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8篇
  免费   0篇
化学工业   22篇
轻工业   26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5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21.
采用固相微萃取技术提取了唐古拉特白刺和西伯利亚白刺茎挥发性成分,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结合保留指数法鉴定了其成分。分别从唐古拉特白刺茎和西伯利亚白刺茎的挥发油中,鉴定出43和36个化合物,二者共有成分24个。对比了二者的挥发性成分,发现挥发性成分具有高度相似性,其中,十五烷在二者茎中质量分数达10%以上。  相似文献   
22.
酸模叶蓼和绵毛酸模叶蓼中脂肪酸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索氏提取法提取脂溶性成分,GC-MS联用法结合计算机检索,首次对酸模叶蓼及其变种绵毛酸模叶蓼的脂肪酸成分进行了分离和鉴定。从酸模叶蓼和绵毛酸模叶蓼中各分离鉴定出21个和13个化合物,分别占峰面积的63.26%和74.73%,其中,脂肪酸成分占53.53%和35.58%,甾类成分占9.73%和39.15%。用峰面积归一化法测定了各成分的相对质量分数,酸模叶蓼中主要成分为:花生酸(11.82%),亚麻酸(10.36%),棕榈酸(9.79%),亚油酸(8.51%),22,23-二氢豆甾醇(5.88%),γ-谷甾醇(3.85%),山嵛酸(3.15%),木蜡酸(2.6%)。绵毛酸模叶蓼主要成分为:γ-谷甾醇(20.61%),22,23-二氢豆甾醇(18.54%),亚油酸(10.41%),棕榈酸(7.42%),油酸(7.50%),花生酸(3.21%),硬脂酸(2.38%)。该文报道工作的新颖性,已为河南大学图书馆2008年9月9日出具的第CX2008008号《科技查新报告》所证实。  相似文献   
23.
七种菊花对α-葡萄糖苷酶的抑制活性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首次用体外α-葡萄糖苷酶抑制模型,对7种菊花进行α-葡萄糖苷酶抑制活性筛选,并与阳性对照药阿卡波糖进行了比较。初筛中,7种菊花的21个提取物中有15个提取物的抑制率高于阿卡波糖(55.63%);复筛后,有14个提取物的活性高于阿卡波糖(IC50=1081.27mg/L)。其中,白玉带的石油醚提取物活性最好(IC50=92.43mg/L),其次为冷艳乙酸乙酯提取物(IC50=164.99mg/L)和春日剑山石油醚提取物(IC50=272.64mg/L)。该文报道工作的新颖性已为河南大学图书馆2008年8月17日出具的第CX2008006号《科技查新报告》所证实。  相似文献   
24.
核桃仁抗氧化活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清除二苯代苦味肼基(DPPH)自由基、清除[2,2′-连氨-(3-乙基苯并噻唑啉-6-磺酸)二氨盐](ABTS)自由基及铁离子还原/抗氧化能力(FRAP)测定法,对核桃仁提取物进行抗氧化活性评价,并与阳性对照没食子酸丙酯(PG)、丁基羟基茴香醚(BHA)和二丁基羟基甲苯(BHT)进行比较。在核桃仁提取物中,乙酸乙酯提取物清除DPPH和ABTS自由基的能力(IC50值分别为1.58 mg/L和1.69 mg/L)强于BHA(IC50值分别为3.43 mg/L和1.72 mg/L)和BHT(IC50值分别为18.79 mg/L和6.04 mg/L),弱于PG(IC50值分别为0.86 mg/L和0.66 mg/L);乙酸乙酯提取物还原Fe3+的能力最强〔FRAP值为(13212.99±55.35)μmol TE/g〕,强于PG〔FRAP值为(10617.75±138.38)μmol TE/g〕、BHA〔FRAP值为(7383.10±121.08)μmol TE/g〕和BHT〔FRAP值为(1748.49±3.46)μmol TE/g〕;核桃仁正丁醇提取物清除DPPH和ABTS自由基的能力(IC50值分别为4.94和1.90 mg/L)以及还原Fe3+的能力〔FRAP值为(2299.99±27.68)μmol TE/g〕强于BHT。结果表明,核桃仁乙酸乙酯和正丁醇提取物都具有很好的抗氧化活性,且乙酸乙酯提取物活性强于正丁醇提取物。  相似文献   
25.
