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篇
  免费   4篇
化学工业   29篇
矿业工程   6篇
能源动力   1篇
水利工程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1.
中温煤沥青制粉工艺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以中温煤沥青为原料制备煤沥青粉的工艺进行了研究,采用冷冻粉碎、添加表面活性剂的方法制得了粒度≤200目、能在室温稳定储存的煤沥青粉,并考察了原料冷冻温度、粉碎时间、储存时间及温度、添加表面活性剂等因素对煤沥青粉稳定性及热值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使用 QD- 6 31、QD- 70 2、QD- 70 1水处理剂具有显著的阻垢、杀菌、灭藻效果 ,不仅可提高换热设备的传热效率 ,降低设备的腐蚀率 ,而且更为经济有效。  相似文献   
13.
氯化咪唑铁基离子液体的物化性能及脱硫机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用变温拉曼光谱、红外光谱探针及XRD等现代分析技术研究疏水性氯化咪唑铁基离子液体的酸性特征及循环热稳定性,结果表明,氯化咪唑铁基离子液体可以在不超过240 ℃的条件下循环使用;具有Bronsted酸和Lewis酸的共同特点;Fe3+/Fe2+离子对具有很好的氧化还原可逆性,可以在酸性条件下直接氧化硫化氢脱硫,所得硫磺产物属于单斜晶系;升高温度可以显著提高其硫容和脱硫效率。由此,以氯化咪唑铁基离子液体为酸性脱硫液的非水相湿法氧化脱硫机理是活性成分Fe3+氧化硫化氢生成单质硫磺并转化成还原态Fe2+,经氧气氧化再生后Fe2+回到氧化态Fe3+。上述脱硫过程不需添加辅助试剂和调控pH。  相似文献   
14.
以焦化厂废水处理系统气浮设备出水为试验废水水源,在中试规模上研究了生物膜法A^2/O^2(厌氧/缺氧/好氧/好氧)系统中缺氧反应器的工艺特性和效果。缺氧反应器为以陶粒作填料的上流式滤池。,研究结果表明,缺氧反硝化对去除焦化废水中COD有重要作用,.反硝化菌可利用一些好氧微生物和厌氧微生物都难以降解的焦化废水中的有机物作碳源,反硝化反应器可去除进水中40%的COD。缺氧反硝化反应器进水碳氮质量比在5以上就可基本满足焦化废水反硝化对碳源的需求..稳定运行状况下的NO3^- -N客积负荷不大于0.24kg/(m^3·d).缺氧反应器的水力停留时间不小于24h。系统进水COD、NH3-N的质量浓度分别在1000~2200、200~400mg/L范围内,对系统进水不进行稀释的条件下.水解酸化反应器HRT为20h.缺氧反应器HRT为24h.一级好氧反应器和二级好氧反应器HRT均为48h.二级好氧反应器硝化液回流比为3时.生物膜法A^2/O^2系统处理出水的COD和NH3-N可以同时达到《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中的一级排放标准。  相似文献   
15.
生物膜法A2/O2焦化废水处理系统中好氧反应器工艺特性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焦化厂废水处理系统气浮设备出水为水源,在中试规模上研究了生物膜法A2/O2系统中好氧反应器的工艺特性和效果.研究结果表明,系统进水COD为1 000~2 200 mg/L,NH3-N质量浓度为200~400mg/L,水解酸化反应器HRT为20 h,缺氧反应器HRT为24 h,一级好氧反应器和二级好氧反应器HRT均为48 h,二级好氧反应器硝化液回流比为3,一级好氧反应器COD容积负荷为0.40 ks/(m3·d),二级好氧反应器COD容积负荷<0.07 kg/(m3.d).NH3-N容积负荷为0.022 kg/(m3·d)时,生物膜法A2/O2系统处理出水COD和NH3-N浓度可以同时达到<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 8978-1996)中的一级排放标准.  相似文献   
16.
粒度≤300目高温煤沥青粉的制备及稳定性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利用DSC分析得到煤沥青的脆性温度,然后将煤沥青在脆性温度下充分冷冻,再经粉碎和筛分后制得粒度≤300目的煤沥青粉.将制得的煤沥青粉在20,30,40℃下分别保存30,60 d,运用粒度分布和SEM研究其稳定性.结果表明:随着保存时间的延长、保存温度的升高,煤沥青粉的团聚程度增大,稳定性变差;在40℃下保存60 d后的稳定性最差,而在20℃下保存60 d,30℃保存30 d煤沥青粉的团聚程度很小,有良好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17.
以高温煤沥青粉为填料,聚氨酯为基料,研究了高温煤沥青粉含量、煤沥青粉粒径等条件对聚氨酯防水材料力学性能、透水性及低温弯折等性能的影响,并通过扫描电镜分析了煤沥青粉及防水材料的微观形态和相互作用机理;通过TG、DSC讨论了该防水材料的耐热特性及低温脆性温度.结果表明,煤沥青粉含量在10%-15%时可满足国家标准规定的防水材料要求,煤沥青粉粒径越小,材料力学性能越好,且具有良好的耐热特性及耐低温性能.  相似文献   
18.
煤焦油加工技术进展和发展对策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杨怀旺  姚润生 《煤化工》2006,34(1):11-14
介绍了高温煤焦油的组成特点,对比了4种国内外常见的焦油蒸馏工艺流程,就山西金尧焦化有限公司发展煤焦油加工提出了一些对策:煤焦油大型集中加工、产学研相结合、提高加工深度、开发新品种。  相似文献   
19.
张文效  姚润生  沈炳龙 《煤化工》2014,42(5):6-10,22
阐述了我国气体净化技术中精脱硫工艺从粗放式向精脱式的演变过程,介绍了当前几种主流脱硫剂的型号、性能和在相关工艺中的使用条件。从工程实例出发,分析了水煤气中由于O2的存在,导致使用铝基催化剂的无变换精脱硫工艺流程复杂,并介绍了新开发的钛基催化剂的功能,及其在水煤气、焦炉煤气精脱硫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20.
从洗油中分离和精制β-甲基萘的新工艺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采用二次精馏-结晶法和精馏-共沸精馏法研究了从洗油中分离精制β-甲基萘.结果表明:1) 仅通过普通二次精馏的方法或二次精馏-冷却结晶的方法很难从洗油中分离出较高纯度的β-甲基萘;2) 利用适当的共沸剂,采用精馏-共沸精馏的方法,可以从洗油中分离精制出较高纯度的β-甲基萘;3) 提出的精馏-共沸精馏法,具有工艺简单、产物纯度高、没有污染、共沸剂可以循环使用和成本低等特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