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43篇
  免费   85篇
  国内免费   68篇
电工技术   104篇
综合类   82篇
化学工业   159篇
金属工艺   67篇
机械仪表   51篇
建筑科学   135篇
矿业工程   55篇
能源动力   20篇
轻工业   150篇
水利工程   71篇
石油天然气   60篇
武器工业   7篇
无线电   120篇
一般工业技术   106篇
冶金工业   32篇
原子能技术   17篇
自动化技术   260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21篇
  2022年   27篇
  2021年   42篇
  2020年   26篇
  2019年   32篇
  2018年   29篇
  2017年   30篇
  2016年   47篇
  2015年   36篇
  2014年   81篇
  2013年   76篇
  2012年   85篇
  2011年   77篇
  2010年   74篇
  2009年   90篇
  2008年   98篇
  2007年   66篇
  2006年   84篇
  2005年   65篇
  2004年   39篇
  2003年   49篇
  2002年   46篇
  2001年   40篇
  2000年   33篇
  1999年   29篇
  1998年   21篇
  1997年   13篇
  1996年   20篇
  1995年   16篇
  1994年   12篇
  1993年   10篇
  1992年   13篇
  1991年   12篇
  1990年   13篇
  1989年   8篇
  1988年   8篇
  1987年   7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3篇
  1981年   4篇
  196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9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28 毫秒
81.
研究了麦草化学浆DEP漂白过程中麦草浆性能变化情况,以及漂白废水中污染物生成规律,并建立了二氧化氯用量、纸浆得率等因素与漂白废水中污染物发生量的相关关系式。结果表明:随着二氧化氯用量的增加,漂白废水中CODCr、BOD5、AOX发生量都逐渐增加,并且这些污染物发生量与二氧化氯、得率和白度等有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82.
徐明 《造纸信息》2008,(8):35-35
据最近来自瑞典的消息,科学家报道了纤维素纳米纸的发展.这是一种超强材料,可以用于建筑业。瑞典和日本的研究人员宣称他们研制出一种新型纸,这种纸几乎可以有像铸铁那样的抗张强度。这种新材料被称为“纤维素纳米纸”,用亚微米级的纤维素颗粒制造,他们认为可能打开一种扩大纸张在建筑材料领域和其他方面应用的途径。  相似文献   
83.
采用基于密度泛函理论的第一性原理研究了赝立方结构的Si3P4、Ge3P4、Sn3P4的电子结构和光学性质.结果表明:三种材料均为间接带隙半导体材料,与同类的碳化物相比,具有相对大的静态介电常数.研究结果为这类材料的应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84.
徐明 《福建建材》2022,(12):116-118
“三大构成”作为室内设计专业的基础课程,对于学生的基础技能训练和基本艺术素质培养都有着重要的意义。当前一些院校的“三大构成”课程在课程重视、师资配备、教学设计等方面还存在一定的不足和欠缺,以至于实际教学效果往往不尽如人意。解析了“三大构成”在室内设计专业中的重要性,并阐述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遇到的教学困境现状,提出了解决问题的策略与方法。  相似文献   
85.
为超临界CO2染色工艺提供必要的基础数据,采用静态循环法在343.2~383.2 K,12~28 Mpa温度压力范围内,测定了分散红343和分散蓝366及其混合物在超临界CO2中的溶解度.实验结果表明,二元体系(分散红343+CO2,分散蓝366+CO2)和三元体系(分散红343+分散蓝366+CO2)中染料的溶解度均随温度和压力的升高而增大;染料分子的极性对其在超临界CO2中的溶解度影响较大;三元体系中两种染料的溶解存在"共溶剂效应"和竞争溶解作用;两种染料在二元和三元体系中的溶解度实验数据用Chrastil方程关联,结果较好.  相似文献   
86.
