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0篇
  免费   11篇
电工技术   3篇
综合类   12篇
化学工业   186篇
金属工艺   7篇
建筑科学   4篇
矿业工程   1篇
轻工业   2篇
水利工程   1篇
石油天然气   13篇
无线电   3篇
一般工业技术   20篇
冶金工业   3篇
自动化技术   6篇
  2023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26篇
  2009年   16篇
  2008年   22篇
  2007年   24篇
  2006年   29篇
  2005年   17篇
  2004年   17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14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3篇
  1992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1.
以高压氢气为相对分子质量调节荆,采用TiCl4/MgCl2负载型体系催化丁二烯本体沉淀聚合,合成了低相对分子质量反式-1,4-聚丁二烯蜡(LMTPBW),研究了聚合条件对催化活性和聚合物相对分子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氢气压力能有效调节聚合物的相对分子质量,随着氢气压力升高,聚合物相对分子质量下降;当氢气压力从1.0MPa升至4.5MPa时,聚合物的特性黏数从3.64dL/g降至1.43dL/g,相对分子质量分布变窄。在氢气压力为3.0~4.0MPa时,催化效率出现最大值;随着聚合温度的升高,LMTPBW的相对分子质量下降,相对分子质量分布也变窄,催化效率在30~60℃下一直增大;氢气压力不仅可调节本体聚合的相对分子质量,还可在一定范围内调节反式结构质量分数:在氢气压力1、0~4.5MPa,聚合温度30~60℃条件下,所得聚合物的数均相对分子质量为1000~4000。  相似文献   
112.
为使染料与超临界二氧化碳染色具有更佳的上色率,合成一系列含4-硝基苯胺衍生的红色偶氮分散性染料。使用这些染料在超临界二氧化碳中对聚酯进行染色,并探讨不同碳数烷基、乙基和乙酰氧乙基、甲氧基在染料结构中对聚酯染色后的表观色浓度、染色坚牢度的影响。自行合成了7支分散性染料,染料1A~7A,产率均高于80%。研究发现,将长链烷基导入单偶氮染料的胺基中引起较大的红移效应,染料颜色从陈玫红变为暗岩蓝。自行合成的7支染料分别于超临界二氧化碳中对聚酯纤维进行染色,染色布样以耐水洗、耐水、耐汗(酸、碱)和耐摩擦色牢度等指标,按ISO和AATCC标准进行坚牢度评估。研究发现,在超临界二氧化碳染色中,染料2A、3A和5A第一次染色具有超过85%的染色相对上色率,即染料2A、3A和5A适用于聚酯织物的超临界二氧化碳染色。染色样品的耐水洗、耐水、耐汗和耐摩擦牢度性能都符合商业要求。  相似文献   
113.
水相悬浮法氯化反式-1,4-聚异戊二烯的性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水相悬浮法,对一定相对分子质量的反式-1,4-聚异戊二烯颗粒进行氮化,制得的氮化反式-1,4-聚异戊二烯(CTPI),通过DSC与偏光显微镜看出,随着氮含量的升高,TPI的结晶度下降,熔点降低,温度升高会导致脱HCl现象出现;随着氮含量的升高,CTPI极性升高,在极性溶剂中的溶解性增加;特性粘数下降。  相似文献   
114.
运用差示扫描量热法和偏光显微镜等分析手段,研究了Mult-920成核剂对高等规聚1-丁烯(i-PB)结晶形态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Mult-920成核剂最佳的质量分数为0.15%,该成核剂可以有效减小i-PB粒径和球晶粒径分布,完善晶型,提高结晶速率和结晶度,同时可以提高i-PB的刚性。  相似文献   
115.
研究了不同环氧度的环氧化反式异戊橡胶(ETPI)/天然橡胶(NR)(质量比15/85)并用胶的力学性能、疲劳性能及动态性能。力学性能测试表明,随ETPI环氧度的增加,拉伸、撕裂强度逐渐降低,100%和300%定伸强度逐渐增大;ETPI环氧度低于20%时,ETPI/NR并用胶硫化胶具有良好的力学性能和动态疲劳性能,与疲劳性能优异的TPI/NR并用胶接近,环氧度高于20%时疲劳性能明显降低;通过动态力学分析仪(DMA)和橡胶加工分析仪(RPA 2000)等测试进一步表明,并用胶的抗湿滑性能随ETPI环氧度增大而增强,滚动阻力随之增大。  相似文献   
116.
