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4篇
  免费   6篇
电工技术   13篇
综合类   5篇
化学工业   40篇
金属工艺   2篇
机械仪表   14篇
建筑科学   1篇
矿业工程   1篇
能源动力   16篇
水利工程   1篇
石油天然气   22篇
一般工业技术   2篇
冶金工业   3篇
  2022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3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3篇
  1996年   3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1篇
  197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综合利用试验设计、模型拟合与统计学的方差分析方法,考虑多因素的影响,研究热风进口温度、冷风流量与倾角同小热管换热器散热效能的关系及影响程度。试验对象为采用烧结吸液芯小热管制作的换热器,采用气-气换热方式测试。试验结果表明,增大冷风流量与升高倾角均能提高烧结吸液芯小热管换热器的散热效能;0~20°倾角内,冷风进口温度为15℃,热风流量为70m3/h,冷风流量在30~90m3/h,烧结吸液芯小热管换热器的散热效能在0.27~0.39之间;倾角为20°时,热风进口温度在38~48℃且冷风流量在72~100m3/h可获得较高的散热效能。  相似文献   
42.
酒钢选烧厂排出尾矿中尚含有25%左右的铁,具有较高的回收价值。该尾矿中铁主要赋存于赤褐铁矿中,其次赋存于菱铁矿和磁铁矿中。为了回收尾矿中的铁,以兰炭作为还原剂,对该尾矿分别进行了磁化焙烧—弱磁选和强磁选—磁化焙烧—弱磁选研究,结果表明,未经强磁选预处理时,可得到铁品位54.50%,铁回收率86.26%的最优指标,该指标与目前现场指标接近;经强磁选处理后,可得到铁品位53.96%,铁回收率80.22%的最优指标,此流程在铁品位和回收率下降不多的前提下大大减少了焙烧和后磁选过程处理量,减少了能源的损失。  相似文献   
43.
碟式太阳能热发电技术综述(二)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对碟式太阳能热发电技术的热机进行了详细阐述和较为系统地分析,结果表明斯特林发动机及斯特林循环有着明显的优势.通过对目前国内外关于碟式太阳能热发电技术研究和应用现状的综述,针对目前国内研究亟待解决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探讨,认为系统关键部件的研发突破是碟式太阳能发电技术发展的基础.  相似文献   
44.
热管式生物质气化炉的模拟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王中贤  张红  陈兴元  庄骏 《化工学报》2008,59(2):316-321
从化学反应和传热两个方面考虑,建立了生物质间接供热气化模型,包括化学反应和传热两个子模型。化学反应子模型可以预测产气主要成分以及气化反应需要的热量,而传热子模型则可以估算热管的总热阻和传热功率。在模型分析基础上,开发设计了热管式生物质气化炉,并对化学反应子模型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生物质间接供热气化模型成功地预测了产气主要成分,在利用热管间接供热的生物质气化产气中氢气含量在50%~60%之间,并且气体热值较高,可达10 MJ·m-3  相似文献   
45.
太阳能接收器中高温热管等温及导热性能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温热管是通过内部碱金属工质相变换热实现传热的高效传热元件。对用于碟式热发电系统太阳能接收器中高温热管进行分析,设计了具有"V"型沟槽与金属纤维毡组合的复合吸液芯高温热管,对复合吸液芯钠热管进行了不同输入功率、不同倾角下等温性能及导热性能试验测试。结果表明,与全周加热相比半周加热高温热管轴向温差、周向温差都较高,当量导热系数较低;热管半周加热0~90°倾角放置均可稳定运行,等温性能、导热性能良好,角度变化对热管等温性能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46.
书讯     
庄骏  张红 《化工机械》2000,27(6):338
  相似文献   
47.
高温热管换热器模拟设计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采用离散型计算模型,运用有效度 传热单元数(ε NTU)法,通过多次迭代对高温热管换热器进行模拟计算,并进行了试验验证,结果表明,模拟计算结果和试验结果基本吻合。为高温热管换热器的设计提供了方法,同时亦为其经济性的校核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48.
介绍了回路并行式热管的结构、特点,分析了实验观察的物理现象和影响其性能的主要因素,通过实例列举了回路并行式热管的工程应用。  相似文献   
49.
小型轴向槽道热管蒸发段换热系数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试验的方法对直径为6 mm,长为210 mm的小型轴向槽道热管蒸发段换热系数进行研究,并得出计算模型。热管管内工作介质为水,蒸汽饱和温度分别为40、50和60℃。通过测定,得出在水平工作状况下,热管管内汽化换热系数受传输功率、温度差和饱和蒸气压的影响不大;汽化形式以蒸发为主;并且通过半理论分析和试验的方法得到在试验条件范围内,热管蒸发段换热系数基本稳定在30 500 W/(m2.℃)±25%。  相似文献   
50.
为进行风电叶片振动系统的分析,采用Wilson方法优化设计了一台离网型水平轴风力机的叶片,同时采用MATLAB和ANSYS共同建立了风电叶片三维有限元参数模型,并分析了叶片固有振动特性.为了验证仿真效果,在平衡机上对离网型风力机实物进行了测试,并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