马斌斌  徐明仙  郑夏琼  林春绵 《农药》2012,51(3):193-196
[目的]获得单一的高效异构体对于提高农药药效和减少环境污染具有重要意义。[方法]采用Sino-ChiralOJ柱在超临界色谱中以CO2为流动相对5种芳氧苯氧丙酸类除草剂进行手性分离。探索了系统温度(25-45℃)、流动相改性剂(甲醇、乙醇或异丙醇)及添加量(5%-15%)对分离效果的影响。[结果]唑禾草灵、吡氟禾草灵、喹禾灵获得了完全分离,其最大分离度分别为11.66、1.48、8.34,而禾草灵酸和吡氟氯禾灵均未获得分离。[结论]随着改性剂添加量的增大,唑禾草灵、吡氟禾草灵、喹禾灵的容量因子和分离度逐渐减小,而分离因子基本保持不变。在同一改性剂添加量下,容量因子按甲醇-乙醇-异丙醇的顺序基本逐渐增大,而分离因子基本保持不变。随着系统温度的升高,容量因子逐渐增大,分离因子和分离度逐渐减小。各物质结构上的差异导致分离效果不同。  相似文献   
87.
通过对四个由钢骨混凝土柱与钢筋混凝土梁构成的组合框架节点在低周反复荷载作用下的试验表明 ,这种组合框架节点具有良好的抗震性能。同时给出了节点核心区受剪承载力的计算方法 ,并将试验值与计算值进行了比较 ,两者吻合较好  相似文献   
88.
为得到高温后再生砂浆单轴受压应力-应变关系,对72个70.7 mm×70.7 mm×216 mm不同再生细骨料取代率的再生砂浆试件进行单轴受压试验,实测了20~800℃温度作用后试件的应力-应变全曲线,分析了再生砂浆的高温性能,以及再生细骨料取代率和经历温度对再生砂浆峰值应力、峰值应变、弹性模量、泊松比、体积应变和单轴受压应力-应变全曲线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再生细骨料取代率的砂浆试件高温后的表面颜色均经历灰色、浅红、灰白的过程,温度高于400℃以后开始出现裂缝、掉皮、疏松等现象;再生砂浆试件高温后质量损失率高于普通砂浆试件,温度高于400℃以后各类砂浆试件的质量损失率保持稳定;相同温度下,随着再生细骨料取代率的增加,单轴受压应力-应变曲线峰值应力减小,峰值应变增加,弹性模量减小,脆性更加显著;随着温度的升高,峰值应变逐渐增大,而峰值应力、弹性模量与体积应变临界点对应的应力比均持续减小,应力-应变曲线渐趋扁平。通过回归分析,建立了再生砂浆高温后峰值应力、峰值应变、弹性模量与温度的关系计算式,以及单轴受压分段式本构方程。  相似文献   
89.
利用溶胶.凝胶技术制备了TiO2氧敏薄膜,通过氧化物掺杂和贵金属的表面修饰,在空气气氛下烧结氧敏薄膜a结果表明:600℃~800℃下处理的薄膜是以金红石为主晶相及少量锐钛矿的混合晶型,随着温度升高锐钛矿减少,900℃时锐钛矿相的峰基本消失:800℃下处理的薄膜灵敏度明显高于600℃和900℃下处理的薄膜灵敏度。W,Ce氧化物掺杂促进TiO2薄膜微量氧化还原,增加催化反应活性,使薄膜的氧气灵敏度有明显提高:以Pd对W-TiO2薄膜进行表面修饰,使薄膜的阻温特性得到了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90.
为了改善感湿性能很差的BaTiO3陶瓷的湿敏特性,通过PbTiO3与BaTiO3复合,制备了表面为无规则网络状结构、内部具有丰富孔洞通道的(Ba,Pb)TiO3陶瓷,在30℃~70℃的温度范围内、RH=12RH%~93RH%之间5个检测点上测试了该材料的阻-湿特性.依照Anderson无序方法分析了陶瓷晶粒的半导化机理,并从表面吸附及能带理论的观点分析了(Ba,Pb)TiO3陶瓷的湿敏特性.理论上指出施主掺杂(Ba,Pb)TiO3陶瓷晶粒的半导化主要是由于晶格B位处于Ti4+和Nbs+的成分无序状态所致;指出(Ba,Pb)TiO3陶瓷属于复杂性系统,其相对湿敏特性由晶粒半导化、表面吸附、晶界势垒等多个因素决定.结果表明其电阻值在12RH%~93RH%的相对湿度范围内变化3个数量级,且湿敏特性曲线在单对数坐标中接近线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