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13篇
  免费   34篇
  国内免费   10篇
电工技术   29篇
综合类   42篇
化学工业   58篇
金属工艺   24篇
机械仪表   23篇
建筑科学   65篇
矿业工程   46篇
能源动力   14篇
轻工业   29篇
水利工程   17篇
石油天然气   74篇
武器工业   7篇
无线电   36篇
一般工业技术   28篇
冶金工业   17篇
自动化技术   48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8篇
  2022年   17篇
  2021年   27篇
  2020年   26篇
  2019年   15篇
  2018年   30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18篇
  2015年   18篇
  2014年   31篇
  2013年   31篇
  2012年   25篇
  2011年   36篇
  2010年   33篇
  2009年   26篇
  2008年   36篇
  2007年   23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18篇
  2004年   19篇
  2003年   17篇
  2002年   17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15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1篇
  197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5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简要介绍了国内外各种脱硫技术的发展及应用。为了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型高效的烟气脱硫技术,提出利用磁稳流化床技术进行磁性颗粒催化氧化脱硫新思路,并对该脱硫反应的机理、实验方法以及技术特点进行了初步研究。  相似文献   
32.
礁滩相带是碳酸盐岩油气勘探的有利沉积相带,弄清台内礁滩相带的分布和演化规律,对塔中地区台地内部油气勘探具有重要的意义。通过宏微观资料,利用测井曲线与地震相结合手段,对不同层段内岩性与沉积微相特征进行精细识别,对中古51井区良里塔格组沉积相纵横向分布变化规律进行详细分析并建立礁滩相带迁移演化模式。认为中古51井区沉积相以灰泥丘、台内滩和滩间海为主,台内点礁和生屑滩相次之;中古51井区台内礁滩相带在良里塔格组三段-二段沉积早期形成,平面上分布在塔中10号带附近,台缘礁滩相带形成于良里塔格组二段沉积晚期-一段沉积时期,沿塔中Ⅰ号带分布。总体上,礁滩相带具有由下至上,从台内向台缘逐步迁移演化的特征。  相似文献   
33.
利用Petrel软件对大部分类型油藏进行精细地质建模研究已较为成熟,但针对角度不整合油藏的研究则相对较少。以C3断块角度不整合油藏为研究对象,针对其构造复杂、不整合面上下油水系统互相连通以及发育薄互层砂体等特点,总结了相应的建模方法,为最终建立三维地质精细模型及油藏数值模拟打下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34.
从国家实施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的背景出发,云南省目前正在开展的区域和行业用水效率考核体系构建研究,结合大量的基础资料调查、实地调研、研究论证等工作,严格按照可执行、可操作的原则,遵从定性和定量考核方法,提出了云南省区域、工业、农业、居民生活4个方面的用水效率考核及其指标体系.  相似文献   
35.
2009年秋~2010年5月初,云南省遭遇百年一遇的全省性特大旱灾,结合云南省旱灾情况,总结云南省小型水利工程设施的现状与存在问题,对小型水利工程设施在云南省旱灾中的地位和作用加以分析和概述,进一步阐述小型水利工程设施在云南省水利基础建设中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36.
1.建立油田开发动、静态分析一体化网络系统的必要性:随着油田的深度开发,地下油水分布及运动规律日趋复杂,为油田开发调整提供理论和实践依据的油藏分析,评价工作的难度也日益加大。因而在油藏工程技术人员中,通过对计算机网络技术的不断开发与应用,逐步取代以手工统计为主的繁琐,低效的传统工作方式,是在油田开发技术研究领域,打破制约生产力发展瓶径,实现合理,高效开发油田的重要课题之一。  相似文献   
37.
W8油气田合油层系位于下第三系阜宁组二段和一段(E1f2,E1f1)。在开发过程中,发现气体影响较大,有油井7口不能正常生产,经研究认为W8断块是层状气顶稠油油气藏。综合应用静态油藏描述成果建立油气藏三维地质模型,充分展示W8油气藏的空间分布,落实油气藏规模及分布范围,为开发方案调整提供了地质依据。  相似文献   
38.
砂岩透镜体油藏聚油机理及成藏模式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通过对油气运移的受力状态进行分析,探讨了不同类型砂岩透镜体油藏聚油机理,根据砂岩透镜体油藏与烃源岩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将其划分为源岩内和源岩外两种模式,认为毛细 是源岩内砂岩透镜体聚油的主要动力,而排烃压力、浮力等动力大于毛细管力、粘滞力等阻力是源岩外砂岩透镜体油气聚集的必要条件。典型实例分析对寻找砂岩透镜体油藏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39.
塔中北斜坡中下奥陶统鹰山组沉积相类型及分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塔中北斜坡下奥陶统鹰山组具有较好的油气勘探前景,以区域沉积背景研究为基础,通过岩心精细描述、薄片鉴定、测井资料分析,认为该区下奥陶统鹰山组主要发育斜坡相、台地边缘相和开阔台地相.通过对沉积相序、沉积相纵横变化特征、沉积相平面分布特征的研究,揭示出塔中北斜坡下奥陶统鹰山组沉积时期斜坡-台缘的沉积相平面展布特征,其中台地边缘相带是最有利的勘探区带.高能沉积相带的发现对于扩大该区的油气勘探领域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40.
叠合盆地海相碳酸盐岩介质油气运聚机理是叠合盆地油气勘探必须解决的关键问题之一。塔中83井区原油和天然气产量在NE向断层与NW向断层的交会部位异常高,而随着远离断层交会部位逐渐降低,并沿构造脊展布,这一点违背传统的背斜核部富气而翼部富油的模式。基于碳酸盐岩表生岩溶的相关研究成果,建立了表生岩溶缝洞体系的基本模型。在分析油气在表生岩溶缝洞体系运聚过程的基础上,认为复杂缝洞体系中油气的差异运聚原理是产生这种现象的关键。油气在表生岩溶缝洞体系中运移时,总是要先将临近油气充注点的孔隙或缝洞充满至其溢出点后,才能继续向远处运移,并沿油气运移路径顺次充满远处的孔洞缝体系,导致:①近油气注入点富气,而远油气注入点富油;②油水关系复杂并受侧向联通通道的控制,这种模式与塔中油气的分布规律非常吻合。基于此,认为研究区断层的交会部位是油气的注入点,油气运移的主输导通道沿构造脊展布。岩溶缝洞体系差异运聚模式提示:①对缝洞体系的油气勘探应首先刻画缝洞体系的结构,在分析油气注入点和主输导通道的基础上才能对油水关系进行很好的预测;②应坚定油气注入点和主输导通道附近圈闭的勘探,不要因局部圈闭的失利而否认整个勘探区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