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9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7篇
电工技术   6篇
综合类   2篇
化学工业   51篇
金属工艺   7篇
建筑科学   17篇
轻工业   5篇
水利工程   3篇
石油天然气   5篇
无线电   3篇
一般工业技术   1篇
冶金工业   3篇
自动化技术   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6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4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3篇
  1993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01.
硝基苯电还原制备对氨基苯酚工艺过程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钮东方  郎超  张新胜 《化工学报》2013,64(2):656-662
采用固定床电解槽还原硝基苯制备对氨基苯酚,并对其工艺条件进行了优化。以铜网组成固定床电解槽阴极,镀铱钛网(DSA)作为阳极,在电流密度为1000 A·m-2,阴极电解槽内流速为4.28 cm·s-1,铜网厚度为10 mm,温度为85℃条件下,硝基苯还原的电流效率接近100%,对氨基苯酚的选择性可达到83%。电解液可循环套用5次,硫酸和氨水的消耗量降至原来的25%,硫酸铵和废水的排放量也减少了75%。采用扩散渗析法回收废弃电解液中的硫酸,以APS为阴离子交换膜,模拟液的流量为0.01 ml·min-1、温度为20℃时,酸回收率达到61%,且对氨基苯酚和苯胺的透过率分别仅为1.4%和1.6%。  相似文献   
102.
对钻杆内螺纹接头断口及其断口附近螺纹根部的小裂纹采用宏观观察、金相检测、SEM形貌观察、EDS能谱等手段进行分析后认为:该钻杆主要是由于上扣扭矩偏小,造成螺纹面挤压,同时承受弯曲时,螺纹根部弯曲应力增大,使钻杆内螺纹接头在螺纹根部萌生疲劳裂纹,导致疲劳失效发生。  相似文献   
103.
为了去除丙烯腈废水中的硫酸铵,采用电渗析法对丙烯腈废水进行脱盐处理。脱盐率随流量的升高而降低,随电压的升高而升高,但达到一定值后,脱盐率基本不随电压的变化而变化。流量升高,能耗降低;电压越高,能耗越高。在电压为10V、流量为50L/h的条件下,具有较好的电渗析效果,能耗在16.81kJ/g左右,温度提高有利于电渗析过程的进行。实验结果表明,该法切实可行。  相似文献   
104.
张新胜    苏烨  丁宁  丁伟聪 《热力发电》2021,50(12):153-159
针对超超临界机组汽动给水泵(汽泵)人工并泵过程耗时长、操作复杂以及给水流量波动大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机组状态参数自适应调整速率的自动并泵控制策略,该策略以被并入泵出口阀状态为依据,设计了3个升速阶段,每个阶段将给水流量偏差、给水母管压差、汽泵再循环阀开度等影响并泵性能的参数作为并泵速率调整因子,自适应变换并泵速率,同时根据不同的并泵负荷工况优化给水泵再循环阀控制,使得并泵过程快速平稳。在某超超临界660 MW机组控制系统进行实际组态运行,可实现多工况下自动并泵功能,运行过程表明:采用自动并泵控制策略后,在减轻运行人员并泵操作强度的同时,并泵过程给水流量波动在50 t/h以内,耗时小于8 min,有效提升了机组并泵过程的稳定性及快速性。  相似文献   
105.
提出了一种输入输出共地、输入电流连续的高增益准Delta源DC/DC变换器。在准Y源网络的基础上,重新设计三绕组耦合电感的绕组连接方式。所提准Delta源DC/DC变换器与准Y源DC/DC变换器相比,在相同耦合电感绕组系数的情况下实现了更强的升压能力,在更小的直通占空比范围内实现了高电压增益。对准Delta源DC/DC变换器进行了理论分析,并搭建了100 W的样机验证理论分析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06.
石煤型钒矿含矿岩层矿石硬度小,节理发育,开采难度大,资源利用率低。通过采用中深孔落矿分段空场法采矿,回收了大量的矿柱、并对原有采矿方法无法回采的破碎矿段也进行了安全高效开采,对于石煤型钒矿石大规模开采积累了诸多的实验数据和科学依据,为以后矿山安全高效生产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