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篇
  免费   1篇
电工技术   5篇
综合类   1篇
化学工业   7篇
金属工艺   3篇
机械仪表   1篇
建筑科学   5篇
矿业工程   1篇
石油天然气   2篇
一般工业技术   1篇
冶金工业   1篇
  2014年   1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3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2年   6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1.
针对ISO9000质量体系认证中存在的误解,阐述ISO9000标准与TQM(全面质量管理)的关系,介绍企业在认证通过后进一步完善质量体系的途径。  相似文献   
12.
本文分别以柠檬酸(C6H8O7·H2O)和蔗糖(C12 H22 O11)为碳源,采用溶胶凝胶法合成了Li2 MnSiO4/C材料.X射线衍射(XRD)结果显示合成出的Li2 MnSiO4/C材料均属于正交晶系Pmn21空间群.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结果表明合成出的Li2 MnSiO4/C1(以C6H8O7·H2O为碳源)材料粒径均在500 nm左右,Li2MnSiO4/C2(以C12 H22O11为碳源)材料粒径在1μn左右.充放电测试结果显示,Li2MnSiO4/C2较Li2 MnSiO4/C1有较高的首次不可逆容量;两种电极材料经几周循环后均具有稳定的循环性能,所制得的Li2 MnSiO4/C1较Li2 MnSiO4/C2具有高的循环容量.  相似文献   
13.
研究了多层喷射沉积大尺寸7075/SiCp复合材料的沉积坯和挤压坯两种坯料经过循环压制加工后SiC颗粒的分布,测试了复合材料循环压制后的力学性能,通过拉伸断口SEM形貌分析了复合材料的断裂行为.结果表明:沉积坯经过循环压制后发生了SiC颗粒的破碎,但是由于塑性变形程度有限,基体依然不致密,破碎的SiC颗粒团聚在一起,复合材料的强度和伸长率都较低.挤压坯经过循环压制后SiC颗粒尺寸较小、分布均匀,复合材料性能得到提高.  相似文献   
14.
本文对江苏盱眙凹凸棒土的提纯分散以及吸附性能进行了研究。通过TEM观察发现经过3%六偏磷酸钠分散提纯后凹凸棒土达到了一维纳米分散,针状的晶体分散均匀,尺寸约为长300nm,宽40nm;XRD分析表明凹凸棒原矿石中的杂质主要为SiO2,提纯后SiO2基本完全除去,提纯后的凹凸棒土几乎不含有其他杂质,分散提纯凹凸棒土和改性加热凹凸棒土的吸硫量较原矿石均有大幅度提高。  相似文献   
15.
崔永丽  江利 《表面技术》2002,31(4):29-31
对陶瓷二次金属化镀镍工艺及其工艺中需要注意的问题进行了探讨,并对镀镍层常见缺陷进行了分析.此工艺对生产试验具有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碳纤维增强PEEK复合材料的摩擦学性能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用磨损试验机对碳纤维增强聚醚醚酮(PEEK)复合材料进行室温干滑动磨损试验。考察了碳纤维的含量,石墨润滑剂,对靡时间及载荷对材料靡损量及摩擦系数的影响,并用电子显微镜对其磨损表面进行了观察与分析,同时对材料的磨损机理进行了探讨,研究结果表明,随着载荷的升高和对磨时间的延长,材料的摩擦系数逐渐降低并趋于稳定,磨损量呈上升趋势,加入碳纤维可以明显地降低材料的摩擦系数和磨损量,当碳纤维含量为5%-10%时复合材料的摩擦系数和磨损量最低;加入适量固体石墨可进一步降低复合材料的摩擦系数和磨损量。  相似文献   
17.
1 引言 为保证供热系统安全、可靠地运行,同时又经济合理地向热用户供应热能,不仅要求设计先进合理、设备选型经济实用、热源及热网具有良好的施工安装质量,而且还必须对系统进行科学地运行与维护管理,本文结合本单位的实际应用情况,对供热系统运行中的循环泵选型与热网运行调节进行论述.  相似文献   
18.
运用循环伏安法(CV)和电化学阻抗谱(EIS)研究了1mol/LLiPF6/[EC(碳酸乙烯酯)+DEC(碳酸二乙酯)+DMC(碳酸二甲酯)(体积比为1∶1∶1)]中添加Li2CO3对锂离子电池负极石墨界面特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添加剂Li2CO3可以有效地减弱电解液中EC在0.75V的还原分解以及抑制在0.6V烷基碳酸锂的形成,保持电解液的稳定和降低锂离子的损耗,提高锂离子电池的循环稳定性;在3V开路电位时电解液中添加的Li2CO3对接触阻抗及锂离子在石墨电极中的扩散无影响;电解液中添加Li2CO3可以使石墨负极表面的SEI膜仅在1.00~0.80V内快速形成而在0.6~0.8V内基本不变;EIS拟合表明电解液中添加Li2CO3可以同时降低SEI膜电阻和电荷传递电阻。  相似文献   
19.
用溶胶-凝胶法合成了尖晶石LiCrxMn2-xO4(x=0.05,0.1,0.2,0.3,0.4)正极材料,通过恒流充放电和电化学阻抗谱研究了Cr掺杂改性LiMn2O4的电化学性能。结果表明,Cr掺杂可提高LiMn2O4的循环稳定性,当Cr掺杂量为0.2时,LiCr0.2Mn1.8O4具有最高比容量110 mAh/g,循环50次后其容量几乎没有下降。LiCr0.1Mn1.9O4正极在首次充电过程中,当电极电位在3.85~4.15V之外时其EIS谱高频区的半圆和中频区的圆弧发生融合;等效电路的拟合研究发现,随着电极电位的升高,RSEI逐渐增大,表明充电过程中尖晶石LiCr0.1Mn1.9O4正极上SEI膜的厚度是随极化电位的升高而变厚;Re随电极极化电位的升高总体上是减小;而Rct随电极电位升高或降低表现为先减小,后增大。  相似文献   
20.
用溶胶-凝胶法合成尖晶石LiCoxMn2-xO4(x=0.1、0.2、0.3和0.4)。随着Co掺杂量x的提高,样品的首次比容量降低,循环性能提高。LiCo0.1Mn1.9O4的电化学阻抗谱(EIS)高频区域拉长压扁的半圆由两个半圆重叠而成,分别归属于Li+通过SEI膜的迁移和LiMn2O4的电子电导率。在首次充放电过程中,3.95~3.70 V时SEI膜的阻抗增大,可能是Li+嵌入时颗粒膨胀导致晶体畸变所致;随着电极电位升高,电子传输电阻Re总体减小,电荷传递电阻Rct先减小,后增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