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3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从产品的热稳定性、复配后稳定性、坯布的清洗效果、彩布的清洗效果和杀菌效果5个方面对NCB活性氧助剂和传统的固体漂白剂过碳酸钠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表明,NCB活性氧助剂3 h的分解率为5.43%,好于包衣过碳酸钠的分解率78.38%;复配10%的NCB洗衣粉,常温分解率为13.0%,好于过碳酸钠的72.5%;以1∶10质量比向洗衣粉中添加NCB对白棉坯布的白度保持率达106%,高于过碳酸钠的103.3%,对彩布的清洗效果优于过碳酸钠;杀菌效果与相同添加量的过碳酸钠相当。 相似文献
2.
以反丁烯二酸二甲酯为原料,去离子水为溶剂,在紫外光照射下,合成环丁烷四羧酸四甲酯,水解后得到环丁烷四羧酸,再经过脱水,得到环丁烷四甲酸二酐。环加成反应、水解反应及脱水反应的最佳反应条件为:反丁烯二酸二甲酯与去离子水的质量比为1∶5,反应时间20 h,反应温度10℃时,环丁烷四羧酸四甲酯的收率可达96.5%;环丁烷四羧酸四甲酯与盐酸溶液的质量比为1∶3,反应时间20 h,反应温度80℃时,环丁烷四羧酸的收率可达80%;环丁烷四羧酸和醋酸酐的质量比为1∶6,反应时间25 h,反应温度140℃时,产品环丁烷四甲酸二酐的收率可达84.0%。 相似文献
3.
4.
5.
柱塞气举技术已成为国内外经济性较高的排液采气关键技术之一,但由于柱塞与油管内壁环缝间液体漏失和气体上窜降低了柱塞气举排液率甚至造成举升失败。因此,为优化柱塞气举结构以提高举升效率,构建了运动柱塞与油管内壁环缝间气液两相逆流数值模型,研究了柱塞结构与上行速度对环缝内气液逆流流型转变以及逆流密封性能的影响规律,揭示了柱塞与油管内壁环缝内的气液逆流密封机理,提出了强化气液逆流密封性能的最优上行举升速度与柱塞结构优化方向。研究结果表明:(1)在柱塞表面添加槽式结构可显著改善柱塞与油管内壁环缝间的气液逆流密封特性,且矩形槽柱塞举升效果优于梯形槽柱塞;(2)当矩形槽室宽度小于深度时,气液难以充分混合而呈气液分层流型,气相涡旋将液体挤压在槽内壁面,环缝内流体速度衰减较小,气液漏失量较大;(3)当矩形槽室宽度是深度的2倍时,槽内呈气液搅拌流型,出现两相涡旋并引起气液流速的衰减,减小了举升过程中的流体漏失;(4)柱塞平均上行速度为5 m/s时,槽式柱塞与油管内壁环缝间气液流动密封性能最佳。结论认为,选用槽室宽度是深度2倍的矩形槽柱塞并控制其举升速度趋近于5 m/s,可有效提高柱塞排液效率,该研究成果可以... 相似文献
6.
以双端羟丙基聚硅氧烷与α-氯代异丁基酰氯反应得到多官能团大分子引发剂Cl-PDMS-Cl,以CuCl为催化剂、N-(2-吡啶亚甲基)-1-丙胺(PMPA)和2,2′-联吡啶(BPY)为催化剂配体,通过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反应(ATRP)合成了聚甲基丙烯酸六氟丁酯-聚硅氧烷-聚甲基丙烯酸六氟丁酯(PHFBMA-b-PDMS-b-PHFBMA)。通过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IR)、核磁(NMR)对三嵌段聚合物的结构行了表征。以水/油接触角为主要指标,考察了聚合物中氟硅含量、溶剂及成膜温度对聚合物涂膜表面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以醋酸仲丁酯为溶剂,结构为HFBMA10-DMS88HFBMA10的三嵌段聚合物在100℃成膜,涂膜水、油接触角可达135.50°和123.33°,涂膜性能优良。 相似文献
7.
8.
9.
采用气相色谱法对3,3-二甲基丁醇产品进行分析,建立了毛细管色谱柱气相色谱内标法定量分析方法。在筛选色谱柱和优化色谱条件的基础上,选用Hp-225(φ0.25mm×0.25μm×30m)毛细管色谱柱测定3,3-二甲基丁醇产品含量。结果表明,目标组分分离效果良好。通过内标法对标准试样进行定量测定,目标组分重复测定5次的相对标准偏差均小于2%,回收率在98.96%-100.87%之间,表明方法的精密度和准确度良好。该方法为3,3-二甲基丁醇生产企业分析检测提供了一种快速、可靠的方法。 相似文献
10.
高稳定性硫酸钠-过氧化氢-氯化钠加合物合成工艺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工业H2O2为原料制备稳定的硫酸钠-过氧化氢-氯化钠加合物,考察了原料配比、反应温度和稳定剂对产品的影响;研究了母液循环工艺及产品稳定性。结果表明,以250 g Na2SO4为基准,加入300 mL27.5%H2O2,50 gNaCl,反应温度10℃左右,稳定剂选用复合稳定剂时产品质量最佳;母液经5次循环,其组成、固相产品质量及产品中H2O2含量基本不变;产品在100℃加热,3 h的分解率小于2%;将5%的产品配入国标洗衣粉,其稳定性为过碳酸钠的20倍,与洗衣粉的配伍性较好。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