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篇
  免费   0篇
化学工业   16篇
一般工业技术   1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1.
本文利用显影动力学方法研究了感光乳剂颗粒中两类不同大小的杂质中心在氧化剂作用下的行为。结果表明,经氧化处理后,有较大一类中心的乳剂颗粒形成潜影的能力大大减弱,而有较小一类中心的乳剂颗粒在未曝光的情况下显影的速度有所增长。本文将这两种现象均归因于杂质中心为氧化剂所氧化,并且认为,有较小一类中心的乳剂颗粒经氧化处理后,其显影速度之所以增长,是由于杂质中心遭受破坏以后,颗粒周围的明胶囊上原先为杂质中心所遮蔽的缺口暴露,从而使乳剂颗粒在该部位失去了明胶的保护作用,以致在显影液中得以较快地还原。上述现象在未敏化、硫敏化以及硫加金敏化的情况下都同样存在。  相似文献   
12.
本文用电子显微镜方法研究了亚硫酸钠溶解作用对显影灰雾形成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少量亚硫酸盐的加入使显影后的银颗粒从紧密结构变成粗银丝结构,并且发现有生成侵蚀坑的现象。我们把这些实验现象归因于溶解物理显影的发生。由于亚硫酸盐的溶解作用,卤化银颗粒的银离子通过溶解的方式迁徙到显影中心的附近,在生成银丝的同时,在颗粒靠近银丝的位置上形成了侵蚀坑。  相似文献   
13.
本文利用受阻显影和电镜方法,对比了显影灰雾与乳剂灰雾的形成过程。研究表明,乳剂灰雾是由于在乳剂制备过程中形成的灰雾中心而引起的,这种灰雾中心在显影过程中的行为与潜影中心一样,显影在少数中心开始,最后生成丝团状银。显影灰雾的形成则经过成核和生长两个不同的阶段:藉显影物分子与乳剂颗粒表面的碰撞而生成银核,一旦稳定的银核生成,随后就能以较快的速率继续生长。因此在一般显影的条件下,显影灰雾的形成需要一个较长的显影引发期。成核在颗粒表面的许多部位发生,同时生长,最后生成紧密的银块。溴化钾和季铵盐对成核速率有显著影响,这表明了乳剂颗粒表面负电荷在显影成核阶段中的作用。未敏化乳剂的显影灰雾中心在颗粒表面上的分布是随机的,而硫敏化乳剂的显影灰雾中心则优先在八面体的棱上生成。  相似文献   
14.
显影抑制机理─—电化学探讨陈四海,季素雪,任新民(中国科学院感光化学研究所,北京100101)关键词显影抑制机理,电化学,抑制剂显影抑制一直是人们感兴趣的问题,它不仅对降低显影灰雾,而且对获得高反差也有一定的作用。然而,显影抑制过程中的许多现象远远没...  相似文献   
15.
16.
本文用受阻显影技术和电镜研究方法研究了显影剂量对显影液中银成核速度和核分散度的影响。随着显影液中显影剂量的减小,卤化银颗粒上银的成核速度明显减慢,单个颗粒上显影中心的数目明显增加。实验结果表明显影液中银的成核过程和曝光后的潜影形成过程在机理上是有差别的。文章讨论了显影过程中的一些基本问题:可显性、临界尺寸和显影选择性等等。  相似文献   
17.
本文根据显影过程电极理论的基本概念和单个乳剂颗粒显影过程的若干动力学特征,认为在特定的条件下,单个乳剂颗粒的显影过程可以分作两个阶段:自催化阶段和快速还原阶段。在自催化阶段,决定过程速度的是显影液/潜影中心界面上电子转移的步骤,这时过程的速度与显影中心表面积的大小成正比,反应具有自催化的性质。在快速还原阶段,乳剂颗粒内部填隙银离子向显影中心附近的迁徙成为决定过程速度的步骤;这一阶段与自催化阶段相比,持续的时间极短。在这种假设的基础上,通过乳剂颗粒显影时间的频率分布求出颗粒中最大潜影中心相对大小的频率分布。该方法适用于在同样的原始乳剂和显影的条件下比较乳剂颗粒中最大潜影中心的相对大小频率分布的情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