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214篇 |
免费 | 11篇 |
国内免费 | 9篇 |
专业分类
电工技术 | 5篇 |
综合类 | 26篇 |
化学工业 | 75篇 |
金属工艺 | 1篇 |
机械仪表 | 7篇 |
建筑科学 | 5篇 |
矿业工程 | 26篇 |
能源动力 | 1篇 |
轻工业 | 15篇 |
石油天然气 | 17篇 |
武器工业 | 2篇 |
无线电 | 9篇 |
一般工业技术 | 32篇 |
冶金工业 | 1篇 |
原子能技术 | 1篇 |
自动化技术 | 11篇 |
出版年
2024年 | 3篇 |
2023年 | 8篇 |
2022年 | 4篇 |
2021年 | 15篇 |
2020年 | 11篇 |
2019年 | 6篇 |
2018年 | 10篇 |
2017年 | 2篇 |
2016年 | 3篇 |
2015年 | 8篇 |
2014年 | 16篇 |
2013年 | 6篇 |
2012年 | 23篇 |
2011年 | 11篇 |
2010年 | 9篇 |
2009年 | 19篇 |
2008年 | 30篇 |
2007年 | 7篇 |
2006年 | 7篇 |
2005年 | 7篇 |
2004年 | 4篇 |
2003年 | 11篇 |
2001年 | 3篇 |
2000年 | 4篇 |
1999年 | 1篇 |
1998年 | 2篇 |
1992年 | 1篇 |
1983年 | 2篇 |
1981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23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本实验用盐酸活化凹凸棒石,然后采用化学沉积法制备磷酸铝/凹凸棒石纳米复合材料,探讨了磷酸铝用量、反应体系pH值、反应温度和反应时间等因素对磷酸铝/凹凸棒石纳米复合材料白度的影响,并采用X射线衍射、透射电子显微镜、红外光谱、BET-比表面分析技术对纳米复合材料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磷酸铝/凹凸棒石纳米复合材料合成的最佳工艺条件为:磷酸铝用量占纳米复合材料总质量的60%,反应温度90℃,反应时间50 min,反应体系pH值控制在8.5.在此最佳工艺条件下所得的纳米复合材料与原凹凸棒石相比,白度由52%提高到86.6%;凹凸棒石经酸化和磷酸铝包覆之后结构没有发生改变,磷酸铝以非晶态形式均匀包覆于凹凸棒石表面,磷酸铝与凹凸棒石之间的作用为物理吸附,没有化学键的结合. 相似文献
72.
研究了凹凸棒石黏土吸附模拟含盐化工废水中Pb(Ⅱ)离子的动力学和热力学吸附行为.考察了接触时间、吸附剂浓度、pH值、离子强度、不同电解质离子和温度等条件对吸附率的影响,并提出了相应的吸附机理.结果表明:凹凸棒石黏土是一种较好的重金属吸附剂,凹凸棒石黏土吸附Pb(Ⅱ)离子较好地符合假二级动力学方程,吸附过程受pH值和离子强度影响较大,在低pH值下表面络合和离子交换是主要的吸附机理.Pb(Ⅱ)离子在凹凸棒石黏土上的吸附为Langmuir型.在298.15~338.15K温度范围内,凹凸棒石黏土对Pb(Ⅱ)离子是一个自发的吸热过程,吸附过程的△G0分别为-16.96、-20.00和-22.80 kJ/mol,而△S0和△H0基本不随温度的变化而变化,其值分别为146.00 J/(mol·K)和(26.50±0.05) kJ/mol. 相似文献
73.
<正> 为了贯彻机械工业部科技情报工作座谈会精神,整顿加强行业情报网组织,制订行网活动计划,西安电瓷研究所于1983年6月21日至25日在芜湖市组织召开了电瓷避雷器 相似文献
74.
<正> 1、范围本标准适用于输配电线路用湿法成型瓷质或钢化玻璃制造的盘径4(1/4)英寸及以上的盘形悬式绝缘子。 2、定义有关术语定义见美国国家标准C29.1一1976电力绝缘子试验方法第2条的规定。 3、总则3.1、绝缘子应符合本标准的全部要求。条文和图形互为补充,都应视为本标准的组成 相似文献
75.
76.
77.
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La1-xCe_xNiO_3/凹凸棒石(ATP)复合材料。通过X射线衍射、透射电镜、Fourier变换红外光谱仪和紫外可见漫反射谱等方法对复合材料的结构、物化性质进行表征,并将其运用到光耦合脱硝中,探讨不同参数对氮氧化物去除率的影响。结果表明:载体凹凸棒石独特的孔道结构不仅可以增强对气体分子的吸附,还可以增强材料的光催化稳定性。当Ce3+的掺杂量x为0.1时,La1-xCe_xNiO_3/ATP以固溶体的形式均匀分布在ATP表面,当掺杂量超过0.1时,有CeO_2相析出,与La1-xCe_xNiO_3在ATP表面形成异质结结构,当掺杂量为0.3时,复合材料的光催化活性最高,达到80%。 相似文献
78.
79.
80.
基于矿井信息集中显示及测点控制的需求,设计了一款带触摸控制功能的组态显示屏.详细介绍了该显示屏的硬件设计,并实现了在安全监控和瓦斯抽放系统中的应用.实际应用结果表明:该显示屏触控精准,分辨率高,编程灵活,使用方便,达到了良好的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