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3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1.
Si/SiO2周期性多层膜是一种电介质型频率选择表面,它与金属型频率选择表面相比具有较小的吸收损耗。从介质波导理论出发,可以分析电介质型频率选择表面的反射与透射机理。与均匀介质层相比,介电常数呈周期变化的电介质层可能会激发出满足相位匹配条件k0sinθ=βg的导波模,从而在介质板的上表面与下表面辐射出与导波模具有相同波数的平面波。介质层上再辐射的平面波与上表面直接产生的反射波叠加便形成了总的反射场。当两种波相位相同时,就会增强总反射,否则反射将会减弱,并且透射波也会有相同的规律。采用周期结构时域有限差分方法可对一种Si/SiO2周期性多层膜的反射特性进行数值模拟,并计算出波长在1~100 mm微波波段的反射系数。计算结果表明,当入射角为45°时,入射波长在5,9,20 mm处具有很高的反射系数(均达到0.88以上)。因此,通过调整相关参数可以获得所需的频率选择表面。 相似文献
12.
新型干法水泥生产在预热和预分解过程中,随着生料分解率的变化其粒度分布也会产生变化。作者用实验的方法研究了这种变化规律,对于研究该变化对气固分离、气固间传热以及化学反应的影响,进而正确地指导预热和预分解系统的设计,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14.
旋流型立筒预热器是我国新引进的一种立筒预热器。本文用冷态实验的方法对该立筒预热器进行了系统研究,并根据该立筒的特点,专门研制了两种装置──窑尾物料循环装置和多层伞状撒料锥。从冷态实验结果来看,其效果很好,达到了预想的目的。建议在实际设计和生产中采用安装这两种新型装置的旋流型立筒预热器。 相似文献
15.
旋流型立筒预热器是我国新引进的一种立筒预热器。本文着重研究了该预器内的物料浓度分布,通过对其冷态模型的实地测量和分析,获得了其内的物料浓度分规律,并据此研究结果进一步提出了改进该预热器的建议。 相似文献
16.
低挥发份的煤,一般被认为不适合回转窑的燃料,但通过对煤粉燃烧机理的详细分析和相尖的实验研究,作者提出了一种新型的回转窑烧低发挥煤的设想,这对于扩大回转窑燃料的使用范围,尤其是对于一些地方企业,能因地制宜地使用廉价的当地燃料,降低成本,提高经济效益,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17.
18.
运用ANSYS 12.0有限元分析软件包作为计算平台,针对实际尺寸范围内的熟料颗粒和实际风速范围内某些典型情况,对篦冷机骤冷区熟料内部的温度分布进行模拟表征。按照数值模拟计算数据,可显示出以下的结果:在骤冷过程中,熟料颗粒的表面温度首先降低,并且下降得比料球内部温度要快得多。在150s内,若风速相同,料径越大,料球内部的温度下降趋势越平缓;若料径相同,风速越大,料球内部的温度下降趋势越陡。模拟计算结果将为骤冷区内熟料的冷却控制提供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19.
根据光子晶体的基本理论及其特征--光子带隙,采用时域有限差分的方法(简称FDTD法),并通过引入吸收边界条件和周期边界条件,对一种具有周期排列的氧化铝圆柱棒结构的二维光子晶体红外透过特性进行了模拟研究.入射波设为s偏振波,在入射角为0°和30° 2种情况下,分别计算了1-30 μm范围内该光子晶体的电场振幅、相位分布以及透射系数.数值模拟结果表明,该光子晶体在12-18 μm的红外波段上存在光子带隙,光子晶体的这个特性可以用来进一步研制红外光波导. 相似文献
20.
从无机非金属材料的整体出发,深刻了无机非金属材料行业及其相关能源行业的技术现状,且简要分析其应该遵循的规律和方向。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