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0篇
  免费   40篇
  国内免费   4篇
电工技术   2篇
综合类   3篇
化学工业   35篇
金属工艺   61篇
机械仪表   21篇
建筑科学   18篇
矿业工程   2篇
能源动力   3篇
轻工业   4篇
水利工程   7篇
石油天然气   14篇
无线电   10篇
一般工业技术   18篇
冶金工业   15篇
自动化技术   11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16篇
  2022年   22篇
  2021年   16篇
  2020年   14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12篇
  2016年   13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1996年   2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本文通过在不同温度下,对一种轧制而成的贝氏体高强钢在三个相互垂直的方向进行了拉伸实验,结合宏观力学性能参数及微观断口形貌的观察,分析了这种高强钢在不同温度下的拉伸断裂行为。结果表明:此种钢在三个方向上的宏观力学性能参数基本相同(在室温下屈服强度为950MPa,抗拉强度为1000MPa;-196℃下,屈服强度达到1260MPa,抗拉强度高达1400MPa)。但沿不同方向的拉伸断口差异却很大。沿轧制方向和宽度方向的试样,不同温度下断口形貌相似,在温度较低的试样中都出现了纵向裂纹,在-196℃均出现"Z"型断裂路径;但沿板厚方向的试样,在不同温度下其断口形态都为典型的拉伸断口。  相似文献   
92.
在我国西南地区,地质条件复杂,煤层瓦斯储量丰富,矿井水文地质条件多变,地质预报是保障矿井安全生产的重中之重。为有效探明矿井巷道前方的隐伏构造,仅依靠单一物探方法,受井下探测环境限制,探测效果往往不能满足生产需求。以滇东矿区雨汪煤矿首采工作面为例,结合当前矿井开采工艺,采用探地雷达与井下二维地震相结合的方法,对巷道前方隐伏构造进行综合预测预报研究。在顶板瓦斯抽采巷采用井下二维地震进行底板探测,获取巷道底板下煤层构造赋存信息。利用工作面顶板瓦斯抽采巷和邻近掘进巷道的空间位置关系,结合研究区构造发育规律,将解释构造短距离推理延伸至掘进巷道,作为掘进巷道构造分布预测依据。随后,根据掘进巷道的掘进进尺,在巷道掘井工作面采用探地雷达进行超前探测。对比分析探地雷达与地震数据,修正构造解释位置,排除井下噪音的异常解释。最终生成一个高精度地质模型,指导矿井生产。经研究区揭露验证分析,本研究方法的预测准确率高达90%,且误差小于1 m。  相似文献   
93.
镍基合金焊接裂纹研究现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余磊  曹睿 《金属学报》2021,57(1):16-28
近年来,镍基合金焊接件在航空航天、核电、火电和石油化工等工程领域的应用需求快速增长。本文介绍了镍基合金的分类以及镍基合金焊接方法的研究,由于成本以及技术等的限制,镍基合金的焊接主要采用熔化焊焊接方法。重点综述了镍基合金焊接裂纹的产生机理以及各元素对裂纹的影响。镍基合金熔化焊焊接过程中易产生4种焊接裂纹:结晶裂纹、液化裂纹、失塑裂纹和应变时效裂纹。总体上,结晶裂纹和液化裂纹产生机理已较为明确,焊接过程中低熔点液态薄膜的出现是结晶裂纹和液化裂纹产生的主要因素。失塑裂纹目前仍没有对其明确的定义,镍基合金失塑裂纹产生机理也存在着较大的分歧。镍基合金应变时效裂纹是沉淀强化镍基合金所特有的,裂纹产生与沉淀相的沉淀速率密切相关。杂质元素和添加元素对镍基合金焊接裂纹敏感性有着重要影响,元素的影响虽然已经进行了大量的研究,但元素单独或者协同对裂纹敏感性的具体影响仍需进一步的研究。  相似文献   
94.
曹睿 《数字化用户》2022,(13):139-141
电力是当今社会得以正常运行和保证人们正常稳定的生活和工作的基础条件,社会经济飞速发展以来,我国的科技信息技术也进入日新月异的发展阶段,人们对电力需求量越来越大,而且要求也越来越高,“互联网+电力营销”模式逐渐走进大众视野,在这一环境背景下,电力企业进行营销模式的创新,提高服务质量进而满足用日益提高的需求,提高竞争力成为...  相似文献   
95.
采用X射线衍射(XRD)和扫描电镜(SEM)等研究了经不同工艺淬火后M390刀具钢的物相、显微组织、硬度及拉伸性能。结果表明:随淬火温度从1100℃升高到1200℃,M390刀具钢的基体组织依次由铁素体为主转变为马氏体为主,再到马氏体与残留奥氏体的混合,而晶粒尺寸未发生明显变化,碳化物类型均为M7C3和M23C6;1150℃保温30 min水淬后基体组织以马氏体为主,含有少量的残留奥氏体,相连碳化物占比与圆度值均最小,硬度达到峰值62.38 HRC,抗拉强度与断裂应变总量分别为1121.88 MPa和3.25%,强韧性匹配最优。  相似文献   
96.
