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39431篇 |
免费 | 1927篇 |
国内免费 | 1586篇 |
专业分类
电工技术 | 3027篇 |
技术理论 | 1篇 |
综合类 | 2782篇 |
化学工业 | 5672篇 |
金属工艺 | 1795篇 |
机械仪表 | 2771篇 |
建筑科学 | 3637篇 |
矿业工程 | 1715篇 |
能源动力 | 986篇 |
轻工业 | 4219篇 |
水利工程 | 1769篇 |
石油天然气 | 1483篇 |
武器工业 | 304篇 |
无线电 | 3758篇 |
一般工业技术 | 2653篇 |
冶金工业 | 1549篇 |
原子能技术 | 363篇 |
自动化技术 | 4460篇 |
出版年
2024年 | 247篇 |
2023年 | 837篇 |
2022年 | 967篇 |
2021年 | 1106篇 |
2020年 | 860篇 |
2019年 | 1007篇 |
2018年 | 1018篇 |
2017年 | 491篇 |
2016年 | 602篇 |
2015年 | 823篇 |
2014年 | 1936篇 |
2013年 | 1227篇 |
2012年 | 1528篇 |
2011年 | 1633篇 |
2010年 | 1623篇 |
2009年 | 1705篇 |
2008年 | 1646篇 |
2007年 | 1724篇 |
2006年 | 1561篇 |
2005年 | 1598篇 |
2004年 | 1501篇 |
2003年 | 1328篇 |
2002年 | 1097篇 |
2001年 | 1103篇 |
2000年 | 1270篇 |
1999年 | 1285篇 |
1998年 | 1199篇 |
1997年 | 1286篇 |
1996年 | 1111篇 |
1995年 | 1003篇 |
1994年 | 926篇 |
1993年 | 827篇 |
1992年 | 934篇 |
1991年 | 784篇 |
1990年 | 772篇 |
1989年 | 586篇 |
1988年 | 215篇 |
1987年 | 222篇 |
1986年 | 176篇 |
1985年 | 180篇 |
1984年 | 185篇 |
1983年 | 159篇 |
1982年 | 140篇 |
1981年 | 143篇 |
1980年 | 100篇 |
1979年 | 91篇 |
1978年 | 31篇 |
1975年 | 15篇 |
1959年 | 17篇 |
1958年 | 17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991.
以鲜切莴笋为原料,研究聚丙烯(PP)保鲜盒和真空包装下鲜切莴笋在低温贮藏期间品质的变化。试验结果表明:两种包装下的鲜切莴笋在9 h时品质良好,而24 h后的鲜切莴笋已不具有商业价值,真空包装能够有效地控制鲜切莴笋的失重率、可滴定酸含量、呼吸强度、VC损失率、叶绿素损失率、丙二醛含量与细菌总数,提高莴笋的感官品质和营养价值。 相似文献
992.
建立了山银花药材中鼠李糖、阿拉伯糖、半乳糖、葡萄糖、甘露糖、木糖、核糖、甘露醇和果糖等9种单糖的高效阴离子交换色谱方法,并应用此方法分析了不同产地山银花多糖中单糖组成及含量。山银花多糖经超声提取,Savag试剂除蛋白,三氟乙酸水解,以CarboPac PA20(150 mm×3 mm)色谱柱分离,400 mmol/L醋酸钠-20mmol/L氢氧化钠-去离子水梯度。结果表明,9种单糖的定量限为0.2~2.0μg/kg,在各自线性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2≥0.999 0),于高、中、低三个加标水平下回收率符合检测要求,回收率为81.8%~95.7%,且精密度良好(RSD1.96%)。该方法简便、快速、准确、灵敏度高,可用于山银花多糖中的单糖组成分析。 相似文献
993.
