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7篇
  免费   61篇
  国内免费   11篇
电工技术   8篇
综合类   41篇
化学工业   47篇
金属工艺   34篇
机械仪表   24篇
建筑科学   57篇
矿业工程   13篇
能源动力   9篇
轻工业   24篇
水利工程   12篇
石油天然气   8篇
武器工业   3篇
无线电   21篇
一般工业技术   27篇
冶金工业   37篇
原子能技术   1篇
自动化技术   23篇
  2024年   10篇
  2023年   31篇
  2022年   23篇
  2021年   26篇
  2020年   19篇
  2019年   31篇
  2018年   35篇
  2017年   24篇
  2016年   15篇
  2015年   22篇
  2014年   20篇
  2013年   19篇
  2012年   23篇
  2011年   23篇
  2010年   18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5篇
  1987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38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预应力混凝土连续箱梁桥裂缝成因及防治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新勇  张亮亮  朱正刚 《四川建筑》2006,26(3):120-121,123
预应力混凝土连续箱梁桥的开裂可以说是“多发病”,影响着构件的外观、使用寿命,甚至结构安全。文中对预应力混凝土连续箱梁裂缝的种类和产生原因作了较全面的分析总结,并从设计方面找出了控制裂缝的方法,以便达到防患于未然的目的。  相似文献   
92.
对顶力估算及中继间设置在设计施工过程中的关键技术进行研究,分析实测顶力与估算顶力的对比情况、中继间设置及使用情况。以珠海某220 kV电缆线路穿越马骝洲水道顶管工程为例,该超长距离顶管单次顶进1022 m,使用2.2 m内径的钢筋混凝土管,穿越地层有黏土、淤泥质土、粗砂等。先按规范进行顶力估算及中继间设置,工程实施过程中实测顶力变化情况,获得估算顶力与实测顶力的对比曲线,反算出实测平均摩阻力的变化曲线。理论分析与工程监测结果对比表明:正常顶进条件下,全程平均摩阻力可以降低到1.5 kPa左右,但在停止顶进48 h后再次启动时,全程平均摩阻力急剧增加到4.1 kPa,实测总顶力接近估算顶力值,表明应用触变泥浆减阻、连续顶进时管浆管土部分接触是超长距离顶管的理想状态。综合分析认为,顶力控制是超长距离顶管成功的关键,并提出按地层分段进行平均摩阻力取值的建议,同时提出中继间配置方案。  相似文献   
93.
张亮亮 《山西建筑》2012,38(24):96-97
结合人工挖孔灌注桩的设计实践,根据相关规范,对柱下单桩承台及连系梁的功能、受力状况及设计要点进行了详细探索,并加以分析,为类似工程设计提供了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94.
范智海  张亮亮 《陕西煤炭》2009,28(4):7-9,48
以铜川矿务局下石节煤矿217综放面为试验工作面,通过顶板来压特征分析,得出了顶板周期来压步距、来压强度,并进行了直接顶分类和老顶分级;通过支架的初撑力、末阻力与运转特性分析,证明支架具有良好的适应性,为后续综放工作面的顶板管理、支架选型等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95.
关于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的探讨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基于确保建设工程质量,保护人民群众生命和财产的重要性,从施工前、施工中、竣工后三个阶段对监督管理的内容及方法进行了阐述,对提高建设工程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96.
张亮亮  戴曦 《钢铁钒钛》2019,40(5):110-119
传统高炉冶炼过程中铁水最终含碳量是饱和的,而闪速炉中反应是在物料漂浮阶段发生,没有固态料柱的压迫作用,无法发生高炉炉缸内固体炉料与铁水的渗碳作用,最终铁水含碳量未知。为此对闪速炼铁炉中熔池底部渗碳反应进行了研究。首先,对铁碳相图进行了理论研究,基于此理论分析探讨了反应时间、焦炭粒径、焦炭床层高度及原料失重率等因素对铁水最终含碳量的影响。得出了最佳工艺条件为反应时间240 min、焦炭粒径5~8 mm、焦炭加入量70 g、原料失重率26%,在此最佳工艺条件下含碳量最大为4.73%。为了进一步探究渗碳过程中铁碳合金中元素的分布规律,对含碳量为4.73%的铁碳合金进行了SEM-EDS表征,结果显示条棒状石墨碳呈凝聚态不规则嵌布在铁碳合金中,在石墨碳边缘呈现两种不同衬度,分别为FeC相和Fe_3C相。  相似文献   
97.
为提升锥面管接头密封性能,满足日益复杂的气液密性性能的要求,以堵头为例探究决定锥面密封密封性能的主要因素,并讨论堵头和管接头2种常见锥面密封密封性能的差异。采用有限元数值模拟的方法探究结构参数对锥面管接头密封性能的影响,并通过实验进行验证。结果表明:锥面密封系统在装配过程中会在垫片处形成三处明显的塑性区,其整体的密封性能主要受这三处的接触应力和接触面宽影响;堵头相较于管接头具有更好的密封可靠性;减小倒角半径以及增加配合内锥角差可提升局部区域的接触应力,而减小接触面积能更为有效地提升整体密封性能。  相似文献   
98.
以济南黄河公轨合建隧道为研究对象,分别对公路隧道和轨道交通发生火灾时,纵向疏散楼梯和横向疏散门的间距对人员疏散时间的影响进行分析,获得必需疏散时间。结果表明:疏散楼梯间距为60 m和75 m时,均满足安全疏散要求;轨道交通发生火灾,在通风有效情况下,人员可用安全疏散时间TASET为2 700 s;疏散门间距为150 m和300 m时,均满足安全疏散要求。从安全和运行成本考虑,推荐疏散楼梯间距设置为75 m、下层疏散门间距设置为300 m。  相似文献   
99.
张亮亮  于洋  高小丽  王畅  王林  石海涛 《轧钢》2018,35(2):33-38
针对某冷轧厂低碳钢边裂边损缺陷严重进而影响产线生产节奏及效益的问题,对边裂缺陷的宏观形貌特征进行了分类,同时通过对炼钢、热轧、冷轧全流程工艺调查及采用金相、扫描电镜等手段,对不同类型缺陷成因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一贯制的合理优化措施,有效控制了低碳钢原边轧制边裂缺陷,提高了产品的边部质量。  相似文献   
100.
王泽鹏  于洋  王林  王畅  张亮亮  高小丽 《轧钢》2021,38(3):75-79
钢卷的端部质量不但影响后续生产的效率和稳定性,还影响产品的整体产品质量。然而目前国内外大部分钢铁企业仍是靠人工进行检测,尚未有高效、准确的设备对端部质量进行监控。为此,研究了通过机器视觉和Faster R-CNN神经网络对钢卷端部缺陷进行定位和检测的方法。研究发现,Faster R-CNN神经网络在经过足量的有效数据训练足够多的世代后,对钢卷端部缺陷具有良好的识别能力,可以取代人工检测,从而提高生产效率,降低人工成本,促进我国钢铁行业的智能化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