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1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8篇
电工技术   1篇
化学工业   1篇
能源动力   1篇
一般工业技术   1篇
原子能技术   55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1篇
  196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探索反相HPLC分离黄芩甙乙醇溶液辐解产物,特别探讨了酸在淋洗液中的作用,及“液塞”对分离的影响。选用37%CH3OH+63%(0.01%CF3COOH-H2O)为淋洗液,利用梯度流速法,在放大ODS柱上成功地分离了12个无氧黄芩甙乙醇溶液的γ辐解产物。  相似文献   
32.
用动态吸附的方法对几种典型的黄酮类化合物的甲酸钠水溶液 (N2 O:O2 =4:1饱和 )经γ辐照后产生的过氧化氢进行了分离 ,测定了辐照生成的过氧化氢的G值 ,得到了与前人不同的结果 ,并分析了产生分歧的原因。提出并确立了测试的方法 :准确测定黄酮类化合物辐照体系中的过氧化氢G值 ,必须先用柱色谱法将过氧化氢从辐照体系中分离出来再进行测定 ,再扣除黄酮类化合物因自氧化而产生的过氧化氢的量 ,才能得到辐照产生的过氧化氢G值。N2 O:O2 =4:1饱和芦丁、黄芩甙和儿茶素的甲酸钠水溶液经γ辐照后产生的过氧化氢G值分别为 8.3± 0 .2、5 .6± 0 .2和 7.8± 0 .2。  相似文献   
33.
汽轮机转子非定常热传导问题的有限元计算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陈华  吴季兰 《汽轮机技术》1994,36(6):353-358
用有限元方法,并考虑变物性非线性因素,计算了国产N125/535/535型汽轮机转子在三种不同启停工况下的瞬态热传导问题,得出一系列温度、温差随时间变化等温分布规律的图形、曲线。  相似文献   
34.
TBP辐照体系中强络合辐解产物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研究了纯TBP体系的γ辐解产物谱,分离出了某一分子量较高的强络合酸性磷酸酯,测定了它的一系列性质,并给出了可能的结构式。研究了强络合酸性磷酸酯的形成机理,证实了它的形成与实际体系中存在的DBP有关。研究还表明强络合酸性磷酸酯的形成至少有三个途径:1)直接由TEP~≠或TBP~*形成,2)由DBP~*与TBP聚合而成,3)体系中存在烷烃时,由DBP自由基与R·自由基重合组成。  相似文献   
35.
DBPP-TBP体系及C_6H_6-DBBP-TBP体系辐射能量转移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工作用足够的DBBP加入C_6H_6-TBP体系,以移去体系在辐照时产生的某种→P=O激发态(简称第一种激发态),从而考察了苯对TBP~*另一种激发态 (简称第二种激发态) 能量转移的规律,求得TBP~*第二种激发态的G值为0.95±0.14,苯对此激发态的保护作用有线性关系G_i=G_o(1-x)。当用DBPP去保护TBP~*时,发现DBPP对TBP~*激发态具有双重保护作用,即→P=O结构对TBP~*的保护作用及苯基对TBP~*的保护作用,后者亦有G_i=G_o(1-x)的线性关系。 对结果所作的动力学分析,可以认为当浓度不太高时,C_6H_6-TBP~*、DBPP-TBP~*体系的能量转移过程,以碰撞反应为主。根据扩散控制反应速率理论,估算出TBP-TBP~*-C_6H_6,TBP-TBP~*-DBPP的K_d在25℃时约为0.19×10~(10)升/克分子·秒,由此估算出TBP~*第二种激发态的寿命约≥10~(-10)秒数量级,可能为较高的激发单态。  相似文献   
36.
本工作主要研究了辐照酒形成的2,3-丁二醇光学异构体的分布,并与商品酒中2,3-丁二醇异构体分布作了比较。结果指出,虽然某些商品酒中2,3-丁二醇含量高于4000 Gy吸收剂量辐照酒样-1时形成的2,3-丁二醇量,但是两者有不同的光学异构体分布。在辐照酒中,2,3-丁二醇以dl(外消旋体)和meso(内消旋体)形式存在;在商品酒中则以1和meso形式存在。辐照酒样-1中d-2,3-丁二醇含量随吸收剂量增加而增加,在吸收剂量为4330 Gy时,d-2,3-丁二醇的量达7.6ppm,因此其卫生安全性是亟待研究的问题。在N_2饱和的乙醇体系中,G_(2,3-丁二醇)=2.23;在缺氧条件下辐照酒样-1时,G_(2,3-丁二醇)=1.46;在溶解氧可得到某种程度补足的条件下辐照酒样-1时,G_(2,3-丁二醇)=0.35,这不仅表明酒中溶解氧抑制2,3-丁二醇生成,而且酒中其它成分还能与乙醇分子竞争水辐解形成的活性粒子并形成新的辐解产物,因此在评估辐照酒的卫生安全性时必须予以注意。  相似文献   
37.
正十二烷对磷酸三丁酯的辐射敏化作用及其消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TBP—n-C_(12)H_(26)体系,受γ射线幅照时,n-C_(12)H_(26)的某种激发态能够使TBP敏化。实验结果表明,受敏化形成的TBP某激发态其能量可分别被H_2O、n-C_4H_0OH、CH_3COCH_2CH(CH_3)_2和HNO_3所移去,这种激发态即≥P=0键的第一种激发态,其寿命为10~(-8)秒数量级。在适当的HNO_3浓度下,TBP—n-C_(12)H_(26)-HNO_3体系中的敏化作用可全部消除。  相似文献   
38.
已经报道,用磷酸三丁酯作“探针”检测正己烷在~(60)Coγ辐照下激发态的G值。本工作研究正已烧—磷酸三丁酯体系G(DBP+MBP)与剂量的关系,得到剂量外推为零时正己烷敏化磷酸三丁酯的曲线,推导了敏化公式,理论和实验相吻合。求得外推剂量为零时,正己烷在~(60)Coγ辐照下形成的两种激发态的G值分别为1.0±0.1和0.4±0.1。  相似文献   
39.
为了探讨三烷基氧化膦(TRPO)辐射乳化的原因及解决的办法,以三辛基氧化磷(TOPO)为TRPO的模型,对TOPO的γ辐解进行了研究。被辐照样品溶于环已烷后,用5%的Na2CO3和三蒸水萃取分离TOPO的辐解产物。在水萃过程中出现了乳化现象。乳化程度与体系的吸收剂量pH值有关,随吸收剂量的增大而增大。辐解产物的总G值随吸收剂量的增大而减小。同时,对乳化物的结构分析表明,引起乳化的物质可能主要为TOPO与次瞵酸及其酯组成的寡聚物。  相似文献   
40.
离心式引风机磨损分析与防磨技术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磨损的机理入手 ,分析了电站引风机磨损的诸多因素。在这诸多因素中 ,着重介绍了影响较大的尘粒冲蚀入射角及尘粒浓度对风机叶轮磨损的影响。特别提出了尘粒浓度分布不均匀造成局部磨损加重的问题。通过分析锯齿形中盘风机叶轮应用情况 ,介绍了减轻磨损的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