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1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1篇
电工技术   1篇
综合类   6篇
化学工业   27篇
金属工艺   1篇
机械仪表   3篇
建筑科学   1篇
轻工业   3篇
水利工程   1篇
武器工业   4篇
无线电   4篇
一般工业技术   28篇
冶金工业   5篇
自动化技术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3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3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8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ZAO包覆SmBO_3纳米复合粒子的制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获得具有良好红外低发射和激光低反射率复合材料,通过将ZAO复合于SmBO3表面的方法,获得了1.06μm激光低反射率和8-14μm红外低发射率的ZAO/SmBO3纳米复合粒子。通过对ZAO、ZAO/SmBO3前驱体的热分析,确定了对复合物的热处理温度。借助TG、XRD和SEM等手段对SmBO3、ZAO/SmBO3进行了表征,采用UV-3101PC、红外发射率测量仪研究了SmBO3含量、颗粒粒径等因素对复合材料光学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当SmBO3粒径为97nm时,添加SmBO3的物质的量和ZnO的物质的量的比值为0.5时,所制备的ZAO/SmBO3复合材料具有最好的激光和红外隐身效果,这时的激光反射率为0.33%,红外发射率为0.68。  相似文献   
62.
电致变色材料的研究进展及发展前景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电致变色材料被认为是最有应用前景的智能材料之一,在过去几十年里被广泛研究。对过渡金属氧化物、普鲁士蓝、紫罗精、导电聚合物以及金属酞菁化合物等主要的电致变色材料的作了一个概括,介绍了一般电致变色器件的构成,总结了电致变色材料目前存在的问题和主要的研究方向,并且展望了电致变色材料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63.
针对目前浸梗机回潮时间跨度不能满足不同产地原料烟梗回潮时间需求的问题,对现有浸梗机进行改进设计。在过渡水槽进料端和中段分别开设引流口,再通过翻板门和气缸对引流口进行开闭控制,以实现调节烟梗回潮时间的目的。在其他参数设置不变的前提下,改进后的浸梗机回潮时间跨度从原来的45 s提升至90 s。现场验证实验结果表明,该改进型浸梗机切梗含水率稳定性提高32%,改进后设备系统运行稳定,控制过程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64.
有限长轴承非稳态油膜力建模在线性油膜失稳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根据文献[1]提出的非稳态非线性油膜力基本表达式导出了有限长轴承非稳态油膜力近似公式,应用该公式,采用数值模拟,对有限长油膜轴承支撑的刚性Jeffcott转子进行了不平衡力下油膜振荡的非线性分析,得出与文献[13]的结论相类似的分岔和混沌特性。  相似文献   
65.
四氧化三铁纳米粉的制备方法及应用   总被引:14,自引:2,他引:14  
对纳米级四氧化三铁的制备方法,例如沉淀法、微乳液法、水热法及高温热分解法等,做了详细的阐述说明和分析比较。同时对纳米级四氧化三铁在磁性液体、磁记录材料、生物靶向材料、微波吸收材料、静电复印显影剂以及高梯度磁分离器等方面的应用做了详细阐述。最后对纳米级四氧化三铁的制备方法及应用做了展望。  相似文献   
66.
陈颖  邵高峰  吴晓栋  沈晓冬  崔升 《材料导报》2016,30(13):55-62, 70
气凝胶是经溶胶-凝胶过程结合一定的干燥方法制备得到的多孔纳米材料。聚合物气凝胶不仅具有聚合物材料的低介电常数、良好力学性能和灵活的分子设计性等特性,同时还具有无机气凝胶材料低密度、高孔隙率和低热导率等特点,被广泛应用于隔热、吸附和储能等领域。从合成、结构、性能和应用等方面介绍了聚氨酯(PU)、聚脲(PUA)、聚酰亚胺(PI)、聚苯并噁嗪(PBZ)和间规聚苯乙烯(sPS)类等常见聚合物气凝胶的研究进展,并对其未来的发展方向做出了展望。  相似文献   
67.
为提高实验室事故报警质量,设计基于远程管控技术的实验室事故报警系统.采集模块通过湿度、光照、气体、火焰以及红外线5种传感器采集实验室环境数据,虚拟仿真装置依据采集的实验室环境数据,通过3dsMAX等建模工具构建实验室基本模型,利用Vega视觉仿真用具模拟实验室事故现场情形,系统管控模块中的实验室安全监控装置和反馈控制装...  相似文献   
68.
崔升  袁美玉  付俊杰  刘学宁  邰菊香 《精细化工》2021,38(9):1757-1764,1778
由细菌、真菌等微生物感染引起的疾病一直是公共卫生中存在的问题,可高效杀死病菌且没有副作用的抗菌材料的开发成为当前研究的热点和重点之一.但微生物对现有抗生素广泛出现耐药性,成为微生物感染治疗的难点.近年来,壳聚糖作为抗菌活性高、生物相容性好和来源广的绿色材料一直备受关注.壳聚糖与Ag、Au和Zn等金属纳米粒子复合后会产生协同抗菌效果,且微生物很难对其产生耐受性,可用于伤口敷料薄膜、敷料抗菌添加剂等领域.该文结合壳聚糖的抗菌性质,总结其抗菌机制和抗菌活性的影响因素,综述了壳聚糖与Ag、Au和Zn等纳米粒子复合后的生物抗菌材料的研究现状,展望此类材料在抗菌领域的发展趋势,为进一步研究生物抗菌材料提供信息支撑.  相似文献   
69.
综述了近几年来氧化物气凝胶、碳气凝胶和碳化物气凝胶在高温隔热方向的研究进展,介绍了改性制备过程和隔热性能研究,并对耐高温碳化物气凝胶隔热防护材料未来的发展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70.
纳米Fe3O4磁流体的制备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液相共沉淀法制备了Fe3O4水基磁流体,选择油酸作为表面活性剂,获得油酸包覆的Fe3O4纳米粉,将其分散于有机溶剂中,制备了纳米Fe3O4有机基磁流体。采用X-Ray衍射分析仪和粒径分布仪分析了生成物的结构和粒径分布;用FT-IR和高分辨透射电镜表征了生成物的成分和形貌。结果表明:制得的立方晶体纳米Fe3O4平均粒径为16.3 nm,FT-IR图谱中1 593、1 736和2 926 cm-1等处的吸收峰很强烈,这充分说明该纳米粒子被油酸很好地包覆;选择油酸作为表面活性剂,起到表面改性和萃取出纳米粒子的作用;制得的油酸包覆纳米Fe3O4粒子能够稳定分散于有机溶剂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