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1篇
  免费   22篇
  国内免费   1篇
电工技术   2篇
综合类   1篇
化学工业   25篇
机械仪表   16篇
建筑科学   2篇
能源动力   14篇
轻工业   2篇
水利工程   2篇
无线电   4篇
一般工业技术   14篇
自动化技术   2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3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51.
基于全板翅换热器溴化锂吸收式制冷机结构与性能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为了降低吸收式制冷机金属耗量,较小占用空间,提高制冷机传热传质性能,进而提高整机性能,在实验室建立了基于全扳翅式换热器的溴化锂吸收式制冷机,并在设计上采用了专利技术。介绍了这种新型制冷机的设计思想和结构以及传热性能,并与管理壳式吸收式制冷机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52.
制冷系统故障可由多种模型进行模拟诊断。为了提高其诊断性能,将包括K近邻模型(KNN)、支持向量机(SVM)、决策树模型(DT)、随机森林模型(RF)及逻辑斯谛回归模型(LR)在内的5种成员诊断器,通过绝对多数投票方法集成为一个集成模型,并采用美国采暖、制冷与空调工程师学会(ASHRAE)故障数据对1台90冷吨的离心式冷水机组进行建模及验证,数据包含制冷系统的7类典型故障及一类正常运行。结果表明:集成模型在所选数据集上总体诊断正确率达到99.58%,较各成员诊断器(94.55%~99.05%)均有显著提升,对正常运行、局部故障及全局故障的诊断性能亦有改善。此外,对比分析了不同集成模型及成员诊断器的诊断性能,从中找到诊断正确率与时间成本最佳的集成模型(99.41%,1.34 s)。可见,集成模型较单一模型性能更佳,在制冷系统故障诊断中具有更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53.
溴化锂降膜吸收过程热质传递问题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分析国内外有关文献的基础上,介绍了溴化锂降膜吸收理论及实验研究的成果和现状,指出了存在的问题及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相似文献   
54.
水-乙醇混合工质振荡热管的传热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分别对充液率45%、55%、62%、70%下水、乙醇两组分按体积比13∶1、2∶1、1∶1、1∶2、1∶13混合而成的二元混合工质振荡热管的传热特性进行了实验研究,并与水和乙醇纯工质在相同充液率下的传热特性进行对比,结果表明,小充液率时,水-乙醇混合工质振荡热管烧干时热阻较纯工质小,大充液率时,水纯工质传热特性优于水-乙醇混合工质及乙醇纯工质。分析实验结果得出,水-乙醇二元混合工质振荡热管传热特性与充液率及混合工质配比有关,配比对传热特性的影响主要表现为气液平衡、物性及缔合作用。  相似文献   
55.
介绍了典型的微型焦汤制冷器,分别从微型焦汤制冷器的结构、制冷系统及混合工质的运用三个方面概括分析了近年来国内外对于微型焦汤制冷器的研究进展,并在分析有关文献的基础上为进一步的研究做了展望。  相似文献   
56.
选取62%充注率去离子水振荡热管实验为例,结合前人得到的振荡热管的可视化实验研究成果,揭示了随加热功率不同,振荡热管运行特征、温度振荡及传热机理的对应变化过程。结果显示:振荡热管在没有启动振荡之前,管内工质没有明显宏观质量迁移运动,蒸发段、冷凝段壁面温度均无振荡变化;在启动振荡之后,随着加热功率的增大,管内工质由上下徘徊振荡、不稳定振荡循环流动至稳定单向循环流动;流型的变化也由泡状流、弹状流、塞状流至环状流转变,流速增大;伴随流型、流速的改变,蒸发段、冷凝段壁面温度的振荡变化由没有振荡、大幅度小频率、至小幅度大频率振荡,传热能力不断增强,热阻不断减小。文中为建立振荡热管理论模型、认识其传热规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7.
研究了10%(质量分数)LiCl吸湿性盐溶液作为工质的振荡热管传热特性。测试了在45%~90%充液率、10~100 W加热功率下振荡热管蒸发端温度及热阻的变化,并与去离子水工质的实验数据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在45%、55%的低充液率下,加热功率达到50 W以上时,LiCl溶液振荡热管的热阻明显比去离子水振荡热管低,能有效延迟烧干现象的发生。在62%的中等充液率,35W加热功率以上,LiCl溶液振荡热管的蒸发端温度较离子水振荡热管振荡频率快,幅度小且热阻低。在80%、90%的高充液率下,两种工质振荡热管的蒸发端温度曲线在平均温度、振荡频率、振荡幅度上都较为相似,热阻也比较接近。  相似文献   
58.
一种带回热的新型节能燃气灶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提出一种带回热的新型节能燃气灶,即采用回热循环来提高燃气灶的热效率.利用燃烧后排走的高温烟气加热助燃空气.一方面提高了助燃空气的温度使燃烧效率得到提高;另一方面回收了烟气的热量提高了总的热效率,并且改变了传统的上抽油烟方式为下抽油烟,使厨房环境得到明显改善.理论计算表明在考虑上部进风20%的情况下热回收率为6.07%,相对热回收率为20.25%,热效率可提高4.25%.本文给出了燃气灶热力计算的基本流程,希望会对节能燃气灶的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9.
王军  崔晓钰 《仪器仪表学报》2006,27(Z1):653-654
为了得到光学译码器编码条的光接收效果,使用蒙特卡罗方法对一特定尺寸的发光二极管封装结构及编码条进行了模拟研究.结果表明编码条所接收到的光源发射的光子数目大约占发射光子数的16.3%.光接收效果与光源和编码条位置的选择以及封装结构的构造有很大的关系,因此要提高编码条的光接收效果,有必要合理构造发光二级管光学封装结构并调整编码条的位置.  相似文献   
60.
基于神经网络的振荡热管传热性能建模   总被引:6,自引:3,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崔晓钰  翁建华  M.Groll 《化工学报》2003,54(9):1319-1322
引 言振荡热管是用于电子、微电子设备散热的一项正在开发的新技术[1] .它是由一根长的毛细尺寸管弯曲成的蛇形管路 ,管内充注有工作液 .热管一端为蒸发段 ,工作液被加热、蒸发、沸腾 ,气泡发生、长大 ;另一端为冷凝段 ,工作液被冷却、冷凝 ,气泡凝聚、破裂 .由于管径细小 ,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