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篇
  免费   1篇
化学工业   18篇
建筑科学   1篇
轻工业   3篇
一般工业技术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1.
在乙醇中合成了乙酰异烟酰腙,用红外光谱、氢核磁共振技术对其进行了表征,并用X-射线单晶衍射方法对其进行了晶体结构解析。该化合物为三斜晶系,晶胞为P-1,晶胞参数为:a=0.661 07(11)、b=1.246 9(2)、c=1.366 1(2)nm,α=70.338°(6)、β=89.948°(6)、γ=89.829°(6),V=0.106 04(3)nm3,T=20(2)℃,Z=3,Mr=331.31,F(000)=519,R=0.155 1,ωR=0.360 3,化合物分子通过分子间氢键形成了1维链状结构。  相似文献   
12.
为建立一种快速检测Fe3+的方法,以猕猴桃汁为碳源,乙二胺为表面修饰剂,采用微波法制备猕猴桃生物质碳点(CDs).制备的生物质碳点富含-OH、-NH和C-O等基团,粒径约为2.5 nm,易溶于水且稳定.该碳点在365 nm紫外光照射下发出蓝色荧光.基于Fe3+对猕猴桃生物质碳点荧光猝灭效应,进而建立一种检测Fe3+的方...  相似文献   
13.
采用微波消解-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菏泽牡丹花茶中微量金属元素Ca、Cu、Fe、Zn和Mn的含量及其溶出特性。对牡丹花茶中5种微量金属元素进行加标回收试验,加标回收率在93.6%~101.2%之间,相对标准偏差在0.36%~2.35%之间。对牡丹花茶进行不同浸泡时间和不同冲泡次数微量元素的溶出研究,实验结果表明,牡丹花茶中微量元素的溶出量呈现随浸泡时间的延长而增加的趋势,牡丹花茶适宜饮用的最佳浸泡时间为10~20 min,冲泡次数为3~4次。  相似文献   
14.
以菏泽产牡丹花茶为研究对象,采用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牡丹花荼中徽量金属元素钙、铁、锌、铜、锰的含量.实验结果表明,牡丹花茶中含有丰富的钙,铜的含量未超标,适宜饮用.对牡丹花茶中5种微量金属元素进行加标回收试验,加标回收率在93.6%~101.2%之间,相对标准偏差在0.36%~2.35%之间,具有较高的精密度与准确度.实验结果为牡丹花茶的质量控制和牡丹花茶饮品的合理开发与利用提供了重要的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15.
无机化学是医学高等专科学校药学专业学生进入大学后接触到的第一门重要的化学基础课,它为学生提供了必要的无机化学基础知识。也为后继专业课程学习打下重要基础,对高等医学专科学校药学专业人才培养也具有重要的意义。在目前教学内容多、课时数少的情况下,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内提高教学质量,成为当前医学高等专科学校无机化学教学改革的重点。笔者针对当前无机化学课程教学存在问题和高等医学专科学校药学专业人才培养要求,提出了结合专业特点优化课程内容,优化教学设计。采用项目驱动法教学进行教学改革,学生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提高明显,学习成绩进步明显,反馈效果良好,教学改革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6.
分光光度法测定轻质碳酸钙中硝酸根含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轻质碳酸钙中含有杂质硝酸根,其含量是影响轻质碳酸钙产品质量的一个重要指标,用水杨酸钠分光光度法测定轻质碳酸钙中的硝酸根,建立了一个简单、快速、选择性好的轻质碳酸钙产品中硝酸根的测定方法。在410 nm波长处,硝酸根质量浓度在0.50~2.50 mg/L时与水杨酸钠吸光度呈线性关系,线性回归方程为y=0.102 2x+0.002 7,r=0.999 35,相对标准偏差优于10%,加标回收率在93%~104%,可用于测定轻质碳酸钙产品中硝酸根含量,操作简单,可行性强,可以满足测定要求,应用于实时监控。  相似文献   
17.
江鸥  朱云勤  陈文建  李令  孟铁宏 《化肥工业》2009,36(4):32-34,38
对钾钙肥中有效氧化硅的缓释性进行了研究。分别以水和质量分数为2%的柠檬酸水溶液为浸取液,测定氧化硅随时间变化的溶出率,并模拟植物吸收养分试验,测定氧化硅的累积溶出率。结果表明:氧化硅在水中的溶出率小于其在柠檬酸溶液中的溶出率;在模拟植物吸收养分的情况下,氧化硅完全符合缓释肥标准;钾钙肥中的氧化硅有很好的缓释性。  相似文献   
18.
利用紫外-可见吸收光谱、氢核磁共振、基质辅助激光解析电离飞行时间质谱、红外光谱、热重分析等方法分析了七元瓜环(Q[7])、八元瓜环(Q[8])与N-苄基氨基嘌呤(NBAP)的主客体作用模式,并进行了自组装包结物的细胞毒性测试和细胞成像研究。实验结果表明Q[7,8]与NBAP分别以不同的作用模式自组装形成了1∶1的包合物。NBAP完全进入Q[8]空腔所形成包结配合物的热稳定性强于Q[7]-NBAP配合物的稳定性。两种包结物的形成均降低了NBAP的细胞毒性,细胞成像结果进一步验证了两种包结物以不同包结模式完成了自组装。  相似文献   
19.
以拜耳法赤泥和85%工业磷酸为原料制备三聚磷酸铝。拜耳法赤泥通过高温烧结改性,用碳酸钠碱溶法溶出改性赤泥中的铝,制备高活性氢氧化铝凝胶,烘干得到氢氧化铝干胶。采用氢氧化铝干胶与工业磷酸,通过中和反应、缩合反应、水化反应,制备三聚磷酸铝。最佳工艺参数:磷酸与氢氧化铝体积质量比(mL/g)为30/10,缩合温度为290℃,缩合时间为4 h,中和温度为常温,加水量为10 mL。对样品进行了化学分析、红外光谱分析和盐雾试验测试,结果表明样品为合格的三聚磷酸铝产品,防腐性能达到工业指标。  相似文献   
20.
分析化学是医学高等专科学校药学、中药以及检验等专业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与后续课程的学习有着紧密的联系。笔者针对当前医学专科学校分析化学课程教学存在问题和培养人才要求,文对分析化学课程的教学模式改革进行了初步探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