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5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2篇
电工技术   2篇
综合类   2篇
化学工业   12篇
金属工艺   21篇
机械仪表   10篇
建筑科学   3篇
矿业工程   2篇
轻工业   2篇
无线电   4篇
一般工业技术   28篇
冶金工业   2篇
自动化技术   2篇
  2024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71.
随着智能卡应用范围的不断扩大,应用环境的日趋复杂,智能卡面临着越来越多的安全威胁,需要对其进行穿透性测试。本文综述了智能卡的穿透性测试技术、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穿透性测试的评估方法,并通过一个实际的智能卡穿透性测试案例对穿透性测试技术和评估方法的有效性进行了验证,表明该方法可以为实施智能卡穿透性测试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72.
综述了聚合物/凹凸棒黏土(AT)复合材料近年来的研究进展。聚合物/AT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主要包括原位聚合(复合)法和共混法,两种方法均可以获得AT良好分散的复合材料。AT使聚合物基体的力学性能、结晶学性能和耐热性能都有改善;但是不同体系的力学性能改善程度不同,AT可用作聚合物的有效的成核剂。机理在于AT的纳米效应、在基体中的定向作用和强的界面相互作用。最后,对聚合物/AT复合材料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73.
(Ca,Mg)-Sialon在一元醇润滑下的摩擦学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考察了(Ca,Mg)-Sialon陶瓷与钢对摩时在一元醇润滑下的摩擦及磨损性能.结果表明,一元酵对(Ca,Mg)-Sialon具有良好的润滑效果,与干摩擦时相比,磨损量降低了1~2个数量级,摩擦系数从干摩擦的0.81降低至0.09;摩擦副的摩擦系数随着碳链的增长呈现复杂变化,而Sialon的磨损体积则随碳链的增长而递减.红外光谱(FTIR)及凝胶渗透色谱(GPC)分析表明,一元醇润滑下陶瓷表面生成了Si-O-R基聚合物,这层聚合物膜具有良好的减摩抗磨效果.根据试验结果并参照文献,提出了一元醇的润滑机制.  相似文献   
74.
在180℃水热处理葡萄糖和铟盐的混合物,然后在空气中烧结制备了氧化铟空心球.利用场发射扫描电镜、透射电镜、X射线衍射等对其形貌和结构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氧化铟空心球为多孔结构,其粒径为800~1000nm,由密堆积的纳米粒子组装而成.讨论了氧化铟空心球的形成机制和光致发光特性.  相似文献   
75.
目的 为含氢碳薄膜在甲醇发动机中应用提供新思路。方法 首先利用BiP–PECVD方法在Si基底上制备了含氢碳薄膜,并在500℃于Ar气氛中进行1 h退火处理。通过纳米硬度、X射线光电子能谱、傅里叶转变红外光谱、激光共聚焦拉曼光谱、场发射扫描电镜、CSM摩擦试验机等,分别评价未退火和500℃退火含氢碳薄膜的结构、力学性能、表面形貌及在干燥空气和甲醇环境中的摩擦学性能。通过对比,研究甲醇的引入对500℃退火含氢碳薄膜摩擦学行为造成的影响。结果 500℃退火会改变含氢碳薄膜中碳的杂化方式由sp3–C向sp2–C转变,促使薄膜石墨化,C==C/C—C的值明显增大(从0.67到0.99),硬度降低(从26.5 GPa到22.0 GPa),弹性模量几乎不变,H/E减小,耐磨性变差。在干燥空气中,与未退火碳薄膜相比,500℃退火含氢碳薄膜的摩擦因数降低(从0.031到0.024),磨损率增加了1.27倍,而相应摩擦对偶球的磨损降低(从4.22×10–6mm3到3.99×10–6mm3)。而在...  相似文献   
76.
介绍了大型船用曲轴曲柄毛坯国内制造现状、制造技术及主要工艺,同时提出了一种新的曲柄毛坯制造工艺方法,该方法保证了锻件毛坯的全纤维组织,钢锭利用率也大大提高。  相似文献   
77.
有机铜盐抗氧剂及其作用机理   总被引:9,自引:4,他引:9  
由于为了降低汽车尾气催化剂转化器的中毒而减少磷含量,以及满足更长时间的运行和高温条件,润滑油需要在越来越苛刻的条件下使用。ZDDP已不能满足这些条件,特别是P的浓度限制在0.(15~0.08%的情况下。这就需要新的无P高温抗氧剂来补充ZDDP的作用。近来,有文献报道,过渡金属盐类,特别是铜能够抑制润滑油的氧化,比传统抗氧剂芳胺和酚具有更好的抗氧能力。但对有机铜盐高温抗氧剂的作用机理研究,是近几年来才进行的,时止今日对有机铜盐高温抗氧剂的作用机理仍没有统一的认识,特别是对一价铜与二价铜的作用机理的认识存在很大的差别,甚至是相反的结论。本文拟就有机铜盐高温抗氧剂的类型及作用机理作一简述。  相似文献   
78.
针对碳基薄膜存在的高应力问题,利用单极脉冲等离子体增强化学气相沉积技术在单晶硅衬底上制备了含氢类富勒烯/非晶层交替构成的类金刚石多层膜。采用高分辨透射电子显微镜和激光拉曼光谱仪分析了多层膜的结构特征;用X射线光电子能谱分析了薄膜的化学键状态;用纳米压痕仪测定了薄膜的硬度和弹性模量;在CSM往复式摩擦磨损试验机上考察了薄膜在大气下的摩擦学性能,同时比较了多层膜与非晶、类富勒烯薄膜的力学性能和摩擦磨损性能。结果表明:多层膜的硬度高于非晶和类富勒烯单层薄膜,达到28.78GPa;在大气环境下与Si3N4球对摩时平均摩擦因数略低于类富勒烯单层膜,耐磨性明显优于单层非晶和类富勒烯薄膜。  相似文献   
79.
以百万千瓦级核反应堆压力容器( RPV)大型筒体锻件用16MND5钢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其化学成分、非金属夹杂物、晶粒度及组织的有效控制,获得了优异的冲击性能.采用冲击吸收功法和脆性断面率法,并结合断口形貌观察最终确定其韧脆转变温度低于-26℃.  相似文献   
80.
2—十二烷基二硫代苯并噻唑的合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俊彦  刘维民 《化学试剂》1999,21(5):299-300
由2-巯基苯并噻唑和十二烷基硫醇在过氧化氢的氧化下合了2-十烷基二硫代苯并噻唑,经元素分析、红外、核磁共振确定为纯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