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8篇
  免费   16篇
综合类   4篇
化学工业   89篇
建筑科学   3篇
能源动力   1篇
轻工业   2篇
石油天然气   3篇
无线电   2篇
一般工业技术   3篇
冶金工业   6篇
自动化技术   1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16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6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4篇
  1995年   4篇
  195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58 毫秒
81.
将双酚S粗品在氨水-活性炭体系中脱色提纯得到初精制产品,再置于苯甲醚溶剂中回流萃取去除异构体2,4'-二羟基二苯砜,得到高纯度精制产品。较好的工艺条件为:m(粗品)∶m(ω=3%氨水)=1∶10,m(粗品)∶m(糖用活性炭)=10∶1,搅拌脱色1 h,过滤后滤液酸析得初精制产品,纯度为98.30%,收率为88.4%;m(初精制产品)∶m(苯甲醚)=1∶20,回流搅拌1 h,降温过滤得精制产品,纯度为99.93%,收率为94.5%。该工艺精制产品纯度高,经济环保,操作简便,易于工业化。  相似文献   
82.
本文合成苯乙烯—马来酸酐共聚物(SM)的部分酯化物(SME),并用于对铜酞菁颜料进行表面改性处理,发现共聚物的特性粘度、酯化剂的碳链长度及酯化度对铜酞菁颜料的润滑性、流动性和水中分散性有明显的影响,当用甲醇、丁醇进行部分酯化时,可提高颜料的水中分散性。  相似文献   
83.
以纳米TiO2为催化剂光催化降解有机物是快速发展的研究领域。表面活性剂由于其自身的独特性质,与有机物共存时会出现特殊的光催化降解规律。本文对含表面活性剂的双组分底物光催化降解进行了综述,重点介绍了已研究的降解体系,以及表面活性剂对光催化反应的促进或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84.
根据不可区分关系,提出了不可区分矩阵的概念.证明了不可区分矩阵与区分矩阵的关系,指出了不可区分矩阵约简算法的优势.给出了基于不可区分矩阵的属性频率约简算法.相对于区分矩阵算法,该算法在时间和存储空间花费上都有较大的改善和提高.  相似文献   
85.
还原染料类颜料及其颜料化技术(续完)张天永,周春隆(天津大学天津300072)4.4.溶剂处理颜料化技术溶剂处理一般是将还原颜料粗品与溶剂混合加热或回流,然后去掉溶剂即可。在此过程中,通常晶型可转变为稳定型,粒子增大,提高耐热、耐晒和耐溶剂性,增大遮...  相似文献   
86.
张天永 《精细化工》2005,22(8):615-615
含苯磺酸钠污染水的光催化分解技术;表面活性剂(十二烷基苯磺酸钠)的太阳光催化分解技术;亚甲基蓝染料污染物完全光催化分解技术。  相似文献   
87.
李彬  潘庆港  姜爽  张天永 《化工进展》2022,41(Z1):469-476
针对目前氟吡菌酰胺中间体(2-[3-氯-5-(三氟甲基)吡啶-2-基]乙胺(5))合成路线长、操作复杂,产品收率低、工业生产成本高等问题,本文系统开展了(5)绿色合成工艺的研发。以2,3-二氯-5-(三氟甲基)吡啶(1)为原料,选择将亲核取代、脱羧两步反应合为一锅法制得2-[3-氯-5-(三氟甲基)吡啶-2-基]乙腈(3),之后将催化加氢还原和水解连续进行得到氟吡菌酰胺中间体(5)的盐酸盐。在一锅法中详细考察了溶剂、碱、pH等重要因素对收率的影响。优选溶剂为DMF、碱为无水碳酸钾、pH为0.5~1,产品(3)收率达到88.1%,纯度98.5%。在加氢还原和水解连续反应中探索了催化剂种类、加氢反应时间和温度以及水解中盐酸用量等影响。结果表明,采用5% Pd/C催化剂(型号R5K1),在加氢反应温度15℃、反应时间12h、水解时38%浓盐酸用量为n(HCl)n(3)=5.5,产品(5)收率达78.8%,纯度为96.2%。同时,实现了工艺中各步溶剂以及Pd/C催化剂的高效回收套用,为该中间体的清洁工业生产提供了新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88.
王晓  张天永  姜爽  李彬 《化工进展》2015,34(2):381-388,446
催化苯直接羟基化是开发绿色苯酚生产新技术的高原子经济性的挑战性课题,但该工艺存在芳香C-H键难活化、产物酚的选择性较低等问题,其中高效催化剂的研制是核心问题之一。根据含铁催化剂独特的化学结构和催化性能,本文从配合物均相催化剂、仿生催化剂、负载型非均相催化剂等方面综述了含铁催化剂催化苯直接羟基化制备苯酚的研究进展,并着重介绍了Fenton体系和仿生催化体系的反应机理。分析表明,以氧化物及天然矿物作为载体的含铁催化剂合成简单,活性高,有较大的研究及工业开发价值。此外,研究催化机理对设计合成高效苯羟基化的催化剂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89.
4,4'-二羟基二苯砜合成新工艺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苯酚磺化、脱水法合成4,4'-二羟基二苯砜(BPS)工艺进行改进。研究了使用新的催化剂(2,6-萘二磺酸)和溶剂(均三甲苯-均四甲苯混合溶剂),提高经苯酚和浓硫酸合成BPS的收率和纯度。详细研究了合成过程中所用溶剂类型及混合溶剂比例、催化剂种类及用量对BPS收率、纯度及异构体2,4'-二羟基二苯砜变化规律的影响。较好的工艺条件为:100 g均三甲苯-均四甲苯混合溶剂(二者质量比3∶1),5 g 2,6-萘二磺酸催化剂,98.5 g苯酚,在110 ℃将51.2 g硫酸滴加完成后,将反应液快速升温至回流温度172 ℃并保持5 h。BPS产品收率可达99.3%,纯度为96.49%。该方法收率高,催化剂便宜,易于工业化。  相似文献   
90.
综述了近年来包核法技术在有机颜料改性方面的进展,重点介绍了有机包核颜料的制备机理,以及以S iO2、TiO2和其他一些无机物对有机颜料进行包覆的实例。对有机包核颜料的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