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2篇
综合类   1篇
化学工业   2篇
石油天然气   17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柴达木盆地黄瓜峁地区储集层岩性混杂,既有碳酸盐岩、碎屑岩,又有砂、泥、碳酸盐矿物混积的岩性,储集层厚度小,利用常规测井曲线无法有效识别岩性。利用地层微电阻率扫描成像(FMI)测井和岩性扫描(LS)测井可以较好识别出岩石的矿物成分和结构构造,进而确定储集层岩石类型。利用钻井岩心、LS测井、FMI测井和常规测井综合刻度,识别出4种沉积微相类型,并总结了不同微相的测井响应特征:藻席在LS测井上碳酸盐矿物含量一般大于80%,FMI测井具有高亮杂乱或絮状反射特征,常规测井表现为超低自然伽马和低自然电位;灰云坪在LS测井上碳酸盐矿物含量大于50%,FMI测井为弱—强层状,常规测井表现为低自然伽马、低自然电位和中—高电阻率;砂坪在LS测井上长英质矿物含量大于50%,FMI测井为块状结构,常规测井表现为低自然伽马和低—中电阻率;泥灰/云坪矿物成分复杂,砂、泥、碳酸盐矿物互层,LS测井曲线齿化严重,FMI测井为强层状,常规测井表现为中—高自然伽马,曲线呈齿状。基于测井相对黄瓜峁地区沉积微相的空间展布开展刻画,其研究结果对明确该区有效储集层展布有指导性作用。  相似文献   
12.
火山岩储层储集空间的构成——以松辽盆地为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火山岩气藏勘探的核心问题是储层预测,而储层预测的关键是看储集空间是否发育。为此,采集了松辽盆地下白垩统营城组野外露头区及钻井区167块代表性样品,通过对岩石薄片和铸体薄片的观察,利用面孔率统计方法和物性数据分析,研究了火山岩储集空间的构成问题,对比了不同岩性岩相的原生孔隙、次生孔隙和裂缝发育情况,并探讨了原生孔隙和次生孔隙的成因。结论认为:①气孔火山熔岩原生孔隙最发育;致密火山熔岩和火山碎屑熔岩的原生孔隙、次生孔隙、裂缝发育比例相近,前者裂缝较发育,后者原生孔隙较发育;火山碎屑岩和沉火山碎屑岩次生孔隙和裂缝发育比例较大。②火山通道相以砾间孔和裂缝为主;爆发相和喷溢相从底部→顶部各亚相,原生孔隙发育比例上升,次生孔隙和构造缝发育比例下降;侵出相以原生收缩缝为主,火山沉积相以次生孔缝为主。③发育气孔构造、石泡构造、气孔杏仁构造、流纹构造、珍珠构造、柱状节理、间粒结构和熔蚀结构的火山岩易形成原生孔缝;构造作用、风化淋滤作用、溶蚀作用和脱玻化作用等后期成岩作用促进了次生孔隙和裂缝的形成。以上认识对火山岩储层内部构成的细化及火山岩气藏的开发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3.
基于野外露头、钻井、岩心、岩石薄片及实验数据,对柴达木盆地英雄岭构造带古近系下干柴沟组上段湖相碳酸盐岩的类型、演化规律和沉积模式进行了系统研究,并结合井-震资料分析和古地貌恢复,对其岩相古地理的平面分布特征进行了刻画,指出了下一步的有利勘探方向。研究表明:英雄岭构造带下干柴沟组上段主要发育藻灰岩、颗粒灰质白云岩、泥晶灰质白云岩3类碳酸盐岩,多具有混积特征,从早至晚经历了半咸化、咸化和盐湖3个沉积演化阶段;由于矿物组分及岩石结构的差异,湖相碳酸盐岩的储集性能呈现较强的非均质性,其中,藻灰岩的储集性能相对最好;储层的岩相组合在垂向上主要存在3种类型,分别发育于湖盆的不同位置。研究建立了凹隆型和缓坡型2种沉积发育模式,指出湖平面的升降频率及陆源碎屑输入量控制不同岩相的单层厚度,微古地貌控制不同岩相组合的平面分布。恢复的下干柴沟组上段沉积早、晚期的岩相古地理特征显示,泥晶灰质白云岩+颗粒灰质白云岩组合主要分布在英西—干柴沟—游园沟缓坡沿岸区和隆起区,其平面叠合面积约为600 km2,是下一步寻找常规油气藏的有利勘探方向;纹层泥晶灰质白云岩主要分布在游园沟及其以东地区的半深湖相凹陷区,其平面叠合面积可达2 500 km2,是下一步寻找非常规源内油气藏的有利勘探方向。  相似文献   
14.
