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6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16篇
化学工业   36篇
建筑科学   1篇
能源动力   1篇
轻工业   78篇
一般工业技术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7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15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61.
Fenton高级氧化法处理化机浆废水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高级氧化法处理了某BCTMP化机浆制浆综合废水二级生化出水。研究结果表明:化机浆综合废水经厌氧-好氧处理后,再用Fenton氧化法进行深度处理,COD可降至50mg/L以下。用稀硫酸调初始pH到5.8,100ml废水投加5%的FeSO4溶液6.4ml后快速搅拌2min,加12%的H202溶液0.15ml,加Ca(OH)2溶液调节pH到6.0,整个高级氧化段COD去除率达85%,SS去除率达到90%以上。Ca(OH)2不仅调节了pH,而且还起到了絮凝的作用。与此同时,加PAM来改善污泥沉降性能,PAM的助凝作用,改变了化学污泥的沉降性。本研究结果为福建某企业化机浆废水的深度处理工程设计提供了重要的基础数据。  相似文献   
62.
结合单因素试验分析,以液比、温度、保温时间为自变量,根据Box-Benhnken实验设计原理,用DesignExpert软件进行响应面分析(RSA),得出桉木半纤维素自催化水解工艺优化条件:液比13.81,最高温度184.62℃,保温时间103.01 min,在此条件下的最高响应值为0.1331 g/g。为验证响应面分析法(RSA)的可靠性,采用液比14,最高温度185℃,保温时间100 min,实测优化条件下每克绝干原料还原糖提取量的平均值为0.1311 g/g,半纤维素还原糖提取率高达61.24%,且在误差允许的范围内,与理论预测值基本相符。  相似文献   
63.
本文研究了中和-SBR生物处理-混凝处理高碱性三滤纸生产废水过程中的工艺参数。中和每吨高碱性废水所用废酸为56.32L,然后采用SBR工艺处理中和废水,曝气时间为5h,污泥浓度为4.8g/L,加入工程菌量为20mg/L,使CODCr去除率达到86.1%,出水CODCr达到94mg/L。最后试验了三种混凝剂,采用山东圣源液体PAC混凝剂,出水CODCr降至47mg/L,达到最新颁布的造纸工业废水排放标准GB3544—2008中规定的特别排放限值。  相似文献   
64.
介绍了竹材用于CTMP的现实意义,通过对竹材CTMP高浓废水污染特征的分析表明:在我国分布较广泛的慈竹,CTMP废水的CODCr、BOD5、SS发生量分别达到300.37、101.33、56.68 kg/t浆;废水中的总氮含量达到20.93 kg/t浆.进行实验室小试,在废水CODCr、BOD5、SS分别为7320、2496、1308 mg/L时,通过预处理、厌氧、好氧(必须考虑采用脱氮工艺)联合处理,总CODCr去除率可达97.65%,表明采用以厌氧和好氧联合处理为核心的工艺处理该种废水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65.
本文对竹材CTMP废水(先经厌氧处理)好氧处理的效果进行研究.采用在SBR法基础上改良的专有技术--好氧动态曝气工艺,通过研究溶解氧(DO)、进水量、运行模式等因素对动态曝气工艺的影响,确定该工艺用于和厌氧联合处理竹材CTMP废水的优化条件:运行模式采用2周期/天,进水0.5h,曝气6.0h,后3h通过逐步降低曝气机输入功率达到减少曝气量的目的,停曝搅拌3.0h,沉淀2.0h,排水0.5h.  相似文献   
66.
连续两月监测了某化学机械浆制浆有限公司每小时的废水发生量。结果表明:吨浆废水发生量为34.72m^3,波动范围为24m^3/t-55m^3/t,吨浆排放废水量仅及国家规定排放量的1/6。废水发生量的时变化系数1.79,总变化系数是2.86,总变化系数比市政污水高50%。研究分析了最大日废水量(3740m^3)时变化曲线,从而确定调节池的最小容积为732m^3。本文对需要了解化学机械制浆造纸企业废水发生量及其变化系数,特别是对制浆造纸废水处理工程调节池的设计具有实用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67.
BCTMP废水处理研究和工程应用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监测了国内某BCTMP化机浆生产线废水发生量、污染负荷。结果表明,该废水最高COD浓度6625mg/l,平均COD4622mg/l,BOD/COD为0.25,属高浓难处理有机废水。经过系统试验,提出了斜网-初沉-水解-ABR厌氧-连续SBR-混凝的化机浆废水处理新工艺,然后设计建造了总容积15000m^3的废水处理工程,处理后废水各项指标全部达到了国家标准。在制浆废水处理工程中,首次采用了ABR折流式厌氧技术,节省了工程投资和运行费用;首次采用了连续SBE技术,废水净化率高,解决了用普通活性污泥法处理高温废水易发生污泥膨胀的难题。  相似文献   
68.
写在水污染物排放新标准颁布之际   总被引:4,自引:4,他引:0  
回顾了25年来我国<制浆造纸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6次修订历程,分析了刚刚颁布的新标准(GB5544-2008)中新增的5项指标,指出新标准较旧标准污染排放减量80%,即新标准容许的污染排放量仅为旧标准的1/4,新标准较旧标准减排力度极大.预测依靠现有设施和技术,大部分企业排放水将难以达标.为了使我国造纸行业排放水尽快达到新标准要求,大力发展新的废水处理技术已是当务之急.呼吁政府和企业应加大技术开发的资金投入和人力物力的投入,尽快在高效低能造纸废水处理技术上赢得突破.  相似文献   
69.
碳纤维纸张可作为优良的面状发热材料,若将其作为采暖地板中的电热元件,可实现地板、采暖一体化,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为避免碳纤维纸张在使用过程中出现安全隐患,需对碳纤维在碳纤维纸张中的电热和负温度系数(NTC)效应的作用机制进行研究。为了探究碳纤维纸张在通电加热条件下电热及电阻随温度变化的规律,采用红外热成像仪、体式显微镜等仪器分析了碳纤维单丝、搭接单丝、平行单丝及碳纤维纸张4种发热单元的电热和温敏效应,结果表明:碳纤维单丝、搭接单丝及碳纤维纸张表面温度变化趋势均随着输入功率的增加呈现线性增加,在单丝平行方向和垂直方向温度均呈GaussAmp方程曲线分布,碳纤维单丝相互距离等于或者小于0.8 cm,即可将两单丝间温度不均匀度控制在1 ℃以内;通电加热初期,发热单元电阻随温升的增加而急剧下降,当碳纤维单丝加载80 mW功率(即单丝温度接近35 ℃),纸张加载2 000 mW功率(即纸张表面温度接近97 ℃)时,电阻值变化趋势趋于稳定,表明碳纤维单丝及碳纤维纸张均具有明显的NTC效应,并且发热单元中搭接单丝的NTC效应和电热效应在碳纤维纸张中起着主导作用,这对于创制适宜的采暖地板发热元件具有积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70.
对桉木P-RC APMP废水进行了污染特征的全面分析,每产1吨桉木 P-RC APMP浆,耗水 26.7 m3,排出COD 114.8 kg,BOD 35.7 kg,SS 42.1 kg。厌氧处理在COD体积负荷 5 g/(L·d) 时,可使桉木P-RC APMP废水的COD去除 61.3%;好氧处理在HRT 24 h 时,可使桉木P-RC APMP废水的COD去除 73.7%。生物处理后的桉木P-RC APMP废水,经初步的混凝处理很容易达到国家排放标准GB 3544-2001。经深度的混凝处理,则可使COD降到 200 mg/L以下,SS 降到 60 mg/L 以下,达到更高的环保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