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6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4篇
综合类   1篇
化学工业   11篇
金属工艺   11篇
机械仪表   20篇
建筑科学   1篇
矿业工程   1篇
能源动力   6篇
轻工业   7篇
水利工程   2篇
无线电   2篇
一般工业技术   3篇
冶金工业   16篇
自动化技术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2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使用感应耦合等离子体(ICP)刻蚀技术刻蚀GaAs材料,在光刻过程中采用不同厚度的光刻胶,研究在同一刻蚀条件下不同光刻胶厚度对刻蚀图形侧壁倾斜度的影响,并研究了光刻胶厚度对侧壁倾角影响在不同大小图形刻蚀中的尺寸效应,提出了关于刻蚀机理的尺寸增益现象及可能发生的刻蚀离子的散射模型,解释了光刻胶厚度较大时小线宽图形侧壁倾角...  相似文献   
72.
应用线性规划法确定零件的尺寸公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零件的尺寸公差分配的最低成本法和线性规划法的比较,显然,使用线性规划法确定零件尺寸公差的计算公式要简单方便得多,本文推荐这一方法,给出了使用线性规划法的计算公式和应用实例。  相似文献   
73.
分析烧结机首尾密封装置普遍存在的缺陷,找出首尾堵漏风的关键点。提出一种新型烧结机首尾密封装置的设计方法,并详细介绍新装置的优点。最后说明新装置自动化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74.
纳米粒子在钢中具有细化晶粒的作用,因此可以提高钢的性能和使用寿命。本文结合纳米粒子的特点,即表面效应和尺寸效应,阐释了纳米粒子在钢中的主要作用,以及目前国内关于稳定钢中纳米粒子的方法研究进展。同时,对国内研究者对纳米粒子在钢中稳定存在的热力学及其在钢中的运动行为等研究成果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75.
耐火材料隧道窑窑车衬的传热行为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解-维傅立叶传热方程,建立了耐火材料隧道窑内车衬蓄热的表达式。并讨论了车衬蓄热与通过隧道窑的时间、车衬材质和烧成温度的关系。  相似文献   
76.
研制了一种新型的常温除油剂及常温除油新工艺,使用该新工艺除油可以达到高效,节能,防锈,无污染的目的。  相似文献   
77.
针对钢厂150 t双孔底吹氩钢包,根据相似原理建立几何比例为1:5的水力学模型,得出对应实际氩流量260~600 L/min时原型钢包及优化后钢包的液面裸露面积及渣钢卷混情况的变化规律和临界卷渣气量。研究结果表明,原型方案下两透气砖分别位于距钢包中心0.64 R和0.76 R处,两孔成90°(0.64 R+0.76 R,90°),临界卷渣气量为550 L/min;对于两个优化方案,双孔分别位于1/3 R和0.64 R,两孔成180°(1/3 R+0.64 R,180°)以及双孔位于0.5 R圆周上,两孔成135°(0.5 R+0.5 R,135°),临界卷渣气量分别为550 L/min与600 L/min。  相似文献   
78.
本文阐有了^X--R图对分析和控制零件加工误差的作用,介绍了运用X^--R图分析和解决加工误差的步骤,并给出了应用实例。  相似文献   
79.
本文对零件被测要素的公差按包容原则标注时的工序尺寸和夹具有关公差进行了分析,并结合实例阐明了其确定方法。  相似文献   
80.
【摘要】 目的 通过对活体猪椎体进行射频消融(RFA),观察热场分布,探讨RFA时电极针在椎体中的位置与脊髓的安全性关系以及椎体周围有无软组织损伤。方法 取2头小型香猪,1头消融2个椎体后即刻取标本制作病理切片;另1头消融10个椎体,每周消融2个椎体,完成后第6周取标本制作病理切片。每个椎体消融时按预先设计的测温点测“0”时刻、消融5、10、15、20 min各测温点的温度值。结果各测温点“0”时刻温度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当消融5 min后电极针尖温度达到90℃以上时,各测温点的温度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电极针尖及椎体骨质内深1 cm位置的温度在消融5 min后所测得的值明显高于椎体后壁及椎体的骨皮质表面,但各测温点的温度均高于“0”时刻各测温点的温度值。椎体骨质内深1 cm位置的温度在消融5 min后4个记录时刻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温度总体上呈渐升过程。椎体后壁及椎体骨皮质表面的温度在消融5 min后4个记录时刻的温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 在对椎体行RFA时,椎管内流动的脑脊液及椎体骨质内流动的血液会带走部分热量;骨皮质具有一定的隔热作用,对椎体后壁保持完整的椎体转移性肿瘤RFA治疗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