以Co取代的硅钨酸为活性组分,采用界面聚合法合成β2-SiW11Co/GO/PANI复合材料,并应用紫外光谱、红外光谱、X射线衍射等进行表征。以β2-SiW11Co/GO/PANI对染料甲基橙进行吸附实验。结果表明,在甲基橙溶液质量浓度为30 mg/L、pH为6,复合材料用量为9 mg时,吸附效果较好,脱色率为91.09%,吸附量达到153.89 mg/g;β2-SiW11Co/GO/PANI对甲基橙的吸附过程符合准二级吸附动力学方程。  相似文献   
97.
安全案例是一个独立的、基于证据的评估方法,适用于所有管道的系统完整性管理流程。在安桥公司管道完整性管理计划中使用了一种安全案例,用来证明影响系统的风险得到了有效降低。描述了实施安全案例方法来管理地质灾害威胁的流程,讨论了评估地质灾害和其他完整性威胁的好处。安全案例报告除了记录危害、已实施的控制措施和相关易感性之间的关系外,还记录了解决已发现的问题。为了证明针对地质灾害威胁的安全控制已被纳入管道系统的运营和维护阶段,安全案例中的地质灾害管理部分使用领结评估法进行了评估。评估结果使地质灾害计划及其有效性得到了体现。对包括概率性和确定性准则的预定安全性能指标进行了评估,以确认地质灾害计划的持续有效性。同时,安全案例评估的结果还确定了改进的机会,并为修订维护、保证和验证计划提供了依据。最终评估结果表明,管道系统中的地质灾害威胁得到评估。评估提供了证据,证明为减轻风险分配了足够的资源和努力,并确定了所需的持续改进活动。最终安全案例报告表明,风险已降至合理可行的最低水平。  相似文献   
98.
全层状TiAl基合金拉伸试验断裂过程及机理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通过对全层组织TiAl基合金不同缺口试样进行原位拉伸试验,结合数据分析以及断口形貌的观察,研究TiAl基合金拉伸的断裂过程和断裂机理.研究发现在原位拉伸试验中,对于直缺口试样,裂纹起裂于缺口根部,其断裂过程主要是主裂纹(沿层裂纹)首先起裂、扩展、连接,然后形成解理断裂起裂源.这一起裂源形成的同时,在刚好能满足Griffiths脆性解理断裂所需要的临界裂纹尺寸时,引起整个试件发生脆性解理断裂.裂纹首先起裂于层间,层间是薄弱环节,断裂方式是穿层断裂和沿层断裂的混合体,以穿层断裂为主.对于大圆弧和平板试样,这种材料的断裂过程是:首先在较高外加载荷下,在标距范围内比较薄弱的区域沿层开裂,随着外加载荷的进一步增加,这些微裂纹扩展,当微裂纹引起的应力集中和外加载荷共同作用足以引起微裂纹进一步贯穿的瞬间,即能量积累到一定程度时,试样整体发生解理断裂.很多试样的断裂是直接起裂的过程,一旦产生裂纹试样立即解理断裂,即这种材料的强度较高,材料很难产生裂纹,也不易损伤.  相似文献   
99.
采用冷金属过渡焊接技术,对AZ31B镁合金、工业纯钛TA2异种金属熔钎焊焊接性进行探索研究,从焊接接头的微观组织、元素分布状况研究其连接机理。结果表明:冷金属过渡焊接技术是一种适用于镁、钛异种金属连接的有效方法。通过在过渡区和结合面形成新相可以实现镁、钛的有效连接。焊接接头的焊缝区主要由镁的固溶体?-Mg,骨架状的镁铝金属间化合物Mg17Al12,以及颗粒状分布的Mg17Al(Zn)12组成。镁钛结合面主要靠钛和铝的金属间化合物Ti3Al,以及镁铝金属间化合物Mg17Al12和Mg17Zn12连接。同时,焊接过程中Ti原子以及Al原子的扩散对其结合也有一定的影响。因此,焊接过程中必须保证足够的热输入量,以确保钛母材的熔化及钛、铝原子的扩散,从而提高其结合强度。  相似文献   
100.
本文针对现有工艺计算中存在的缺乏一定压力下的石油馏分汽液平衡数据,并且3种石油馏分蒸馏曲线之间难以换算等问题,对不同压力下石油馏分平衡汽化曲线换算的数学模型进行了研究。通过对常压和减压下石油馏分平衡汽化曲线的换算图表数据进行回归,同时总结了前人已有的常压与加压下的平衡汽化曲线换算模型,从而建立了1套完整的不同压力下的平衡汽化曲线换算模型。采用该模型可以为不同压力下的蒸馏设计计算提供基础数据,避免了以往单纯依靠经验数据的缺点,可以提高蒸馏塔的设计精度。新模型采用拟多项式的非线性函数,可以直接进行双向计算,稳定性高,模型的最大相对误差为3.52%。通过用实测数据对新模型进行验证,结果表明新模型的计算值与常压、减压下的平衡汽化数据吻合良好,最大相对误差不超过0.52%,说明新模型的计算精度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