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篇
  免费   1篇
综合类   7篇
化学工业   19篇
金属工艺   1篇
冶金工业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3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50 毫秒
21.
唐祝兴 《沈阳化工》2000,29(4):235-236
在弱酸性溶液中邻菲咯啉与镉(Ⅱ)形成无色可溶性配合物,其稳定性高于相对应的乙二胺四乙酸(EDTA)配合物,在镉(Ⅱ)的EDTA配合物溶液中加入掩蔽剂邻菲咯啉,则配合物分解。通过铅(Ⅱ)标准溶液滴定释放出的EDTA可测定镉(Ⅱ)的含量。  相似文献   
22.
采用一步法合成出氨基功能化Fe3O4纳米粒子,并借助XRD、FT-IR、等对产品进行表征。所制备的氨基化纳米Fe3O4材料粒径在100nm左右,大小分布均匀,分散性较好。提出一种新的方法,氨基化纳米Fe3O4分离富集与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联用测定水样中痕量Pb(II),考察该纳米材料对水溶液中痕量Pb(II)的分离富集性能。结果表明:在pH为7、T=303.15K的条件下,氨基化Fe3O4纳米材料对Pb(II)离子的吸附率可达98%。该方法的检出限(3σ)为0.17μg·mL-1(n=11),相对标准偏差(RSD)为2.02%(n=6)。  相似文献   
23.
在微乳液介质中以PAN作络合滴定指示剂测定锌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研究了在微乳液介质中 ,以PAN作指示剂测定锌的方法。用于酸性镀锌液中锌的测定 ,得到了令人满意的结果。  相似文献   
24.
本文利用水热法制备磁性Fe3O4,并用超声法合成Zn-MOF,并最后用水热法制备成了Fe3O4@Zn-MOF纳米材料.用所制得的Fe3O4@Zn-MOF纳米复合材料作为吸附剂吸附孔雀石绿溶液,通过SEM等方式对实验样品进行表征,然后利用分光光度法测定吸附结果.通过控制变量法分别研究了振荡时间、孔雀石绿溶液初始浓度、吸附剂用量的影响,结果显示:Fe3O4@Zn-MOF纳米复合材料吸附孔雀石绿的最佳条件为:材料用量为8 mg、振荡时间为2.5 h、孔雀石绿溶液浓度为16 mg/L.实际最大饱和吸附量的平均值为43.37 mg/g.  相似文献   
25.
采用溶剂热法来合成Fe3O4@MIL-100(Fe)纳米材料,通过红外光谱、扫描电子显微镜、透射电子显微镜、能谱和磁性等多种方法表征测试。从测试结果能够得知MIL-100(Fe)成功包覆在Fe3O4上。用Fe3O4@MIL-100(Fe)纳米材料作为吸附剂吸附亚甲基蓝溶液,考察了振荡时间、溶液pH、吸附剂用量、亚甲基蓝水试剂浓度等因素对吸附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振荡时间为40 min、pH为8、Fe3O4@MIL-100(Fe)微球用量为4 mg、亚甲基蓝水试剂浓度为6 mg·L-1时为最佳条件,最大饱和吸附量为9.688 6 mg·g-1。此外动力学与热力学结果表明室温下利于反应进行且符合准一级动力学模型。  相似文献   
26.
在弱酸性溶液中邻菲咯啉与镉(Ⅱ)形成无色可溶性配合物,其稳定性高于相对应的乙二胺四乙酸(EDTA)配合物,在镉(Ⅱ)的EDTA配合物溶液中加入掩蔽剂邻菲咯啉,则配合物分解。通过铅(Ⅱ)标准溶液滴定释放出的 EDTA可测定镉(Ⅱ1)的含量  相似文献   
27.
将制备的Fe3O4磁性粒子外层包裹了一层RGO(石墨烯),又继续在Fe3O4@RGO材料表面修饰了C18,从而得到了Fe3O4@RGO@C18纳米材料。对所制备的样品材料进行形貌、结构等的表征,并对水中的四环素进行了吸附实验的研究。通过对Fe3O4@RGO@C18纳米材料的红外线光谱检测,扫描电子显微镜检测,透射电子显微镜,能谱,磁性进行表征,同时用磁性纳米材料吸附水中的四环素,考察了溶液p H、反应温度、震荡时间、初始四环素的浓度等因素对吸附过程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Fe3O4@RGO@C18纳米粒子为具有类三明治结构的核壳结构且分散均匀,复合效果好,粒径很小。当pH为7、温度为25℃、振荡时间为40 min、四环素的质量浓度为80 mg/L时为最佳条件,吸附量为77.56 mg/g...  相似文献   
28.
案例教学法是一种以案例为素材的教学方法,在教师的指导下开展以案例为中心的教学内容。沈阳理工大学以案例式教学进行了基础化学课程群的建设,通过教与学模式的改革与实践,提高了学生的培养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