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0448篇 |
免费 | 660篇 |
国内免费 | 543篇 |
专业分类
电工技术 | 816篇 |
技术理论 | 3篇 |
综合类 | 871篇 |
化学工业 | 1138篇 |
金属工艺 | 581篇 |
机械仪表 | 726篇 |
建筑科学 | 1210篇 |
矿业工程 | 561篇 |
能源动力 | 237篇 |
轻工业 | 1151篇 |
水利工程 | 535篇 |
石油天然气 | 620篇 |
武器工业 | 219篇 |
无线电 | 934篇 |
一般工业技术 | 662篇 |
冶金工业 | 332篇 |
原子能技术 | 146篇 |
自动化技术 | 909篇 |
出版年
2024年 | 87篇 |
2023年 | 308篇 |
2022年 | 331篇 |
2021年 | 349篇 |
2020年 | 278篇 |
2019年 | 362篇 |
2018年 | 370篇 |
2017年 | 163篇 |
2016年 | 232篇 |
2015年 | 320篇 |
2014年 | 635篇 |
2013年 | 476篇 |
2012年 | 553篇 |
2011年 | 603篇 |
2010年 | 559篇 |
2009年 | 553篇 |
2008年 | 538篇 |
2007年 | 513篇 |
2006年 | 390篇 |
2005年 | 432篇 |
2004年 | 329篇 |
2003年 | 316篇 |
2002年 | 348篇 |
2001年 | 283篇 |
2000年 | 267篇 |
1999年 | 233篇 |
1998年 | 194篇 |
1997年 | 145篇 |
1996年 | 152篇 |
1995年 | 138篇 |
1994年 | 159篇 |
1993年 | 91篇 |
1992年 | 114篇 |
1991年 | 120篇 |
1990年 | 98篇 |
1989年 | 110篇 |
1988年 | 70篇 |
1987年 | 67篇 |
1986年 | 70篇 |
1985年 | 50篇 |
1984年 | 43篇 |
1983年 | 40篇 |
1982年 | 33篇 |
1981年 | 33篇 |
1980年 | 33篇 |
1979年 | 8篇 |
1978年 | 6篇 |
1976年 | 9篇 |
1973年 | 5篇 |
1955年 | 4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41.
42.
编者按:随着"校校通"工程的深入和各地经济的发展,不少地区开始了"城域网"的建设.专家预计,未来几年,"城域网"将成为教育信息化新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43.
姜福禄 《机械工人(冷加工)》1960,(4)
“七用装配机”是旅大市特等劳动模范,我厂钳工组组长刘义强同志创造的。这台机器投入生产以后,代替了多种手工操作,生产效率分别提高1~6倍,并且减轻了体力劳动。“七用装配机”的结构简单,操纵轻便,通用性大,可以用废料制造。下面把这台机器向大家作一简单介绍。“七用装配机”的结构如附图所示。机体44上装有电动机9。电动机9转动经皮带轮10、三角皮带11、皮带轮14、轴34、蜗杆16、蜗轮17带动轴7旋转。轴7转动以后,轴7左右两端的活轴6和31,即可分别用手柄43和32、 相似文献
44.
46.
47.
民航运行具有飞行高度高、全球化运营等特征,其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水平长期受通信、导航、监视、网信等基础能力制约.文中结合行业特点将民航基础应用能力归纳为高安全驾驶通信、高通量数据传输、高性能导航增强、全空域航班监视及全系统信息管理,介绍了这些基础应用能力的技术现状并提出未来发展需求,分析了天地一体化信息网络对这些基础... 相似文献
48.
49.
本文对某锅炉的SCR反应器进行简化建模,利用计算流体力学软件Fluent在计算工况下对SCR反应器的流场进行了冷态数值模拟,并对模拟结果进行分析。同时提出了对反应器流场均匀程度的评价指标。根据流场模拟结果设计了导流系统,通过分析验证了导流系统的使用对反应器流场具有很明显的优化效果。改变导流板的布置方式,包括改变其长度、数量及位置,通过数值模拟探究了变导流板布置对反应器流场的影响。接下来,对导流板进行形状改变,并提出了一种可以加强转弯后气流均混效果的锯齿形导流板结构。通过对比,发现该结构的使用可以使SCR反应器流场速度均匀性和氨浓度均匀性得到非常好的优化效果。 相似文献
50.
“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是中国哲学中罕见的直言技术来源的观点之一。“形”范畴作为人参“象”悟“道”、制“器”造“物”的关节点,却未得到更为深入的探究。20世纪初,在人-外部世界界面——这个技术的缘起之地——出现了“可供性”范畴,可供性作为环境中蕴含的行动可能性,表明了物体与其所处环境之间存在着某种互补关系,彰显了“形”范畴的深刻内涵。将“形”作为研究技术起源的逻辑起点,展开对技术本体的哲学追问,不仅可以开辟新的技术哲学追问之路,也将有可能就此开启中西方关于技术的更广泛的、超越各种思维传统的思考与对话。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