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0篇
  免费   4篇
综合类   2篇
化学工业   25篇
金属工艺   1篇
机械仪表   1篇
建筑科学   5篇
能源动力   1篇
水利工程   3篇
无线电   1篇
一般工业技术   4篇
自动化技术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4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4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31.
1前言 宜宾海丰和锐有限公司120万吨/年电石渣综合利用制水泥项目由天津水泥工业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承建;本项目建设2×2000t/d新型干法水泥熟料生产线,100%利用电石渣替代石灰质原料烧制水泥熟料,最大限度地使工业废弃物——电石渣资源化。此项目电石渣滤饼输送方案拟采用管道输送代替胶带机输送。  相似文献   
32.
采用Φ700 mm×700 mm间歇式球磨机,对分别采用钢球和陶瓷球时粉磨水泥和粉煤灰的效果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在粉磨低比表面积水泥时,使用陶瓷球有利于节电,而粉磨高比表面积时没有节电效果;水泥的标准稠度用水量略有上升。在粉磨粉煤灰时,陶瓷球的节电效果与粉磨水泥时的规律相近,节电效果随着比表面积的增加而减少,相同比表面积条件下,粉煤灰的活性略有增加。  相似文献   
33.
新型高效水泥活化助磨剂对水泥性能影响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借助活化助磨剂来激发具有潜在活性的混合材,生产高标号水泥,变废为宝,这对于保护环境和实现工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现实意义。然而现在水泥助磨荆国家标准不完善,市场相对混乱,本文选了几种市售助磨剂,比较了几种助磨剂对水泥性能的影响,希望对水泥工业生产有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34.
镁渣替代石灰石配料烧制硅酸盐水泥熟料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实验证明,镁渣可改善生料的易烧性;在镁渣参与配料的生料中,掺加HBZ或HPZ后,促进了fCaO的吸收,能大幅度改善生料易烧性。在同时掺有1.0%HBZ和1.5%HPZ时,熟料3d和28d抗压强度比空白样分别提高38.3%和12.2%;用镁渣替代20%石灰石烧成的硅酸盐水泥熟料3d和28d强度分别可以达到40.8MPa和65.2MPa。  相似文献   
35.
基于压力板法和水汽平衡法获取缓冲回填材料土水特征曲线,探讨干密度、掺砂率、温度和溶质浓度对缓冲回填材料土水特征曲线模型的影响。遴选出三参数的张虎元模型和四参数的Fredlund and Xing模型可用于拟合我国高庙子(GMZ)膨润土—砂混合物的土水特征曲线,发现吸力值测试范围对模型选取影响很大。干密度和温度与张虎元模型参数具有很好的相关性,而掺砂率和溶质浓度与模型参数的相关性不明显;干密度与Fredlund and Xing模型参数具有很好的相关性,但掺砂率、温度和溶质溶度与模型参数规律性不明显。根据试验数据拟合出的土水特征曲线模型参数与干密度的经验公式,可用来评估处置库运行期材料密度不断变化时的持水特性。  相似文献   
36.
立式辊磨烘干能力强,广泛应用于高水分原料的粉磨。然而在一些地区水泥生产用的原料不仅水分高,而且含有酸性化合物,这些化合物通常含有硫和氯。这就对生料磨废气处理系统设计造成很大的困难,首当其冲就是酸腐蚀的防治。在国外某水泥厂的提产改造项目中就遇到这种情况,原料的特点为水分高(最高10%),含有0.214%硫铁矿(FeS2),燃料为石油焦(硫含量为5.6%),加之项目所在地区气候寒冷,给项目的设计带来巨大困难,本文将针对这种极端情况下的生料磨废气处理系统的排放指标计算、流程选择、露点温度计算等进行详细的介绍。  相似文献   
37.
<正>0引言水泥标准稠度用水量是衡量水泥工作性能优劣的指标之一。一般来说,水泥标准稠度用水量小,则混凝土单位需水量少,外加剂掺加量少,强度高,耐久性比较好。因此,近年来,有关水泥标准稠度用水量的问题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特别在两广地区,混凝土行业总是希望水泥的需水量越小越好[1-2]。目前,虽然国内外已经有很多学者对关于C3A和石膏含量对水泥标准稠度用水量的影响给出了很多定性的解释,而关于定量方面的试验数据往往只限于  相似文献   
38.
本文以京津冀地区三条典型的水泥生产线为例,依据EPA 201A方法检测了水泥正常生产过程中的PM2.5排放量,得出所测水泥企业窑头PM2.5排放因子分别为0.019、0.059g/t熟料,窑尾排放因子分别为13.272、0.206、2.909g/t熟料,水泥磨排放因子分别为0.484、0.208g/t水泥,煤磨排放因子分别为3.703、0.155g/t煤粉。本文为水泥行业PM2.5排放的研究提供了基础数据和初步结论。  相似文献   
39.
Employing an ideal elasto-plastic model, the typically used strength reduction method reduced the strength of all soil elements of a slope. Therefore, this method was called the global strength reduction method (GSRM). However, the deformation field obtained by GSRM could not reflect the real deformation of a slope when the slope became unstable. For most slopes, failure occurs once the strength of some regional soil is sufficiently weakened; thus, the local strength reduction method (LSRM) was proposed to analyze slope stability. In contrast with GSRM, LSRM only reduces the strength of local soil, while the strength of other soil remains unchanged. Therefore, deformation by LSRM is more reasonable than that by GSRM. In addition, the accuracy of the slope's deformation depends on the constitutive model to a large degree, and the variable-modulus elasto-plastic model was thus adopted. This constitutive model was an improvement of the Duncan~Chang model, which modified soil's deformation modulus according to stress level, and it thus better reflected the plastic feature of soil. Most importantly, the parameters of the variable-modulus elasto-plastic model could be determined through in-situ tests, and parameters determination by plate loading test and pressuremeter test were introduced. Therefore, it is easy to put this model into practice. Finally, LSRM and the variable-modulus elasto-plastic model were used to analyze Egongdai ancient landslide. Safety factor, deformation field, and optimal reinforcement measures for Egongdai ancient landslide were obtained based on the proposed method.  相似文献   
40.
硅钙钾土壤调理剂(硅钙钾肥)是一种绿色环保、缓释长效的新型矿物肥料,具有提供养分和调理土壤的双重功效。以硅钙钾肥为研究对象,试验研究其造粒烘干工艺和设备。试验研究结果表明:湿球筛分有助于细粉成球,降低烘干能耗;烘干时应尽量减少颗粒的振动,以降低碎球概率;设置2组收尘器,分别用于回收干粉尘和含水汽粉尘;设置二次造粒有助于提高颗粒强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