英雄岭构造带位于柴达木盆地西部地区,先后发现了狮子沟、花土沟、油砂山、英东等多个新近系油气田,是柴达木盆地石油勘探的主战场。为了拓展英雄岭构造带新近系碎屑岩岩性油气藏勘探领域,通过野外露头、钻井岩心、粒度测试等资料的综合分析,明确新近系碎屑岩发育滨浅湖滩坝、辫状河三角洲水下分流河道两种类型砂体。在湖退沉积背景下,受西部物源控制的辫状河三角洲水下分流河道砂体逐步向湖盆进积,北西—南东向斜列式分布的滨浅湖滩坝砂体向湖盆迁移;上干柴沟组辫状河三角洲水下分流道砂体发育在构造带以西地区,滩坝砂体发育在构造带西翼及核部;下油砂山组辫状河三角洲水下分流河道砂体发育在构造带西翼及核部,滩坝砂体分布在构造带核部及东翼。构造演化特征表明,新近系上干柴沟组、下油砂山组沉积时期储层砂体分布在斜坡区,而现今的英雄岭构造带为新近系狮子沟组沉积末期形成的晚期反转构造,早期沉积的砂体在构造反转背景下可形成上倾尖灭岩性圈闭、砂岩透镜体岩性圈闭,是寻找规模岩性油藏的有利勘探目标区。  相似文献   
15.
受阿尔金断裂及古地形的影响,东坪地区储层预测困难。利用岩心、薄片、分析化验资料和盆缘环境分析,对该区沉积物源、有利相带分布及储层特征、控制因素开展细致研究。结果表明:东坪地区路乐河组有利相带是冲积扇扇中辫状水道、辫状河道、三角洲平原分流河道;下干柴沟组下段有利相带是辫状三角洲平原;下干柴沟组上段有利相带是三角洲前缘和滨浅湖滩坝;路乐河组储层岩性粒度粗,发育次生孔隙,为特低孔、特低渗储层;下干柴沟组储层岩性较细,发育原生孔隙,为中孔、中低渗储层;路乐河组储层物性受杂基含量影响较大,下干柴沟组储层物性受碎屑颗粒的粒径控制较大;压实作用是本区储层物性变差的主要原因,路乐河组比下干柴沟组压实作用强,溶蚀作用对本区储层改善作用明显。  相似文献   
16.
为明确湖相碳酸盐颗粒多样性及成因机理,利用大量露头、岩芯、薄片及分析化验资料,开展柴西地区新生界碳酸盐颗粒的沉积特征研究,根据外部形态与内部结构划分颗粒类型,分析颗粒多样性成因机制及差异分布.通过研究下干柴组上段(E32)—下油砂山组(N21)的沉积环境,分析认为咸化湖泊边缘与浅水区有利于碳酸盐岩颗粒的形成,其成因主要...  相似文献   
17.
受阿尔金断裂及古地形的影响,东坪地区储层预测困难。利用岩心、薄片、分析化验资料和盆缘环境分析,对该区沉积物源、有利相带分布及储层特征、控制因素开展细致研究。结果表明:东坪地区路乐河组有利相带是冲积扇扇中辫状水道、辫状河道、三角洲平原分流河道;下干柴沟组下段有利相带是辫状三角洲平原;下干柴沟组上段有利相带是三角洲前缘和滨浅湖滩坝;路乐河组储层岩性粒度粗,发育次生孔隙,为特低孔、特低渗储层;下干柴沟组储层岩性较细,发育原生孔隙,为中孔、中低渗储层;路乐河组储层物性受杂基含量影响较大,下干柴沟组储层物性受碎屑颗粒的粒径控制较大;压实作用是本区储层物性变差的主要原因,路乐河组比下干柴沟组压实作用强,溶蚀作用对本区储层改善作用明显。  相似文献   
18.