山楂提取物的体外和体内抗氧化作用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采用ABTS清除2,2′-连氨-(3-乙基苯并噻唑啉-6-磺酸)二氨盐自由基、FRAP(铁离子还原/抗氧化能力测定法)和DPPH(清除二苯代苦味肼基自由基)三种体外模型筛选山楂提取物抗氧化活性;用高脂高糖乳剂建立了小鼠髙脂质模型,考察了提取物的体内抗氧化效果。山楂提取物体外ABTS、FRAP和DPPH法清除自由基能力测定结果显示,SC>SD>SB>SE>SA,SC在体内可以明显升高SOD(超氧化物歧化酶)水平(P<0.05)和降低MDA(丙二醛)水平(P<0.001)。研究结果表明,SC体外筛选抗氧化效果最好,与体内作用一致,SC体外抗氧化和体内抗脂质过氧化存在一定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26.
拳参抗氧化活性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用清除二苯代苦味酰基(DPPH)自由基、2,2’-连氨-(3-乙基苯并噻唑啉-6-磺酸)二氨盐(ABTS)自由基和铁离子还原/抗氧化能力(FRAP)测定法对拳参体外总抗氧化活性进行评价.并与6-羟基-2,5,7,8-四甲基苯并二氢吡喃-2-羧酸(Trolox)及阳性对照二丁基羟基甲苯(BHT)比较。发现拳参有较好的体外抗氧化活性。甲醇提取物清除DPPH自由基(IC50=3.81μg/mL)的能力远远强于BHT的清除能力(IC50=18.71μg/mL);清除ABTS自由基能力(IC50=7.65μg/mL)强于BHT(IC50=7.72μg/mL)的清除能力;还原Fe^3+的能力(FRAP=2009.51±16.44μmol TE/g)最强,强于BHT(FRAP=1581.68±97.41μmol TE/g)。在3种提取物中,甲醇提取物具有最高的抗氧化能力,乙酸乙酯提取物次之。3种方法中,ABTS方法和FRAP方法相关性(R=0.984)最高。  相似文献   
27.
目的:建立总抗氧化能力评估法FRAP法微量模型.方法:以槲皮素为研究对象,通过单因素考察,建立L9(34)正交实验,对正交实验进行直观分析和方差分析.结果:由正交实验结果得出最佳实验条件为:1倍量的TPTZ溶液(0.3mol/L醋酸钠缓冲液,10mmol/L TPTZ溶液,20mmol/L氯化铁溶液三者按照顺序体积比为10∶1∶1),加入量为200μL,在37℃下反应时间为40min.验证实验结果RSD值为0.082%,表明该方法稳定可靠,本实验以PG、BHA、BHT做阳性对照,结果表明,此模型准确可行.结论:实验结果表明,本次实验建立的FRAP总抗氧化能力评估法准确,用药量小,稳定可行.  相似文献   
28.
提取了饿蚂蝗中的黄酮化合物,并研究了其含量及与体外抗氧化活性关系。用体积分数为75%的乙醇提取饿蚂蝗全草黄酮化合物,并采用HPD-100大孔树脂对粗提液进行精制,利用NaNO2-Al( NO3)3-NaOH显色法和可见分光光度法测定精制黄酮的含量。采用DPPH和ABTS自由基测定法,对饿蚂蝗黄酮化合物的抗氧化活性进行评价。结果表明:在自由基清除实验中,精制饿蚂蝗黄酮类化合物自由基清除能力高于未精制的乙醇提取物。饿蚂蝗黄酮类化合物的体外抗氧化活性与黄酮含量呈正相关性。  相似文献   
29.
西洋菜挥发油化学成分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采用水蒸气蒸馏的方法从西洋菜中提取挥发油,并用GC-MS法对其化学成分进行鉴定,GC法测定各化合物在挥发油中的相对百分含量,共鉴定了60个成分,占挥发油成分的60.82%以上。通过对西洋菜挥发油的分析,为其进一步开发作为药食两用植物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30.
芦丁清除DPPH自由基微量模型建立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通过单因素考察,建立L9(34)正交实验,对正交实验结果进行直观分析和方差分析,确定最适实验条件是DPPH·的浓度为25μmol/L,加入量为150μL,反应40min.验证实验RSD为2.87%,表明该方法稳定可靠;标准品Troiox、PG、BHA和BHT对照实验,表明该模型准确可行.实验结果证明,用芦丁建立的DPPH·抗氧化微量筛选模型快速,准确,用样量小,且稳定可靠,适合于芦丁类似的天然产物抗氧化活性的快速筛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