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8篇
  免费   14篇
电工技术   2篇
综合类   14篇
化学工业   2篇
金属工艺   3篇
建筑科学   3篇
矿业工程   51篇
石油天然气   1篇
一般工业技术   1篇
冶金工业   24篇
自动化技术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6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3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7篇
  195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磷矿石作为一种不可再生矿产资源,在磷化工行业得到了广泛的开发利用。本文从我国磷矿资源分布、矿石特点、磷矿开发利用现状及开发中遇到的问题、磷矿产业格局等进行了综述。我国磷矿石资源储量十分丰富,但 “丰而不富”且分布不均。随着易采选矿石储量的减少,低品位磷矿石资源的开发、磷产品单一等因素制约了磷矿产业的发展。提出进行供给侧改革,采用智能采矿等新技术、浮选新药剂,加快利用磷尾矿、磷石膏等固废的措施,实现磷矿产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82.
中国磷化工产业规模庞大,是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但在磷化工生产过程中每年会产生数千万吨的磷尾矿、磷石膏、磷渣等工业固体废弃物。目前,这些固体废弃物的堆积和消纳已经严重制约了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健康发展,如何处理和利用这部分资源,对于整个磷化工产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为了进一步了解我国磷化工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技术现状,本文详细介绍了磷化工固体废弃物的产出、理化性质、堆存危害、处理技术,阐述了磷尾矿、磷石膏、磷渣三种典型磷化工固体废弃物在工业、农业、水泥、建筑等各个方面的综合利用技术现状,总结了我国磷化工固体废弃物现有利用技术中存在的综合利用率不高、产品转化处于初级阶段、没有实现资源全部循环利用等问题,最后针对未来磷化工固体废弃物处理发展路线,从技术可行性方面提出了合理化的建议,以期我国磷化工固体废弃物大量堆积现状能够得到有效改善,综合利用技术有所突破。  相似文献   
83.
硫酸渣磁化焙烧—磁选提铁降硫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硫酸渣铁品位为55.08%,其中有害元素硫的含量为1.3%.为高效利用硫酸渣,必须提高铁含量、降低硫磷等有害元素.硫酸渣试样直接进行弱磁选,得到铁精矿品位60.54%,精矿回收率仅为54.46%,采用磁化焙烧-弱磁选的方法来进行选铁试验,通过对磁化焙烧时间、磁化焙烧温度、还原剂的质量配比等条件试验,确定了在焙烧时间40 min,焙烧温度750℃,还原剂10%的最佳焙烧条件.焙烧矿磨矿至-0.074 mm 97.02%,用弱磁选管进行磁选的最佳试验条件,在此焙烧条件下,进行一粗一精的磁选,获得了铁品位64.57%,精矿回收率86.99%,硫含量降低到0.13%.  相似文献   
84.
对广西某含铁品位为52.07%、磁性率(FeO/TFe)为2.11%的难选赤褐铁矿矿石进行理化性能分析和矿物工艺学研究,并进行了强磁选、还原焙烧—磁选选矿试验,确定还原焙烧—磁选可以获得较好的选别指标为:精矿铁品位达63.27%,产率达82.70%,铁回收率95.99%,有害元素硫,磷都较低,SiO2、Al2O3、CaO、MgO的含量都能满足高炉冶炼的要求,属于优质铁精矿.  相似文献   
85.
介绍和评述了熔融还原炼铁工艺的特点和发展,比较了几种熔融还原法的开发与应用,分析了各自的发展特点及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86.
鲕状赤铁矿提铁降钾钠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采用磁化焙烧-磁选-反浮选工艺回收某鲕状赤铁矿中的铁。磁化焙烧最佳条件为:焙烧温度800 ℃,煤粉用量8%,焙烧时间65 min;反浮选最佳条件为:矿浆温度30 ℃,NaOH用量1 250 g/t、淀粉用量940 g/t、CaO用量750 g/t,捕收剂915BM用量750 g/t。在最佳条件下最终得到产率58.30%、TFe品位63.04%、P含量0.233%、K2O+Na2O含量0.22%、铁综合回收率77.56%的铁精矿,实现了该类铁矿石的综合利用。  相似文献   
87.
由于程潮铁矿铁精矿的粒度较粗,比表面积较小等原因,严重影响了球团矿的产量和质量。引进高压辊磨工艺后,球团产、质量得到了改善,链算机-回转窑运行稳定。  相似文献   
88.
黄梅褐铁矿悬浮闪速磁化焙烧试验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以湖北黄梅褐铁矿为主要原料,研究焙烧气氛、温度和固气比等操作条件对褐铁矿焙烧指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一氧化碳含量(体积分数)3.50%左右,反应炉温度800~950℃,固气比0.5~0.8kg/m3条件下,通过闪速磁化焙烧得到的焙烧矿,品位在33%左右,可选性良好,采用简单的选矿流程,可得到较好的选矿指标,铁精矿品位达到60.67%,回收率达到94.49%.可见新研制的闪速磁化焙烧装置对褐铁矿的焙烧效果是很显著的。  相似文献   
89.
二氧化锰流态化还原试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针对现有氧化锰矿还原处理工艺中效率低、能耗高、操作条件差、环境污染较严重等问题,利用气固流态化高效传质传热原理,将流态化快速还原技术应用于氧化锰矿的还原焙烧。广西大新锰矿矿石中的锰矿物主要以软锰矿(β-MnO2)和复水锰矿(MnO(OH)2)的形式存在,利用流态化状态下,气固传热效率高、接触面积大的特点,强化氧化锰矿石的还原焙烧反应,在750~850℃的温度条件下,CO含量3%~6%,获得了转化率大于90%的指标,焙烧时间只需10~60s,证实了氧化锰矿(MnO2·nH2O)在数十秒钟实现流态化快速还原焙烧的科学设想,将对工业化开发利用低品位锰矿资源有一定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90.
张汉泉 《中国矿业》2012,21(9):91-94
某铜矿石铜矿物主要为黄铜矿,脉石矿物中主要是斜长石,分选过程中要求同时得到铜精矿和硫精矿。根据矿石性质,通过浮选条件试验和流程试验,结果如下:采用混合浮选—分离浮选流程,当磨矿细度为75%-0.076mm左右时,可获得的铜精矿含铜25.31%、含金6.7g/t,铜、金回收率分别为87.50%、84.52%。试验中未获得合格的硫精矿;采用一粗一扫二精选别流程,可获得单一的铜精矿。其铜品位与回收率分别为19.13%与88.13%,铜精矿含金5.33g/t,金的回收率为89.55%。方案Ⅰ铜精矿指标较好,方案Ⅱ流程简单、生产成本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