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1篇
  免费   13篇
  国内免费   9篇
电工技术   4篇
综合类   14篇
化学工业   9篇
金属工艺   5篇
机械仪表   13篇
建筑科学   7篇
矿业工程   7篇
能源动力   1篇
轻工业   6篇
水利工程   1篇
石油天然气   15篇
武器工业   4篇
无线电   8篇
一般工业技术   18篇
冶金工业   8篇
原子能技术   7篇
自动化技术   16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5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17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6篇
  1998年   3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5年   4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镀锌板硅烷-硝酸锆复合转化膜的性能与表征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获得一种防腐性能优越的转化膜。方法将KH560和KH791两种硅烷复合后水解,添加硝酸锆,得到KH560-KH791-硝酸锆复合钝化液,采用该钝化液对镀锌钢板进行钝化处理,通过盐水浸泡实验、中性盐雾试验和附着力测试,与添加硝酸锆前的转化膜进行性能对比。结果盐水浸泡和中性盐雾腐蚀72 h的实验中,添加硝酸锆后的转化膜性能都明显优于添加前,二者的附着力测试均能达到一级。结论加入的硝酸锆填充了膜层空隙,更加有效地阻挡了腐蚀介质的渗透,使得钝化膜的防腐性能提高。  相似文献   
52.
针对技术创新平台应用背景下的技术对接协商问题,结合智能感知Agent技术,分析并设计了多议题协商算法与策略。由技术创新平台中技术对接的实际环境,充分地利用平台中的历史技术对接提议,并考虑到技术对接双方的技术对接效益,设计技术对接中基于智能感知Agent的多议题协商算法,并在此基础上设计提议生成策略,提出技术对接协商中的建议解。保证了技术对接过程中技术交易双方的综合效益最优,使得技术交易双方能够在技术对接协商中达到效益“双赢”。通过技术创新平台中的技术对接的实际算例,例证了该协商算法与协商策略对技术创新平台中技术对接环境的适用性、合理性、可行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53.
介绍了国内外铁素体轧制的发展状况,并阐述了铁素体轧制对工艺的要求及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结合铁素体轧制的优缺点,对铁素体轧制与奥氏体轧制工艺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54.
本文给出了全景图像畸变场校正算法,这种方法主要利用CORDIC(Coordinate Rotation Digital Computer)算法,提出了将圆环域图像展开成矩形图像的硬件快速算法.利用流水线CORDIC结构来实现高速高精度的三角函数发生器的设计,进而实现该校正算法.给出了该校正算法的结构及VHDL描述、综合及实现过程.  相似文献   
55.
镀锌板水性环氧树脂复合钝化膜的耐蚀性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镀锌板经环氧树脂系有机/无机复合钝化处理后耐蚀性能大幅提高,目前对其研究不够深入。将水性环氧树脂、Ni(NO3)2.6H2O,H2O2及有机酸等配制成复合钝化液,在镀锌板表面制备了有机/无机复合钝化膜。采用Tafel极化曲线、交流阻抗(EIS)和中性盐雾试验(NSS)等方法对单一环氧树脂钝化膜和复合钝化膜的耐蚀性进行了对比研究,采用扫描电镜(SEM)和能谱分析(EDS)对复合钝化膜的表面形貌和组成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无机盐﹑有机酸与环氧树脂在镀锌板表面形成的有机/无机协同缓蚀复合膜具有优良的耐蚀性和较好的工业实用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56.
自动化液压动力大钳   总被引:5,自引:4,他引:1  
钻、修井过程中 ,采用传统方式安装和使用笨重的液压动力大钳操作不便 ,存在许多安全隐患 ,为此 ,BJ管材服务公司研制开发了自动化液压动力大钳系统。该系统为一液压式伸缩管或称关节式臂杆 ,自动化程度高 ,自带固定大钳 ,无需大钳尾绳 ,1人就可安全操纵。系统安装简单 ,通过其多个安装点可灵活、快速地安装在井架大腿上。在北海油田的应用表明 ,该系统可使大钳推移量最少 ,控制及稳定性能优越 ,使用灵活 ,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57.
在双粒子模型假定下讨论了短程束流尾场效应。该效应在脉冲积分近似下,等价于在消色差系统中央平面上对束团施加一个附加的纵向和横向动量增量。通过传输矩阵变换运算.推得了包括束流尾场引起的束流纵向和横向位移在内的束流纵向和横向传输表达式,藉以考察束流尾场效应对消色差系统的影响。  相似文献   
58.
Abstract: Based on digital signal processor(DSP) and field programmable gate array(FPGA) techniques, the architecture of super large view field(SLVF) panoramic night vision image processing hardware platform was established. The panoramic unwrapping and correcting algorithm, up to a full 360°, based on coordinate rotation digital computer (CORDIC) and night vision image enhancement algorithm, based on histogram equalization theory and edge detection theory, was presented in this paper, with the purpose of processing night vision dynamic panoramic annular image. The annular image can be unwrapped and corrected to conventional rectangular panorama by the panoramic image processing algorithm, which uses the pipelined CORDIC configuration to realize a trigonometric function generator with high speed and high precision. Histogram equalization algorithm can perfectly enhance the contrast of the night vision image. Edge detection algorithm can be propitious to find and detect small dim dynamic targets in night vision circumstances. After abundant experiment, the al- gorithm for panoramic image processing and night vision image enhancement is successfully implemented in FPGA and DSP. The panoramic night vision image system is a compact device, with no external rotating parts. And the system can reliably and dynamically detect 360* SLVF panoramic night vision image.  相似文献   
59.
运用刚性和柔性多体系统动力学理论,对舱底泵曲柄连杆机构进行运动学和动力学计算,分析出其主要激励力频率和大小,并运用多体系统动力学软件Adams,对其进行运动学、动力学仿真和振动分析。结果表明,用柔性多体动力学理论将机构柔性化,能够更加准确揭示其振动特性,对往复泵设计和低噪声修理具有重要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60.
不同喷丸工艺下残余应力沿深度的分布规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X射线衍射法系统研究了16种不同喷丸工艺产生的残余应力。每个工件取4个不同位置测点,每测点在表面下250μm范围内取8个测试深度,采用电解抛光进行剥层,结果表明:国产弹丸最大残余压应力出现在表面下50μm处,影响层深150μm;进口弹丸最大应力出现在50~75μm处,影响层深为200μm;喷丸工艺中抛头转速与阿尔门值成正比,随阿尔门值增大残余应力略有增加,但残余应力最大值与阿尔门值之间没有定量对应关系;喷丸后残余应力的影响层深度与弹丸特性有直接关系,而与抛头转速无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