探讨经超声处理的玉米淀粉在冻融循环过程中其凝胶特性和结构的变化,以期为提升速冻淀粉基食品品质提供理论指导。利用流变仪、物性分析仪、低场强核磁共振仪、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及X射线衍射仪,分析冻融循环次数对超声改性玉米淀粉凝胶动态流变学和质构特性的影响,并对其结构进行表征。结果表明:不同冻融循环次数下,以天然玉米淀粉作对照,超声改性玉米淀粉凝胶的析水率在第4次冻融时显著下降了5.19%(P<0.05),提高了冻融稳定性;超声改性玉米淀粉凝胶的储能模量和损耗模量降低,凝胶强度变弱;硬度在第4次冻融时显著降低了10.83%(P<0.05),直链淀粉含量下降了0.15%;超声改性玉米淀粉凝胶的碘结合力减弱,横向弛豫时间分布曲线整体左移,短程有序结构减弱,相对结晶度降低。综合凝胶特性和结构表征结果,表明超声处理能够抑制冻融循环过程中玉米淀粉凝胶体系中的水分迁移和双螺旋结构的形成,改善其冻融稳定性。 相似文献
994.
目的 研究不同等级俄色绿茶香气成分的组成及差异。方法 采用电子鼻和气相色谱-离子迁移谱法(gas chromatography-ion mobility spectrometry, GC-IMS)对极品(LCJP)、特级(LCTJ)、一级(LCYJ)俄色绿茶的香气物质进行检测,并利用主成分分析(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PCA)法及正交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orthogonal partial least squares discriminant analysis, OPLS-DA)模型评价识别3种不同等级俄色绿茶间的香气差异。结果 电子鼻和GC-IMS分析结果均表明3种等级茶叶香气特征有显著差别,其中LCYJ与LCTJ风格相似,而LCJP风格独特。GC-IMS在3种茶样中共检测出39种挥发性成分,主要为酯类、醛类、酮类、醇类物质; OPLS-DA模型筛选得到25个变量重要性投影值(variable importance in the projection, VIP)大于1的特征物质,乙醇、月桂烯在LCJP样本中含量最低,是引起LCJP茶汤香气清淡风味的... 相似文献
995.
该研究建立了一种基于吖啶酯-磁微球的自动化学发光免疫法(Chemiluminescence Immunoassay,CLIA)检测牛奶中的赭曲霉毒素A(Ochratoxin A,OTA)。采用磁微球偶联二抗,吖啶酯标记OTA-BSA偶联物,优化了磁微球浓度、OTA抗体浓度、吖啶酯标记物浓度、抗体和标记物稀释液、反应时间、样品预处理条件等各种CLIA方法的试验条件。结果表明,CLIA方法对OTA的检出限为6.38 ng/kg,半抑制浓度(IC50)为31.40 ng/kg,线性范围为11.23~99.20 ng/kg,批内和批间的变异系数<8%;测定牛奶样品中的OTA时,检出限为25.52 ng/kg,IC50为125.60 ng/kg,线性范围为44.92~396.80 ng/kg,添加回收率为95.08%~105.83%;对赭曲霉毒素B、赭曲霉毒素C的交叉反应率为6.52%和24.57%,对其他真菌毒素均无明显的交叉反应;对牛奶样品的检测结果与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一致;且CLIA方法的试剂能在2~8 ℃稳定保存9个月以上。该研究建立的CLIA方法,具有灵敏、准确、快速和操作便捷等特点,检测时长仅30 min,尤其适用于大规模牛奶样品中OTA残留的快速筛查。 相似文献
996.
目的 实现抗赭曲霉毒素A(ochratoxinA,OTA)单克隆抗体的体外制备及其重组抗体表达载体的构建与瞬时转染表达。方法 以前期获得的OTA杂交瘤细胞株(O16)为研究对象,通过无血清驯化培养的方式开展OTA单克隆抗体的体外制备研究;采用简并引物法获取OTA杂交瘤细胞的单克隆抗体编码基因,在此基础上构建OTA重组全长抗体表达载体以及OTA重、轻链可变区基因片段与人源恒定区片段连接的重组嵌合抗体表达载体,并基于哺乳动物细胞系,开展两种重组抗体的瞬时转染表达研究。结果 通过缓降血清浓度的方式对OTA杂交瘤细胞进行无血清驯化,实现了体外培养制备OTA单克隆抗体;在此基础上测得OTA单克隆抗体的重链和轻链基因序列,并成功构建了OTA重组全长抗体表达载体(pCDNA3.4-OTA-H/L)和重组嵌合抗体表达载体(p FUSE-OTA-H/L),通过共转染实现了两者在哺乳动物细胞系中的瞬时转染表达;经间接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nzyme 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 ELISA)确定体外培养制备的OTA抗体、OTA重组全长抗体和嵌合抗体均具备特异性结合抗原的能力,三者的... 相似文献
997.
