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6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电工技术   12篇
综合类   2篇
化学工业   13篇
轻工业   2篇
武器工业   6篇
无线电   9篇
一般工业技术   2篇
原子能技术   2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1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5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5篇
  1985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随着风电渗透率日趋提高,大规模风电的接入对电网静态电压安全的影响也逐渐增强,风电出力分钟级的显著变化将导致电网运行状态的频繁波动,甚至出现静态电压失稳的可能。为应对该问题,提出考虑大规模风电接入的在线电网静态电压安全风险指标,并搭建基于此风险指标的预防控制模型以降低系统运行风险,提高系统稳定运行裕度。IEEE 9节点系统和IEEE 39节点系统验证了所提风险指标和预防控制模型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42.
本文评论了高增益惯性约束聚变(ICF)在实验室中的进展,包括ICF小囊的物理评论、高能密度科学、惯性聚变能(IFE)、国家点火装置(NIF)及其点火靶设计和PW(10^15W)激光器的重大技术突破。在世界各地的高功率激光,粒子束和脉冲功率设施建立起了高能密度等离子体物理的新的实验室领域,促进了惯性聚变的发展,由如高亮度PW激光提供的新能力已使在地球上过去不能达到的条件了研究物质和天体物理现象成为可能。这些试验与先进的计算技术一起推进了NIF和兆焦耳激光(LMJ)的工程设计并且使新的科学领域如实验室天体物理学的研究得以加强。在惯性聚变研究中发展的科学与技术已找到了近期的商业应用,已能稳定地向在实验室中实现聚变点火和高增益的目标进展,而且为二十一世纪打开了新的研究领域。  相似文献   
43.
文中评述了用不同的激光系统获得的高次谐波,亚皮秒616nm同步泵浦的染料激光和亚皮秒308nmXeCl激光。讨论了激光脉冲宽度,激光波长和原子介质对所产生的光子数和最大能量的影响。高次谐波振荡强烈地依赖聚焦条件、文中还讨论了Stark效应的作用和和电离极限的影响。  相似文献   
44.
谈如何保证汽轮发电机定子线圈的端部形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分析了影响汽轮发电机定子线圈端部形状的一些主要因素。提出了用解析法取代绘图法进行线圈端部形状的设计及其计算方法,即在线圈图的原画法的基础上,计算出端部渐开线各主要尺寸的精确数值。并对线圈端部的空间尺寸进行了计算。在此基础上又提出模具制造工艺的几项改进措施。  相似文献   
45.
激光大气传输非线性效应数值模拟与分析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江少恩  孙景文 《中国激光》1996,23(2):144-150
对激光通过大气传输的主要非线性过程进行数值模拟,列出大气的流体动力学方程组和与大气互作用的波方程.推导出受激热瑞利散射引起的小扰动不稳定性的波与大气的耦合方程,还对湍流作了处理,依据这些理论基础,编制了一套四维程序,用来模拟热晕及补偿、小扰动不稳定性、热晕与湍流的互作用过程.理论结果和实验十分符合.  相似文献   
46.
本文介绍的罗斯(Ross)平衡滤波片和光电差分探测器用于测量托卡马克装置和稠密等离子体焦点装置(DPFD)中的X光能谱和时间谱是行之有效的。可从高注量率的瞬发脉冲X光连续能谱中取出单色的X光,而不需要用双道分别记录X光脉冲波形或依靠颇为复杂的宽带差分放大器,由光电差分探头取出的电信号可通过单道直接送示波器记录。 一、罗斯平衡滤波片 罗斯滤波片或平衡滤波片是由原子序数为Z的邻近的或接近邻近的元素的两种金  相似文献   
47.
分析了一种基于核主成分分析(kernel principle component analysis,KPCA)和混沌单纯形混合粒子群协同(chaos and simplex method-particle swarm coordinate optimization,CSM-PSCO)算法优化最小二乘支持向量回归机(least square support vector regression,LSSVR)的短期负荷预测模型。首先,采用KPCA对训练样本的输入个数进行降维优选,以较少输入代替原始大量输入,同时信息大部分得以保留;然后,采用LSSVR对训练样本进行回归训练,训练过程中采用CSM-PSCO对LSSVR的相关参数进行优化,得到满足要求的模型;最后,采用训练好的模型对未知负荷进行预测。算例表明该模型的预测精度和速度均能满足实际的预测需求。  相似文献   
48.
通过分析基于级联半桥子模块双星形结构的模块化多电平变换器(MMC)拓扑,提出了一种基于单星形MMC的静止同步补偿器(STATCOM)拓扑结构,并与级联H桥STATCOM等拓扑进行了比较。该拓扑只采用双星MMC的一半,比级联H桥星形STATCOM节省13.4%的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IGBT)。采用电流直接控制策略,给出了单星MMC-STATCOM的电容电压多层次控制方案及一种相间电容电压平衡控制改进方案,该方案不需要对零序电压注入量进行复杂计算。此外,还搭建了10kVA实验样机。仿真和实验结果表明,所提的单星MMC-STATCOM具有优良的动静态特性,验证了所提控制方案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