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0篇
  免费   13篇
  国内免费   15篇
电工技术   7篇
综合类   10篇
化学工业   10篇
金属工艺   19篇
机械仪表   5篇
建筑科学   8篇
矿业工程   3篇
能源动力   3篇
轻工业   8篇
石油天然气   1篇
无线电   15篇
一般工业技术   9篇
冶金工业   7篇
原子能技术   16篇
自动化技术   7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25 毫秒
11.
Device-to-Device(D2D) communication has been proposed as a promising implementation of green communication to benefit the existed cellular network.In order to limit cross-tier interference while explore the gain of short-range communication,we devise a series of distributed power control(DPC) schemes for energy conservation(EC)and enhancement of radio resource utilization in the hybrid system.Firstly,a constrained opportunistic power control model is built up to take advantage of the interference avoidance methodology in the presence of service requirement and power constraint.Then,biasing scheme and admission control are added to evade ineffective power consumption and maintain the feasibility of the system.Upon feasibility,a non-cooperative game is further formulated to exploit the profit in EC with minor influence on spectral efficiency(SE).The convergence of the DPC schemes is validated and their performance is confirmed via simulation results.  相似文献   
12.
研究了在4,5-二氮杂芴-9-十六亚胺(L)单分子膜诱导下五水合硫酸铜(CuSO4.5H2O)晶体的定向生长。在L单分子膜的存在下,经膜界面的诱导成核,可得到定向排列、十分规则的CuSO4.5H2O晶体,其外形与通常所得到的晶何不同。(010)晶面为其诱导面,在通常的水溶液中所得到晶体的主要晶面中,交无此特殊晶面。在这一定向生长过程中,膜和Cu^2+之间的作用,诸如离子作用,晶格匹配,立体化学识别  相似文献   
13.
以层状地层中存在的未知流体为研究对象,对瞬变电磁法(TEM法)识别地下深部流体的能力进行了详细的讨论和研究。三维正演模拟计算的结果表明,TEM方法可以胜任深部流体的识别。在充填介质为纯石油时,所得异常变化很小,相比较低阻情况,使用TEM方法分辨该高阻油藏的存在较为困难;当充填介质是油水混合物时,分辨率比纯油的稍高;而当储层中全部为矿化水时,TEM方法对其分辨能力最好,这说明TEM方法整体上对低阻介质的分辨能力高于高阻。总体上说,瞬变电磁法对地下良导异常体的分辨能力较好,而对高阻异常体的分辨能力相对较弱。  相似文献   
14.
??The tensile creep of HT9 steel was measured at 700 and 800?? with different stress levels. Stress exponent was fitted by power law relation. Rupture time vs. minimum creep rate of HT9 steel was fitted by M- G relationship and modified M- G relationship. The fracture morphology after creeping and the creep mechanism and damage mechanism were analyzed by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y, transmission electron microscopy and X- ray diffraction.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minimum creep rate and creep rupture time of HT9 steel obeyed a linear relationship with the stress in double logarithmic coordinates, which could be described by M- G and modified M- G relationship. The stress exponent increased with the temperature. The dislocations bypassed the second phase particles during the creep process according to the Orowan mechanism. The fracture had a distinct dimple structure, and some of the second phase particles coarsened. The oxidation of HT9 steel was obvious during the creep at 800??. The main precipitates were M23C6 during the creep, which showed different forms, with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the size of the precipitated phases. The damage mechanism of HT9 steel included external cross- sectional area loss, material microstructure degradation, environmental damage, etc. There may also be internal sectional area loss.  相似文献   
15.
移动在线实时绘制技术受移动互联网发展的驱动,为3维可视化、计算机视觉、虚拟现实、增强现实、扩展现实和元宇宙等新兴研究领域提供了核心技术的支撑。本文以在线实时绘制技术为切入点,探讨了该技术在移动端、Web端、云端和多端协同这4类平台下的发展重心和研究现状,并深度阐述了工业级在线云平台的实施方案。首先,针对移动端的在线实时绘制,分析了近年来移动端绘制硬件构架设计的优化方向;探讨了在功耗和带宽受到制约的情况下移动端如何对渲染算法进行加速,如何对高功耗的光线跟踪算法进行优化;列举了包括图形应用程序编程接口(application programming interface,API)和游戏引擎在内的移动端渲染工具。然后,针对Web端在线实时绘制,分析了Web端的3D渲染机制,梳理了以3D场景的轻量化预处理、大规模3D场景的细粒度化网络传输、3D场景的对等传输以及Web3D在线特效渲染为代表的Web端在线绘制的关键技术(尤其面向大规模3D场景),列举了国内外知名Web3D引擎并探讨了主流游戏引擎对Web3D应用的支持。再后,针对云端在线实时绘制,从应用托管、资源调度和串流这三大云平台的核心功能入手,调研了以串流应用优化技术为核心的在线云绘制现状。此后,从多端绘制任务分摊机制入手,分析了以“端云”协同和“端边云”协同为目标的在线多端协同绘制的发展。最后,以当前工业级在线云绘制平台为研究对象,分析了包括微软、英伟达、Unity、酷家乐等一线云绘制企业的在线实时云绘制平台方案,验证了移动在线绘制技术在工业界的实用性。  相似文献   
16.
