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2篇
  免费   15篇
  国内免费   15篇
化学工业   50篇
石油天然气   23篇
武器工业   17篇
冶金工业   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2篇
  2012年   1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4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0 毫秒
61.
Diels-Alder反应制备三环戊二烯的溶剂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考察了溶剂效应对Diels-Alder反应制备三环戊二烯(TCPD)的影响,反应在120~150℃进行。结果袁明,温度对聚合反应影响最大,压力影响在较低温度(130℃)条件下较为显著。不同溶剂的使用不仅影响反应转化率、收率,同时改变产物组成;在实验反应温度范围内,产物中没有高聚物生成,反应选择性好。  相似文献   
62.
缩水甘油硝酸酯的绿色合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一种五氧化二氮为硝化剂,选择性硝化缩水甘油合成缩水甘油硝酸酯的温和、高效方法.考察了摩尔配比、反应温度、反应时间等因素对硝化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当五氧化二氮与缩水甘油的摩尔比为1∶1,在-15℃下反应6 min,缩水甘油硝酸酯的选择性为100%,收率达94%.  相似文献   
63.
过氧化氢生产用三相固定床中泡沫流持液量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采用空气-蒽醌工作液体系模拟过氧化氢生产中蒽醌氢化用三相反应器内流体的流动情况。首先建立了实验测定部分发泡固定床内泡沫流持液量的方法。然后应用建立的方法测定了不同气液表观流速下动态持液量,并考察了气液表观流速对动态和总持液量的影响。最后,比较了10种用于估算发泡体系泡沫流区持液量经验式的计算精度。结果表明,分别采用Specchia和Larachi经验式估算动态和总持液量的计算误差均在5%以内。  相似文献   
64.
以甲苯为模型燃料,研究了温度对USY催化燃料裂解结焦及其前驱体的影响。采用热重、13C固体核磁、元素分析、色质联用、程序升温氧化法等手段对催化剂上的焦炭和液相产物中的焦炭前驱体进行了考察。结果表明,沉积在催化剂上的焦炭主要为缩合度较高的多环芳烃,随着温度的升高,结焦量增加,液相产物中多环芳烃的环数和含量均呈增加趋势。因此得出高温对抑制焦炭的产生不利。  相似文献   
65.
综述了木质素加氢解聚、解聚单体加氢脱氧和单体升级为多环高价值产品等过程中所使用的多功能催化剂的研究进展,包括硫化物催化剂、贵金属单质催化剂、非贵金属单质和合金催化剂、磷化物催化剂等。强调了加氢催化剂(Ru、Pt、Pd、Co、Mo和Ni等)和酸催化剂(Al2O3、ZrO2、NbOPO4、沸石和介孔硅酸盐等)在加氢裂解、加氢脱氧和(加氢)烷基化反应中的协同作用。在此基础上总结了当前反应过程的一些难点,并对下一步的技术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未来需要开发水热稳定性更好、价格更加低廉的高活性催化剂,降低氢气用量,同时考虑天然木质素的一锅法转化,为工业化制备生物质燃料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66.
SRNA-4非晶态合金催化双环戊二烯液相加氢反应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SRNA-4非晶态合金催化剂对双环戊二烯(DCPD)进行了加氢反应考察,研究了搅拌速度、温度、压力和催化剂浓度各条件对双环戊二烯加氢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DCPD加氢反应为连串反应,中间产物主要为9,10-二氢双环戊二烯(9,10-DHDCPD)和少量1,2-二氢双环戊二烯(1,2-DHDCPD);DCPD易于加氢生成中间产物9,10-DHDCPD,其继续加氢为四氢双环戊二烯(endo-THDCPD)需要较为剧烈的条件.DCPD加氢过程选用两段法,第一段为温度110℃,第二段为130℃,压力均为1.5MPa,催化剂浓度1.18%.非晶态合金(催化剂)对DCPD的加氢反应活性明显高于Raney Ni,可进行1、2位加氢反应生成1,2-DHDCPD,并且催化剂用量少,反应温度和反应压力低,反应时间短,生成副产物少.  相似文献   
67.
探究了乙二醇单甲醚防冰剂对吸热型碳氢燃料裂解的影响,其中乙二醇单甲醚加入的质量百分比分别为0.05%,0.10%,0.15%,0.20%。利用微型气相色谱仪、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CO2红外分析仪对燃料裂解气相产物、液相产物、结焦量等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乙二醇单甲醚在低温下对燃料的裂解影响并不明显,但在高温(≥650℃)条件下能够促进燃料的裂解,产气率和热沉增大。添加0.15%乙二醇单甲醚时,燃料裂解产生的结焦量最少,与对照组相比,降低了42.44%。  相似文献   
68.
非晶态合金因具有独特的短程有序、长程无序结构而表现出了优良的催化性能.今采用化学还原法以KBH4为还原剂制备得到负载型Pd-B/λ-Al2O3非晶态合金催化剂,并对其结构进行定性检测.催化剂的XRD、SEM结构表征结果表明,负载所得催化剂活性中心Pd为非晶态结构.以三环戊二烯(TCPD)加氢生成四氢三环戊二烯(THTCPD)为探针反应,研究结果表明新鲜非晶态催化剂活性优于常规H2还原所得负载型Pd/γ-Al2O3催化剂.热处理后的非晶态催化剂XRD、SEM分析结果表明其非晶结构受到破坏,活性中心晶化、团聚、分散度降低导致催化活性降低,且温度越高Pd晶化度越深.热处理温度低于150(C条件下催化剂结构基本保持稳定,600(C热处理2h后所负载活性中心完全晶化.  相似文献   
69.
液体碳氢燃料具有能量密度高、氢含量大及便于储存和运输的特点,以其为原料经重整制氢并应用到移动式的燃料电池/加氢站对民用设备及国防武器等具有现实意义。本文首先对液体碳氢燃料蒸汽重整机理进行概述,明确当前催化剂面临的积炭、硫中毒等主要问题,从而指导高性能催化剂的设计和开发;其次,总结了几种典型液体碳氢燃料(汽油、煤油、柴油、焦油、含硫碳氢燃料等)蒸汽重整催化剂的相关进展,对比了不同催化剂在相应工艺条件下的活性及稳定性;最后,归纳了几类蒸汽重整过程强化技术包括等离子体重整、化学链重整、吸附增强重整及反应与分离耦合重整,说明了各类强化技术的优点及存在的不足,提出通过构建高效催化剂与蒸汽重整强化技术耦合有望实现液体碳氢燃料的高效转化制氢。希望本综述能为进一步研究液体碳氢燃料重整制氢提供相关指导。  相似文献   
70.
高密度燃料三环戊二烯加氢反应历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三环戊二烯(TCPD)的加氢产物是具有重要应用价值的高密度碳氢燃料,本文对三环戊二烯的加氢反应过程进行了研究。采用气质联用、红外光谱和核磁共振对加氢产物进行表征,发现在加氢反应中TCPD的降冰片烯(NB)双键首先被饱和,生成中间产物 12,13-二氢三环戊二烯(12,13-DHTCPD),残留的环戊烯 (CP)双键需要在更高的温度和氢压下反应生成四氢三环戊二烯(THTCPD),即反应按照TCPD→12,13-DHTCPD→THTCPD的途径进行。利用密度泛函理论中的B3LYP/6-31G*方法对加氢过程进行模拟,证实TCPD中NB双键比CP双键更活泼,反应活性更高,并且NB双键加氢产物比CP双键加氢产物在热力学上更稳定,因此反应中NB双键优先反应,从理论上证实了实验结果。研究为三环戊二烯的两段加氢工艺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