小,乳化力、钙皂分散力强,白度和松散度好。  相似文献   
54.
<正>获奖情况:2022年中国安装协会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一、成果研究背景信息化有利于突破传统管理模式中的时间和空间障碍,实现信息传递和资源共享,有效推动企业管理向集成化、精细化方向转型升级。国家行业主管部门在近年有关建筑业发展和改革方向的文件中,多次提到“促进建筑业发展方式转变”“加快推行工程总承包”“全面提高建筑业信息化水平”,加快研究并推进建筑信息模型(BIM)技术在规划、勘察、设计、施工和运营维护全过程的集成应用。  相似文献   
55.
用专业逆向工程软件Imageware对发动机增压叶轮进行逆向建模,研究发现可用投影法和旋转叠加法将规律的叶片点云和叶轮回转面点云处理成相切圆弧线,并以线构面。同时,通过误差分析控制所构曲面充分逼近实物数据,再将Imageware与UG结合构建实物三维模型。  相似文献   
56.
为应对2012年欧盟密集发布原产中国的照明电器安全警报给我国出口照明电器行业带来的不利影响,分析了安全警报的各要素;解析当前中国出口欧盟照明电器的主要安全缺陷和产生原因;就此对出口照明电器行业和监管部门提出风险防范建议.  相似文献   
57.
中职生是社会新增劳动力的主体,是我国现代化建设事业中重要的后备力量,他们道德品质的水平将直接影响整个社会的文明程度.然而,中职学生感恩意识的缺失已是普遍现象,在提倡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今天,培养中职学生的感恩意识已经成为中职学校德育工作的紧迫任务.从中职生感恩意识缺失的表现、原因等探讨如何对中职学生进行感恩教育.  相似文献   
58.
活性炭固载对甲苯磺酸催化合成乙酸异戊酯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研究了用颗粒状活性炭固载对甲苯磺酸作催化剂,在优化条件下催化合成乙酸异戊酯。实验结果显示:催化剂用量为0.3g,n(醇):n(酸)=1.2:1,用环己烷作带水剂加热,在油浴温度为130--135℃下,回流90min时,酯化率为99.50%以上。  相似文献   
59.
纳米SiO2在玻璃钢拉挤制品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本文通过在环氧玻璃钢拉挤杆中加入不同比例的纳米SiO2 ,对树脂体系的粘度、凝胶时间以及制品的力学、电学、热变形温度等方面性能的分析,选出纳米SiO2的最佳添加量,为纳米材料在玻璃钢拉挤制品中的应用,探索出一条新思路.  相似文献   
60.
吴东辉 《山西建筑》2014,(31):282-283
对通信地下管线建设的现状进行了分析,针对管网建设中出现的资源信息共享难、通信维护管理缺失等问题,提出了整合地下管线规划、实现资源信息共享、科学处理管网交叉等解决措施,以促进通信地下管线建设又好又快地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