柴达木盆地致密油资源丰富,总资源量可达8.57×108t。近年来,英西地区湖相致密碳酸盐岩勘探取得突破,发现了规模储量。整体上,英西地区为一晚期隆起的大型背斜构造,纵向上具有“双层结构”特征,其浅层为受滑脱断层控制而形成断层传播褶皱,深层为复杂的冲断构造。英西地区下干柴沟组上段(E23)沉积期为咸化湖相环境,以盐岩层底为界,纵向上划分为盐间和盐下。盐下主要沉积泥质岩、碳酸盐岩和少量硫酸盐,同时也是优质烃源岩发育层段;盐间主要沉积了碳酸盐岩、盐岩和碎屑岩。该区烃源岩主要为一套深灰色灰质泥岩,其生烃母质以藻类为主,对烃产率贡献高达60%。储层总体为各种类型的灰云岩,普遍发育晶间孔,局部发育角砾化孔(洞)和溶蚀孔,平均孔隙度为6.2%,平均渗透率为0.61μm2。按照源—储配置关系可将油藏划分为两种类型,即盐下“自生自储”型和盐间“下生上储”型。研究和勘探实践证实,TOC、碳酸盐岩含量、储层孔隙度和脆性是“甜点”评价的重要指标,通过各主要参数的叠加分析对研究区甜点分布进行了分级评价。三维地震处理与解释、水平井多段多簇压裂等关键技术的应用实现了对英西地区致密碳酸盐岩油藏的有效动用。  相似文献   
19.
柴达木盆地扎哈泉地区上干柴沟组油藏具有储层物性差、非均值性强的特点,是柴达木盆地致密油的重要勘探区块。研究发现,滩坝是该区主要的沉积类型,弄清滩坝砂体的内部结构和空间展布对致密油甜点开发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通过丰富的岩心、测井、分析化验、试油试采等资料,对扎哈泉地区滩坝沉积微相进行构型研究,探究其与致密油气分布的关系。扎哈泉地区上干柴沟组滩坝砂为滨浅湖亚相,进一步细分为坝中、坝缘、滩及浅湖泥4种微相。通过岩心标定测井,建立了相应的测井相模式,并总结出了稀疏井网条件下是否属于同一坝体的3个判断标准,即相邻坝体的高程差异、单一坝的相变、测井曲线形态差异。利用该技术手段在扎哈泉地区扎2区块Ⅳ-3小层识别出3期沉积的4个单一坝体,在Ⅳ-1小层识别出3期沉积的5个单一坝体。扎哈泉地区滩坝砂体主要存在砂体岩性尖灭型、单砂体孤立型、物性遮挡型3种砂体形态,坝中发育区带控制着致密油甜点的分布。  相似文献   
20.
基于柴达木盆地西南地区野外露头、钻井岩心、铸体薄片、测井解释、钻井油气显示及试油气成果等资料分析,结合青海湖现代盐湖沉积,对柴西南地区新近系咸化湖相滩坝沉积特征、发育规律、控砂因素及油气成藏特征等开展研究。结果表明:新近系咸化湖盆广泛发育滩坝砂体,岩性为细砂岩、粉砂岩,发育波状层理、低角度交错层理、透镜状-脉状层理等;滩坝砂体具有纵向上多期叠置、侧向上迁移、平面上呈北西—南东向广覆式连片的时空分布特征,预测新近系滩坝砂岩叠合面积达3 000 km2;水体盐度影响滩坝砂岩的沉积速率与滩坝的离岸距离,物源区碎屑输入量影响滩坝砂岩的规模与富集,古地貌控制着滩坝砂体的形态及叠加样式,西北季风驱动效应控制滩坝砂岩的长轴延伸方向;滩坝具有“一砂一藏”的成藏特征,厚层滩坝砂体控制有效储集层分布,油源断裂控制油气运聚主要方向。通过成藏要素分析,提出扎哈泉南、英东—乌南东和花土沟东等3个有利勘探目标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