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篇
  免费   0篇
电工技术   5篇
综合类   4篇
化学工业   6篇
建筑科学   5篇
水利工程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3篇
  2011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3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针对物理和化学除藻技术存在的不足,介绍了近年来微生物在除藻方面的应用成果及现状.微生物除藻技术分为病毒除藻、原生动物除藻和细菌除藻3大方面,主要从微生物的类型、控藻机制及存在问题进行了详细阐述.微生物控藻技术被认为是一种生态修复技术,对国内外微生物在除藻方面的应用研究进行了概括总结,并对其应用前景进行了评价和展望,为实...  相似文献   
12.
为控制原水中的碘离子在消毒/氧化过程中生成高致毒性的碘代消毒副产物,通过序批试验分析了热活化过硫酸盐体系中碘离子的转化路径、自由基的产生过程及反应条件。结果表明,热活化过硫酸盐高级氧化体系可以有效促成碘离子转化为对人体无毒无害的碘酸盐。反应过程中,碘离子首先转化为中间产物(次碘酸),进而被氧化为碘酸盐。碘离子在酸性条件下的转化率比在中性和碱性条件下要高,且随过硫酸盐浓度和温度的升高而增大。通过自由基淬灭试验验证了热活化过硫酸盐反应体系中,碘离子向碘酸盐的转化是硫酸根自由基和羟基自由基共同作用的结果,且硫酸根自由基起主要作用。  相似文献   
13.
高铁酸盐去除水中氯酚类化合物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以3种氯代酚:4-氯苯酚(CP)、2,4-二氯苯酚(DCP)、2,4,6-三氯苯酚(TCP)为代表性有机物,对比研究了高铁酸盐(FeO42-)对各种有机污染物的去除及影响因素.结果表明,氯酚类化合物的去除直接受溶液pH影响,并且这些有机物去除的最佳pH范围与其pKa具有相关性.对于每种氯酚类化合物,pHpKa时,反应主要受高铁酸盐氧化还原电位的影响.随着氯酚类化合物取代氯原子数的增加,其非离解态化合物与高铁酸盐的反应活性增加,而离解态化合物与高铁酸盐反应活性随取代氯原子数的增加而降低.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工业排水污染原因调查并进行了各种方法的比较,提出运用灰色关联分析法进行此项工作的可行性,阐述了关联分析的方法和步骤,并以实例证明其方法的实用性。  相似文献   
15.
采用水热合成法制备具有高催化活性的纳米铜钴双金属氧化物(NCCO),并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透射电子显微镜(TEM)、X射线衍射仪(XRD)、X射线光电子能谱仪(XPS)、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FTIR)、比表面与孔隙度分析仪(BET)等方法对其进行表征。通过改变制备条件,研究了NCCO在不同的前驱物用量配比、水热时间、水热温度以及有无超声预处理、有无丙醛添加等条件下的合成情况,并以硝基苯(NB)的降解效果为评价指标,确定NCCO的最佳制备条件。结果表明,在前驱物用量配比Cu∶Co为1∶1、水热时间为48 h、水热温度为200℃、超声预处理、添加丙醛的条件下,制得的NCCO具有最优的催化活性。此外,NCCO即使在连续使用4次后,45 min内对NB的降解率依然为100%,表明其具有优异的化学稳定性。  相似文献   
16.
17.
高锰酸钾与粉末活性炭联用去除水中微量有机污染物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研究了高锰酸钾与粉末活性炭联用处理技术对水同微量苯酚的去除作用。试验发现了高锰酸钾预氧化使粉末活性炭产生吸附增量这一现象,证明了二者联用的协同污染去除作用。并对高锰酸钾与粉末活性炭联用技术的除污染效能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8.
为长效控制华盛顿哥伦比亚特区合流制管网溢流(CSOs)污染问题,华盛顿哥伦比亚特区供排水局(WASA)以流域管控为单元,针对特区内各流域的本底情况和突出问题,按"灰色与绿色"、"地上与地下"、"分散与系统"相结合方式,制定长期有效的管控策略,并借助水力模型和监测手段进行实时监测与评估.结果表明,华盛顿哥伦比亚特区流域内...  相似文献   
19.
针对水中的硝基苯污染,设计制备一种Cu-Co改性MCM-41芬顿催化剂。在MCM-41上负载一定量的Cu和Co,通过XRD、SEM、TEM、EDX、XPS和比表面与孔隙度分析仪等方法对其进行表征。考察Cu和Co的比例、搅拌时间、焙烧温度等制备条件对催化剂非均相芬顿反应性能的影响,考察pH值、H_(2) O_(2)浓度、催化剂用量和硝基苯浓度等操作条件对催化剂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Cu和Co均匀分布在MCM-41分子筛孔道表面,比表面积高达1306 m 2·g^(-1)。当Cu和Co的比例为1∶2,搅拌时间3 h,焙烧温度540℃时,催化剂活性最好。在H_(2) O_(2)浓度为0.1 mol·L^(-1),催化剂用量2 g·L^(-1)的条件下,反应时间45 min时,最佳条件下制备的催化剂上20 mg·L^(-1)的硝基苯降解率可达100%。  相似文献   
20.
以沉积沉淀法制备了负载型CuO/Al_2O_3催化剂,利用N2吸附、扫描电镜和X射线衍射等技术进行了表征。在CuO/Al_2O_3催化剂与H_2O_2构建的多相类Fenton催化体系内对硝基苯的降解效能和机制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最优条件下,硝基苯的去除率达到84.73%;反应过程中溶铜量很少,且多相类Fenton反应起主导作用;降解硝基苯过程中的主要中间产物有苯胺、苯酚、氨基类有机物等物质,最终产物为酯类有机物等小分子物质,提高了污水的可生化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