采用熔融共混法及适度硫化工艺制备了反式-1.4-聚异戊二烯/炭黑导电复合材料.研究了该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导电性、热致及电致形状记忆性能。结果表明.随炭黑用量的增加,复合材料的拉伸强度先增加后减少.拉断仲长率逐渐降低。100%定伸应力和300%定伸应力呈升高趋势;高导电炭黑可大幅提高复合材料的导电性,复合材料的热刺激响应回复温度逐渐升高.热致形变回复率和热致回复速度均降低,热致形状记忆性能降低。复合材料具有良好的电致形状记忆性能.高导电炭黑的用量和外加电压对复合材料的电致形状记忆性能有重要影响.电致形变回复率和回复速度随外加电压或高导电炭黑用量的增加而增加。  相似文献   
117.
研究了用过氧甲酸体系水相悬浮法制备环氧化反式-1,4-聚异戊二烯(ETPI)的合成条件,并用红外光谱和核磁共振氢谱对ETPI及其环氧基团含量进行了表征和计算。结果表明,用过氧化氢与甲酸合成ETPI较适宜的条件为反应温度40℃、甲酸/过氧化氢/反式-1,4-聚异戊二烯(摩尔比)0.50/1.00/0.50及反应时间1~2h。在此条件下可以制备环氧度10%左右的疏松粉末状ETPI。  相似文献   
118.
以钛酸正戊酯[Ti(C5H11O)4]-TiCl4/MgCl2(简称Ti)-Al(Et)3(简称Al)组成的双组分钛基催化剂引发异戊二烯(Ip)聚合,原位合成反式-1,4-聚异戊二烯(TPI)/3,4-聚异戊二烯(PIp)复合胶,考察了聚合活性和复合胶在汽油中可溶性的影响因素,表征了复合胶的微观结构,并研究了复合胶的特性黏数。结果表明,在Ti/Ip(摩尔比)为6×10-5、Ti(C5H11O)4/Ip(摩尔比)为1.2×10-3、Al/Ti(C5H11O)4(摩尔比)为10的条件下,聚合活性最优;复合胶的汽油可溶物部分含量变化的趋势遵循以下规律:随着Ti(C5H11O)4用量的增加而增大;随着Al/Ti(C5H11O)4的增大先升高后降低最后趋于平稳;随着Ti/Ip的增大而逐渐降低。TPI的相对分子质量大于3,4-PIp。  相似文献   
119.
钴系催化剂催化异戊二烯的本体聚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环烷酸钴(简称Co)-三异丁基铝(简称Al)-CS2为催化剂引发异戊二烯(Ip)本体聚合合成了聚异戊二烯(PI),考察了单体转化率、催化剂效率(CE)和聚合物特性黏数([η])的影响因素,并对PI的微观结构和玻璃化转变温度(Tg)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在Co/Ip(摩尔比)为4.0×10-4、Al/Co(摩尔比)为60、CS2/Co(摩尔比)为15、反应温度为50℃下聚合48 h所得PI中1,4-结构、3,4-结构、1,2-结构质量分数分别为18.6%,41.2%,40.2%,Tg为-6.5℃;反应温度对PI的[η]影响最大,随着反应温度的升高,[η]呈下降趋势,且均小于1 dL/g;其他聚合条件的变化对PI的[η]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120.
采用复合引发剂用Haake流变仪研究了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GMA)-苯乙烯(St)多组分单体熔融接枝高全同聚1-丁烯(iPB)。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对接枝物进行了分析,并分别考察了复合引发剂比例、GMA用量、引发剂总用量和St用量对接枝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复合引发剂引发下,GMA和iPB可熔融接枝,接枝率最高可达1.74%;St作为共单体可明显提高GMA的接枝率和接枝效率,当n(St)/n(GMA)为1.5时,接枝率为单独使用GMA时的2.3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