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5篇
  免费   0篇
电工技术   1篇
化学工业   4篇
金属工艺   49篇
一般工业技术   7篇
冶金工业   4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3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6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用基于化学镀方法的钯银共沉积和分步沉积两种方法制备了PdAg膜。对比研究了两种方法制备的钯银膜的形貌、相结构、成分均匀性和致密性。实验结果表明共沉积法获得的钯银膜是树枝状的、成分不均匀、且致密性很差。分步沉积获得的钯银膜成分均匀、沿侧面生长趋势好,更适合制备超薄致密的用于氢气分离的钯银合金膜。多层分步镀形成Pd-Ag合金需要更高的温度和更长的时间热处理。Ag层的交替使得Pd的晶粒减小,并且最终沉沉积的膜表面更光滑。  相似文献   
22.
通过恒电位阳极氧化新型近β钛合金Ti-5Zr-3Sn-5Mo-25Nb(TLM)制备具有不规则取向的TiO2纳米管阵列膜。TiO2膜在SBF中可诱导磷灰石的沉积并形成HA,表明对成骨细胞早期附着无抑制作用,具有良好的细胞相容性。比较可见,在模拟体液浸泡3 d后,具有不规则取向的TiO2纳米管阵列膜的TLM上成骨细胞附着率明显高于具有TiO2纳米管阵列的Ti片,并形成良好的细胞形态。说明阳极氧化进一步改善了TLM钛合金的生物相容性和生物活性,为植入体的早期愈合提供了条件。  相似文献   
23.
研究了瓷粉形貌,压制压力,烤制温度,粒度组成对KC-I瓷粉烧成收缩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改进的KC-I粉是由不规则形状的单颗粒及由单颗粒聚集而成的二次颗粒组成的,有利于降低收缩率,在850~880℃之间烤制有利于获得低收缩率的瓷冠,当粒度组成为-500目50%+(+500~-140目)50%时,其收缩率为13.1%优于同条件下的德国VI-TA瓷粉。  相似文献   
24.
探讨了一种新型的燃烧合成ZrN的工艺,该工艺的特点是用ZrH2作原料,在低压氮气下进行ZrN的燃烧合成。并讨论了其脱氢氮化机理,探索了产物相稀释剂对合成过程、产物相及产物形貌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低压氮气下,用ZrH2燃烧合成ZrN的工艺是可行的。当产物相稀释剂的添加量为20%~25%,粒度与原料粒度接近时,其转化率最高,且颗粒的形貌合成前后没有改变,仍为片层状结构  相似文献   
25.
采用以肼为还原剂的化学镀液,在多孔不锈钢载体上制备钯复合膜,研究钯复合膜的形核、长大及成膜机理。结果表明,载体经敏化/活化处理后,表面获得了均匀分散的纳米晶核,化学镀时,钯沿着晶核均匀长大,逐渐成膜。为了抑制载体的氢脆,增加载体与钯膜之间的结合力,载体预镀-薄层钯膜后再对载体作封孔处理,在孔径较大的不锈钢载体上获得了无裂缝、薄而致密的复合钯膜。  相似文献   
26.
采用纯度较高的海绵锆,用高纯氢气深度氢化和梯度脱氢技术制备了超细锆粉.在一定温度下对海绵锆进行高纯氢气深度氢化,生成易于粉碎成细小颗粒的低氧含量氢化锆,氢化锆经高能球磨后达到一定的粒度,再经梯度式温度下脱氢后,可得到超细锆粉.对生产超细锆粉过程中的高纯氢气深度氢化、高能球磨和梯度脱氢过程做了概要分析.结果表明,锆中氢含量随温度的升高逐渐降低,在700℃时氢化锆出现吸热峰迅速分解,锆的氢化反应为400~700℃,脱氢反应温度为600~800℃.对于相同原料制取的锆粉,氧化锆粒度越低,其含氧量越高.  相似文献   
27.
以Fe16Al2Cr预合金粉末为原料,采用模压成形、真空烧结的方法制备了Fe16Al2Cr多孔材料,研究了粉末成形压力与Fe16Al2Cr多孔材料性能的关系。结果表明:小于31 μm的Fe16Al2Cr粉末的压制成形性能较差,压坯强度低;烧结过程中,厚度收缩远大于径向收缩,并随着成形压力的增大而减小;在较高的烧结温度下,成形压力和烧结时间对径向收缩几乎没有影响;而孔隙度、最大孔径和透气度随着成形压力的增大而降低,并随烧结时间延长而增大;增大成形压力,延长烧结时间,有利于提高Fe16Al2Cr多孔材料的剪切强度。  相似文献   
28.
以Fe16A12Cr预合金粉末为原料,采用模压成形、真空烧结的方法制备了Fe16A12Cr多孔材料,研究了粉末成形压力与Fe16A12Cr多孔材料性能的关系.结果表明:小于31μm的Fe16A12Cr粉末的压制成形性能较差,压坯强度低;烧结过程中,厚度收缩远大于径向收缩,并随着成形压力的增大而减小;在较高的烧结温度下,成形压力和烧结时间对径向收缩几乎没有影响;而孔隙度、最大孔径和透气度随着成形压力的增大而降低,并随烧结时间延长而增大;增大成形压力,延长烧结时间,有利于提高Fe16A12Cr多孔材料的剪切强度.  相似文献   
29.
采用自制FeAl粉末与增塑剂的混合物,用增塑挤压-烧结法制备了多孔Fe3Al过滤管,研究了增塑剂和粉末粒度对过滤管组织和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合适的挤压料配比为5%~14%,挤压力为3~5 t;随烧结温度的升高,过滤管的烧结收缩率提高,最大孔径和相对透气系数呈先增大后降低的趋势;随增塑剂添加量的增多,过滤管的烧结收缩率、最大孔径和相对透气系数增大,而抗拉强度降低.采用粉末粒度为-500目的Fe3Al粉末配制挤压料,其过滤管的烧结收缩率和相对透气系数明显高于采用+500目Fe3Al粉末配比的挤压料.最佳配比参数为-500目的粉末、增塑剂添加量7%,烧结工艺为1250℃×3 h,此时多孔体的最大孔径为5.4 μm,相对透气系数为31.5 m3/(h·kPa· m2).  相似文献   
30.
介绍了不同泡沫金属材料的制备技术及应用现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