研究了铁素体-马氏体钢P92在400~600℃、25 MPa 超临界水中的腐蚀行为.用 X 射线衍射(XRD)和扫描电镜-电子能谱(SEM-EDX)分析了氧化膜微观组织,对 P92在超临界水中的腐蚀动力学规律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温度对腐蚀速率有显著影响,600和500℃的腐蚀增重分别为400℃的5.32倍和1.59倍;400和500℃超临界水中腐蚀动力学遵循立方规律,600℃时近似遵循抛物线规律;氧化膜为双层结构,外层氧化膜为柱状 Fe3 O4相,内层氧化膜为 Fe3 O4和 FeCr2 O4相.  相似文献   
17.
在蜂窝与设备到设备通信混合网络下,把设备到设备通信的系统吞吐量作为优化目标,同时考虑设备到设备链路和蜂窝链路的服务质量,提出了一种联合功率控制和信道分配的优化方案. 在该方案中,信道分配部分采用粒子群优化算法,并在功率控制部分的帮助下来为设备到设备链路分配最优的复用信道;功率控制部分针对信道分配部分给定的信道分配,通过优化链路发射功率来最大化系统吞吐量. 仿真结果表明,所提联合优化方案权衡了系统吞吐量和接入链路数性能之间的折中关系,在保证所有接入链路服务质量的前提下提升了系统整体性能.  相似文献   
18.
陆辉  沈朝  张乐福  唐睿  张强 《工程科学学报》2015,37(11):1456-1462
通过慢应变速率拉伸试验,在超临界水环境中研究了溶解氧和温度对06Cr17Ni12Mo2Ti不锈钢的应力腐蚀开裂倾向的影响规律.试验结果表明:在含不同溶解氧量(0/200/2000μg·kg-1)的450℃和550℃超临界水环境中,不锈钢都呈现出不同程度的应力腐蚀开裂倾向.随着水中溶解氧含量的增加,不锈钢的应力腐蚀开裂倾向更为明显.随着温度的上升,应力腐蚀开裂倾向反而会下降.在含不同溶解氧量(0/200/2000μg·kg-1)的650℃超临界水环境中,不锈钢只发生塑性断裂,未发现应力腐蚀开裂倾向,并且溶解氧对其影响也不是很明显.   相似文献   
19.
熊茹  唐睿 《国外核动力》2010,31(3):1-17
在超临界水冷堆(SCWR)的设计中,运行温度、压力、燃耗和辐照损伤都非常高。本文结合堆内材料的运行环境,综合论述了对SCWR系统材料(燃料包壳材料和堆芯零部件结构)拟采用的Ni合金的理解,包括力学性能、腐蚀性能、应力腐蚀性能和辐照特征,并描述了可能的水化学技术,讨论了已有Ni合金的改性研究。基于现有的研究数据和分析,以及关于辐照下材料行为的可得信息表明,Ni合金具有较好的力学稳定性和抗氧化性能,但容易发生应力腐蚀开裂,受到中子辐照时会发生辐照脆化、肿胀和相的不稳定性,可用于辐照较少的部位;在辐照高的部位使用,尚需要开展更多的研究以评价其适应性。  相似文献   
20.
铁素体-马氏体钢P92在超临界水中的腐蚀性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P92钢在550和600℃超临界水中的腐蚀特性,采用扫描电镜、X射线能谱仪和X射线衍射仪分析了氧化膜的表面形貌、组织结构和元素分布。结果表明:P92钢在超临界水中的氧化动力学大致服从立方生长规律,600℃下P92钢的腐蚀增重和氧化膜厚度均为550℃时的3倍。P92钢在超临界水中形成的氧化膜为双层结构,氧化膜外层富Fe,而内层富Cr。600℃时P92钢氧化膜发生了开裂和剥落,其原因主要在于降温过程中基体与氧化物间的热膨胀系数不相匹配而产生的较大热应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