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0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8篇
综合类   1篇
化学工业   48篇
建筑科学   1篇
石油天然气   49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9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方向晨  杨占林  王继锋  郭蓉 《化工进展》2016,35(6):1748-1757
描述了工业油品精制催化剂开发过程中所应考虑的六大要素,讨论了这些要素对催化剂性能提高的影响:包括通过各种技术调节手段,如无机助剂改性、有机助剂改性、超声辅助手段等实现对催化剂的理化性质调控,如改善酸性质、比表面积、孔结构、堆积密度等;通过这些技术手段还可调变金属-载体相互作用、活性金属的分散度和硫化度、MoS2(WS2)片晶长度和叠层数等,实现对催化活性中心形貌的控制;通过原材料选取及生产过程优化,降低催化剂成本;通过催化剂形态合理设计,提高催化剂体系的活性及稳定性。介绍了在工业油品精制催化剂技术进步中一些技术调节手段的应用,给出了系列商品催化剂活性进步的历程,并指出了提高催化剂性能的一些新思路,最后介绍了一些新的材料及方法在油品精制上的应用。  相似文献   
92.
MHC精制段烃类转化动力学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93.
CO2的化工利用技术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比较了CO2的化工利用主要途径,发现在这些化工利用途径中从CO2出发生产含羧基等高含氧化合物的技术路线,在能量利用和经济性的角度,目前是最有发展前景的.同时详细讨论了几种具有市场应用前景的CO2化工利用技术及其发展的趋势.  相似文献   
94.
对现有炼油装置因氯带来的腐蚀问题进行分析,氯化物产生的盐酸腐蚀、NH4Cl垢下腐蚀和氯化物应力腐蚀开裂等问题会造成催化剂中毒和对炼油装置带来不利影响。提出了解决上述问题的对策,以确保装置生产安稳长满优运行。  相似文献   
95.
测定了直径2.1 mm四叶形结构催化剂的物理性质,得到床层空隙率为0.52,床层比表面积为1141 m2·m-3.在纯气相下,四叶形颗粒床层压降与直径5.79 mm的球形颗粒相当;在纯液相下,床层饱和度与直径2.7 mm的球形颗粒相当;在气液逆流状态下,床层的液泛速度与尺寸为6mm×4mm×4mm(外径×内径×高)、床层空隙率为0.65的短拉西环相当.以上数据表明,新开发的四叶形催化剂是一种流体力学性质优异的新型催化材料,适用于柴油逆流加氢深度脱硫等新工艺过程.  相似文献   
96.
MCI工艺技术的工业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最大限度提高十六烷值的劣质催化裂化柴油加氢改质技术 (MaxCetaneImprovement,即MCI)在吉林化学工业公司炼油厂柴油加氢精制装置上的首次工业应用情况。结果表明 ,MCI在保持较高柴油收率的情况下 ,既可达到常规加氢装置的精制效果 ,又可较大幅度地提高柴油的十六烷值 (约 10个单位 ) ,全面提高柴油质量。  相似文献   
97.
根据加氢裂化技术对原料油的适应性强以及产品方案灵活的特点,通过采用中间馏分油选择性高的催化剂,改变循环油切割点以及用加氢裂化末转化油替代直馏柴油作为蒸汽裂解制乙烯的原料等途径能达到增产柴油的目的。  相似文献   
98.
考察了催化裂化(FCC)汽油中硫化物和模型硫化物在OTA(Olefin To Aromatics)催化剂上的催化转化性能.结果表明FCC汽油硫化物总脱硫率为86.3 %,其中,硫醚和四氢噻吩的转化率都达到100 %,硫醇硫转化率96.6 %,噻吩硫转化率78.8 %,烷基噻吩转化率85.8 %,苯并噻吩转化率81.4 %.3-甲基噻吩在OTA催化剂上的转化产物中含有小分子(噻吩),异构硫化物(2-甲基噻吩),以及大分子异构硫化物(如2,5-二甲基噻吩、2,4-二甲基噻吩和2,3-二甲基噻吩).烷基噻吩和苯并噻吩硫化物在OTA催化剂上脱硫反应网络一方面含有直接加氢脱硫反应,另一方面经历歧化、异构化和裂解等反应.  相似文献   
99.
柴油含硫化合物在FH-UDS催化剂上的加氢脱硫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孙国权  方向晨  刘继华 《石油与天然气化工》2010,39(5):418-421,445,367,368
在小试装置上采用气相色谱-原子发射光谱(GC-AED)方法,考察了催化裂化(FCC)柴油中的含硫化合物在FH-UDS催化剂上的催化转化性能。结果表明,反应温度对柴油加氢脱硫率的影响最为敏感。在反应温度375℃,氢分压6.0MPa,液时空速2.0h-1和氢/油体积比350的条件,FCC柴油含硫化合物总转化率为99.6%,其中,噻吩类硫化物和苯并噻吩类硫化物的转化率都达到100%,难脱除的4-甲基二苯并噻吩和4,6-二甲基二苯并噻吩转化率分别为99.2%和94.4%。可以在反应温度360℃,氢分压8.0MPa,液时空速1.5h-1~1.0h-1和氢/油体积比350的条件下,生产硫含量低于60μg/g和10μg/g的低硫和超低硫柴油产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