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8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1篇
化学工业   119篇
金属工艺   2篇
建筑科学   6篇
轻工业   1篇
水利工程   1篇
石油天然气   3篇
一般工业技术   56篇
冶金工业   2篇
自动化技术   3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5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18篇
  2012年   17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22篇
  2009年   18篇
  2008年   16篇
  2007年   16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4篇
  1998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91.
以亚磷酸二甲酯、丙烯酰胺和环氧氯丙烷为原料,合成了一种无甲醛耐久阻燃剂EP-MDPA并应用于粘胶纤维.获得了新型阻燃剂的较佳合成条件:nf中间体3-(二甲氧基膦酰基)丙酰胺]:n(环氧氯丙烷)为1:1.5,pH值为9.0.红外光谱表明胺基已与环氧氯丙烷发生了反应.把阻燃产品的阻燃效果与纤维原丝和经Pyrovatex CP(MDPA)处理过的阻燃粘胶纤维进行对比,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粘胶原丝的氧指数为17.5,MDPA阻燃整理样品的氧指数为30,EP-MDPA阻燃整理样品的氧指数为31;TG曲线表明纤维原丝的起始分解温度为303℃,经EP-MDPA、MDPA处理后样品的起始分解温度分别为256℃、250℃;DTG曲线表明经EP-MDPA处理的样品最大降解速率所对应的温度最高,降解速率最小).  相似文献   
192.
通过熔融共混的方法制备了不同配比的聚氯乙烯(PVC)/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ABS)共混物,采用热失重法和刚果红试纸法对共混物的热稳定性进行了研究。热失重分析发现,共混物第一阶段失重的起始失重温度T01和最大失重速率时温度T1m都随着ABS接枝共聚物含量的增加向低温方向移动,ABS的加入促进了PVC的降解;刚果红试纸法分析发现PVC/ABS共混物的静态热稳定时间比PVC的长;透射电镜观察发现ABS接枝共聚物的加入改善了PVC的加工流动性,提高了稳定剂的分散性和效率,这是共混物稳定时间变长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93.
为考察交联剂对丙烯酸丁酯-苯乙烯-丙烯腈塑料(ASA)接枝塑料增韧性能的影响,使用丙烯酸双环戊二烯基酯(DCPA)、三烯丙基异氰脲酸酯(TAIC)和三烯丙基脲酸酯(TAC)三种不同的交联剂制备了一系列核壳结构的ASA,再将其与苯乙烯-丙烯腈塑料(SAN)熔融共混制得ASA/SAN共混物。通过测算接枝率和差示扫描量热测试,证明成功合成ASA接枝聚合物。利用冲击测试仪、电子拉力机对共混物力学性能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使用TAIC交联剂制备的ASA/SAN共混物缺口缺口冲击强度最高达到170.4 J/m,高于DCPA和TAIC交联剂。对比三种交联剂的拉伸强度与断裂伸长率,发现使用TAIC的ASA/SAN共混物拉伸强度略低于其它两种,断裂伸长率没有明显区别。动态力学分析仪考察了不同交联剂对ASA/SAN共混物动态力学性能的影响,发现低温区的玻璃化转化温度不同,说明交联剂会对橡胶相的玻璃化转化温度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