酒精性脂肪肝(Alcoholic fatty liver,AFL)以及由此发展而成的严重肝脏疾病是人类健康的重大威胁。本实验以SD大鼠为实验动物模型,研究肌醇和D-手性肌醇对大鼠酒精性脂肪肝的作用。实验动物随机分为6个组,一个空白对照组,一个模型对照组,肌醇高(200mg/kg·BW·d)、低(100mg/kg·BW·d)剂量组,D-手性肌醇高(200mg/kg·BW·d)、低(100mg/kg·BW·d)剂量组。采用体积分数为40%的酒精给大鼠灌胃造酒精性脂肪肝模型,灌胃剂量9m L/kg·BW·d,每天分两次给大鼠灌胃,两次间隔大于6小时。造模同时灌胃给药。60天后,测定大鼠体重,脏器指数变化,检测血清和肝脏相关指标。结果显示,肌醇可降低大鼠的肝脏指数,降低血清中TC、TG水平。肌醇两个剂量组能显著降低肝脏TC含量(P<0.05),其中高剂量组有极显著降低作用(P<0.01),手性肌醇两个剂量组均能显著降低肝脏TC含量(P<0.05);肌醇两个剂量组和D-手性肌醇两个剂量组均能极显著降低肝脏TG含量(P<0.01)。肌醇高剂量组使大鼠肝脏GSHPx活力极显著升高(P<0.01),MDA含量极显著降低(P<0.01);D-手性肌醇高剂量组使肝脏SOD活性极显著提高(P<0.01),并极显著降低肝脏MDA水平(P<0.01)。肌醇和D-手性肌醇能降低肝脏脂质含量,预防酒精性脂肪肝,两者效果相当。 相似文献
998.
目的制备能特异性识别莱克多巴胺(ractopamine,RCT)的分子印迹聚合物(molecularly imprinted polymers,MIPs),将该印迹聚合物与微流控化学发光法结合起来,以制备高选择性的化学发光传感器。方法利用沉淀聚合法制备莱克多巴胺印迹聚合物,采用扫描电镜、红外光谱法、吸附实验对其进行表征;以该印记聚合物为识别元件,以微流控芯片为流通反应池,并以化学发光仪作为检测器,通过流动注射分析法来检测猪肝和牛肉中的莱克多巴胺。结果在最佳条件下,测得莱克多巴胺线性范围6~960 ng/mL,线性回归方程为?I=4.8777C-9.7851,r=0.9907,检出限为0.83 ng/mL,对10 ng/mL莱克多巴胺平行测定11次,其RSD(相对标准偏差)为7.1%。应用该方法成功分析了猪肝和牛肉中RCT含量,回收率可达90.3%~99.8%。结论本方法快速、准确、样品前处理简单,能很好地用于食品中莱克多巴胺残留的检测。 相似文献
999.
基于数码成像法,利用荧光碳点的高灵敏度结合分子印迹技术的高选择性,建立一种微流控纸芯片法并进行优化,用于金银花绿原酸含量的快速测定。以氮硫掺杂碳点为荧光响应材料,绿原酸为模板分子,在滤纸亲水区表面合成绿原酸印迹聚合物,制得碳点分子印迹纸芯片。以显色斑点的红、绿、蓝值为评价指标进行单因素优化试验。得到最佳制备条件:绿原酸、3-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功能单体)、正硅酸乙酯(交联剂)的物质的量比1∶8∶8,每0.01 mmol绿原酸添加1 mL无水乙醇、0.2 mL氨基修饰的碳点溶液,预聚液超声辅助聚合时间35 min。最佳显色条件:点样量4 μL,显色时间15 min。在最优条件下测定金银花中绿原酸含量,绿原酸质量浓度在0.025~0.15 mg/mL时与绿值有较好的线性关系,决定系数为0.991 8,检出限为0.020 6 mg/mL,回收率在90.77%~102.10%之间。本实验建立的纸芯片法成本低廉、选择性良好且检测速度快(20 min内可完成),可作为测定条件简陋或现场临时快速测定绿原酸含量的补充方法。 相似文献
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