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3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5篇
电工技术   4篇
化学工业   32篇
金属工艺   33篇
无线电   5篇
一般工业技术   68篇
冶金工业   3篇
原子能技术   1篇
自动化技术   2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21篇
  2002年   16篇
  2001年   16篇
  2000年   14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00 毫秒
101.
六方相氧化钨纳米线的制备及氨敏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简易水热法制备直径为10~20 nm、长几百纳米至几微米的六方相氧化钨纳米线,比表面积高达130.69 m~2/g.将该纳米线采用丝网印刷法制备成敏感膜,经350 ℃烧结1 h后测试其氨敏性能并分析其敏感机制.结果表明:在200~350 ℃的温度范围内,该敏感膜对低浓度氨气(1~100) μL/L具有较高的灵敏度(R_(air)/R_(NH_3)=4.0~18.8)、良好的重复性和很好的稳定性;对同一浓度的氨气,随测试温度的升高其灵敏度不断增大;在同一温度下,灵敏度随氨气浓度的增加基本上呈线性不断增大.  相似文献   
102.
(Y2O3,Yb2O3)复合掺杂ZrO2材料的中低温电导率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李英  谢裕生  唐子龙  龚江宏  张中太 《功能材料》2001,32(5):484-486,489
采用交流复阻抗体技术对(Y2O3,Yb2O3)复合掺杂ZrO2材料在573-873K这一温度范围的离子电导率随组成的变化关系进行了研究,发现在ZrO2-Y2O3系统加入Yb2O3会使得材料在中低温区域电导率降低。用经典的Arrhenius公式对实验数据进行的分析表明,导导率降低的原因在于Yb^3+与结构中氧空位之间的缔合比Y^3 与氧空位之间的缔合更甚,阻碍了氧空位在中低温下的定向迁移。  相似文献   
103.
微量掺杂对 8%Mg-部分稳定氧化锆晶粒尺寸和相组成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以8%(摩尔分数)氧化镁部分稳定的氧化锆(8%Mg—PSZ)为基料,向其中掺入A1203,Si02等微量杂质,在1700℃下烧结。对烧结样品进行XRD分析,利用衍射峰强度半定量地计算立方相和四方相氧化锆[(c t)—ZrO2]的体积分数。使用SEM观察样品的表面形貌,并计算出平均晶粒尺寸。结果表明:掺入A1203有细化晶粒和降低(c t)—ZrO2体积含量的作用,若和Si02按摩尔比3:2共同掺入,随着掺入量的增加,晶粒尺寸和(c t)—ZrO2体积含量先减小后增大。Ca^2 离子和Y^3 离子的掺入对这两项参数也有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4.
采用溶胶-凝胶法合成(Ce0.67Tb0.33)MgAl11O19绿色荧光粉。利用TG-DTA和XRD等实验技术,研究了荧光粉的形成过程,找出了最佳合成条件,并对其粉体形貌和发光性能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用溶胶、凝胶法合成的(Ce0.47Tb0.33)MgAl11O19是一种性能优良的荧光粉。  相似文献   
105.
本研究在1000~1300℃温度下,一定的氧分压范围内对 MgFe_2O_4的导电率及热重量变化进行了测定。在富 Fe_2O_3的 MgFe_2O_4中 Fe~(2+)离子的浓度随着氧分压的降低而增加,达到一定氧分压时,Fe~(2+)离子浓度达到一定值,不随氧分压变化而改变,此时存在着计量化的尖晶石相,它并不具有与组成有关的缺陷。研究中计算得该缺陷平衡反应的ΔH 为57.3kJ/mol。导电率与氧分压变化的关系与 Fe~(2+)浓度与氧分压变化关系十分相似。并求得其激活能为0.16~0.21eV;表明了在八面体配位位置的铁离子以跳跃式电导为主导的导电机理。以此为依据,计算和讨论了阳离子空位的分布。  相似文献   
106.
由中国硅酸盐学会特种陶瓷专业委员会组成的精细陶瓷代表团一行4人于1990年5月23日至8月5日赴日本进行学术交流和考察,清华大学副教授张中太出席了日本陶瓷学会1990年年会并在会上宣读了论文。中国提交会议的5篇论文已汇编入《1990年日本陶瓷学会论文集》。日本陶瓷学会年会是日本规模较大的学术会议之一,重点是交流最  相似文献   
107.
108.
Li1+xCoyMn2-x-yO4的结构及电化学性能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利用溶液相合成技术把钴掺入到主尖晶石相中制得掺钴尖晶石相材料。所合成的材料具有颗粒分布均匀及结晶性能好等特点。利用X射线粉末衍射仪、傅里叶变换红外分光光度计及扫描电子显微镜对所合成掺杂锂材料的结构性能进行表征。研究表明掺杂钴可提高材料的结构稳定性能,减少锰在电解液中溶解,减少锂离子在材料中迁移电阻。电化学性能测试结果表明所合成掺钴材料Li1.03Co0.05Mn1.92O4具有较好的初始容量及循环稳定性能。  相似文献   
109.
一、前言近年来,世界各国对于氧气敏感器的开发研究日趋增加。除了继续研究ZrO_2固体电介质氧气敏感器并进行改性外,新型半导体氧气敏感材料与器件的开发是一个重要动向。国外有人调查预测,在化学敏感器中氧气敏感器的研究,开发应用将居首位。特别是对于控制和检测内燃机和锅炉燃烧过程的氧气敏感器,应用它可综合考察燃烧过程中燃料的经济性,系统工程及排出废气的组成状况。以便节省能源,提高热效率,减少大气污染。鉴于发动机或锅炉燃料燃烧后排出的混合气体的平衡氧分压同空燃比(A/F)之间有直接的对应关系,因此,可以应用氧气敏感元件来控制和检测其燃烧过程。 NiO是一种具有3d电子轨道的过渡性金属氧化物,由于非化学计量配比的金属阳离子缺  相似文献   
110.
借鉴陶瓷粉体造粒工艺,以聚乙烯醇(PVA)溶液为粘合剂包覆LiFePO4预烧粉体,通过固相热裂解法制备了碳原位包覆的具有微米球形团簇颗粒的LiFePO4/C复合正极粉体材料。复合材料含有单一的磷酸铁锂相,裂解碳以无定型形式存在。造粒工艺显著影响复合材料的微观形貌。在0.1C、0.2C、0.5C和1C的充放电倍率下,研究了碳含量对正极材料的放电比容量和循环稳定性的影响。对于优化样品LFP/C4,具有很高的可逆容量和循环稳定性,在多次循环后材料的放电比容量分别为:149.9,136.9,123.2,108.1mAh·g-1。特别在高倍率下(1C),放电容量达到理论容量的63.6%,具有较小的极化效应,容量中点的充放电电位差△V仅为177mV。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