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5篇
  免费   2篇
综合类   5篇
化学工业   26篇
轻工业   3篇
无线电   1篇
一般工业技术   6篇
自动化技术   6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2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官能化聚烯烃弹性体增韧PBT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马来酸酐接枝乙烯-辛烯共聚物(POE-g-MAH)和乙烯-丙烯酸甲酯-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三元共聚物(E-MA-GMA)增韧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酯(PBT)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与POE-g-MAH相比较,E-MA-GMA与 PBT之间有更强的界面相互作用,在PBT基体中有更加细微的分散,而且E-MA-GMA的粒子间距明显小于POE- g-MAH,致使PBT/E-MA-GMA共混体系在较低弹性体含量下出现脆/韧转变。  相似文献   
42.
将聚丙烯(PP)与官能化聚烯烃弹性体(POE-g-M AH)共混,制备出4种新型增韧改性剂,研究了PP的含量和种类对PBT/POE-g-M AH共混体系相形态和力学性能的影响。SEM观察发现,新型增韧改性剂作为分散相具有以POE-g-M AH为软壳、PP为硬核的包藏结构。随着高熔体流动指数PP(EPF 30R)含量的增加,软壳层厚度逐渐减小,包藏结构分散相的相畴尺寸略有减小,分布更加均匀。但添加低熔体流动指数PP(EPS30R)后,包藏结构分散相的相畴尺寸变大,分布不均匀。力学性能测试表明,适量高熔体流动指数PP与POE-g-M AH并用具有显著的协同增韧作用。与PBT/POE-g-M AH体系相比,在相同的增韧剂总用量时,共混物在保持超高韧性的同时,拉伸强度损失最小。  相似文献   
43.
研究了马来酸酐接枝聚丙烯(PP-g-MA)对聚丙烯(PP)/碳酸钙(CaCO3)共混体系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PP-g-MA对PP/CaCO3共混体系有增容改性作用,当加入5%的PP-g-MA时,该复合材料的冲击强度和拉伸强度均有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44.
聚酯型阴离子聚氨酯水分散体的制备与性能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由4,4’-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MDI)、聚己二酸乙二醇酯(DEGA)、二羟甲基丙酸(DMPA)和1,4-丁二醇(BDO)反应,然后用三乙胺(TEA)中和,制备了一种新型的聚酯型阴离子聚氨酯水分散体,制得的样品用FT—IR来表征。研究了n(NCO)/n(OH)比值、DMPA用量和硬段含量对聚氨酯水分散体的乳液粘度、粒径分布和吸水率及机械性能的影响,得出了制备聚酯型阴离子聚氨酯水分散体的较好的配方。  相似文献   
45.
随着国家对化工生产中的污染问题日益重视,传统的聚丙烯熔融接枝和溶液接枝的工业化生产面临巨大的考验,而发展绿色环保的聚丙烯固相接枝法成为研究的热点之一.从热引发、光引发、等离子体引发、辐射引发、其他方法等五个方面综述了绿色环保的聚丙烯固相接枝的研究进展,并分析了各种固相接枝法的优缺点,最后对绿色环保的聚丙烯固相接枝法的前...  相似文献   
46.
由化学氧化法制得的聚苯胺(PANI)被不同质子酸掺杂。研究盐酸(HCl)、硫酸(H2SO4)、樟脑磺酸(CSA)和十二烷基苯磺酸(DBSA)掺杂对PANI产率、溶解性以及电导率的影响。研究发现,HCl掺杂的PANI电导率为0.263 4 S/cm、产率可达到78.83%。还讨论不同HCl浓度和不同过硫酸铵/苯胺(APS/An)的物质的量比对HCl掺杂PANI产率和电导率的影响,当HCl的浓度达到1.2 mol/L、APS/An物质的量比为0.6时,PANI的电导率和产率均为最大值。  相似文献   
47.
柑橘皮渣水溶性膳食纤维的柠檬酸提取工艺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柑橘皮渣为原料,水溶性膳食纤维得率为指标,在单因素实验基础上,采用Box-Behnken原理设计的响应面法优化柠檬酸提取柑橘皮渣中水溶性膳食纤维的工艺。方差分析和交互作用分析表明,最佳提取工艺为柠檬酸质量分数3.38%、料液比1∶24、振荡时间69min、加热温度72℃,在此工艺条件下水溶性膳食纤维得率为21.10%±0.16%,与模型高度拟合,可用于实际预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