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0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4篇
综合类   64篇
化学工业   70篇
金属工艺   1篇
矿业工程   1篇
能源动力   1篇
轻工业   1篇
石油天然气   46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21.
催化裂化油浆综合利用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大庆石化总厂催化裂化油浆为原料,糠醛为萃取溶剂,有效地将油浆的可裂化组分与稠环芳烃分 离。考察了抽提温度,剂油质量比和停留时间对精制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抽提温度为60 ℃ ,质量剂油比为 2∶1,停留时间30min时,油浆的分离效果较好。产品中精制油饱和烃的质量分数达80%,具有良好的催化裂化性 能,抽出油可作为芳香型橡胶填充油的调和组分。  相似文献   
22.
以抚顺蜡油为原料,在FS-J1固定床反应器上利用自制的FL-J型蜡油催化裂解催化剂进行中试实验。在温度为340~380℃,空速为1~4h-1的不同工艺条件下,考察了催化剂的使用性能,以及产品分布和产品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此反应有较好的产品分布,产品性质理想。反应温度及空速对汽、柴油收率有显著影响。催化剂因积炭失活后,可通过器内烧焦再生使催化剂活性得到恢复,降低了生产成本。此工艺作为增产汽、柴油的手段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23.
我国油砂分离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对我国在油砂分离技术方面的室内实验及现场工业试验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介绍了水洗分离技术、溶剂抽提技术、超声波辅助分离技术、热解干馏技术、生物处理技术和无剂处理技术等室内研究以及水洗处理工艺、热解干馏工艺在现场工业试验的研究情况。并对我国油砂分离技术目前存在的问题及发展趋势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24.
随着绿色能源太阳能的大规模开发利用,光伏电池原料多晶硅的用途越来越广泛.生产多晶硅的方法以西门子法用的最广,在生产多晶硅原料三氯氢硅的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副产物四氯化硅,其对环境的污染相当严重,如何处理这些副产物,这个问题亟待解决.介绍了多种四氯化硅的再利用方法,如可以用来制造气相白炭黑,合成有机硅产品,制备高纯光纤,用...  相似文献   
25.
Co-Mo-P/USY催化剂的制备对降低FCC汽油烯烃含量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实验采用USY分子筛为载体,以非贵金属Co、Mo作加氢活性组分,以P为助剂合成FCC汽油加氢改质双功能催化剂。考察了采用不同焙烧方式对USY载体的影响,比较负载单金属和双金属的催化剂降烯烃效果,活性组分负载量的影响,以及助剂p的加入对催化剂的改质作用。结果表明,采用阶段焙烧法焙烧载体可以有效保持载体的BET比表面积;负载双金属活性组分w(Co)=w(Mo)=3%,助剂w(p)=0.3%的催化剂能够使烯烃含量降到21.1%。  相似文献   
26.
对桦甸页岩油重油馏分(>360 ℃)进行热加工实验,研究了桦甸页岩油重馏分热加工反应的影响因素,并分析了裂解油的基本性质.结果表明:随着反应时间的延长、反应温度的提高,裂解油收率逐渐降低,焦炭收率和气体及损失率逐渐升高;当反应温度为395 ℃、反应时间为2 h时,裂解油的密度、凝点、闪点、运动粘度、残炭、灰分分别为0.875 g/mL、21.50 ℃、64 ℃、19.90 mm2/s、0.400、0.047,裂解油的质量已经达到了20#重柴油的使用要求.  相似文献   
27.
世界油砂分离技术进展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我国利用油砂资源的优势明显,但目前国内对油砂的研究尚处在起步阶段,未正式进行工业化生产。油砂分离技术是开采利用油砂的关键技术,阐述了油砂分离的基本理论及研究进展,对各种分离方法的应用原理给予说明;介绍了油砂分离的技术途径,主要涉及清洗剂的应用、油砂超声波除油的应用、水剂空气化分离油砂的应用以及微乳液在油砂洗液中的应用几个方面,最后提出了油砂产业化的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28.
曹祖宾 《工业催化》1995,3(4):26-29
在国产3825型加氢裂化催化剂上,利用连续流动固定床微型反应装置,在4.5~8.5 MPa和~380℃条件下,测定了四氢蔡加氢反应动力学数据,建立了四氢蔡加氢裂化的反应网络和动力学模型 。  相似文献   
29.
在活性趋于稳定的以改性Y沸石为担体的钼镍催化剂上,利用经改造的国产WF—8900型连续流动微反-色谱装置,进行了四氢萘加氢裂化反应动力学方面的研究。考察其反应产物分布,计算反应网络中各步的反应速度常数和热力学平衡常数,探讨反应网络的主线和反应条件对主线的影响。并探讨了双环裂解深度对单环收率的影响,为加氢裂化技术的发展,提供了一些基础的信息。  相似文献   
30.
<正> 加氢裂化具有极强的烷烃异构和芳烃裂环的反应特性,是现代炼厂从重质油增产喷气燃料、低凝点柴油以及优质重整原料的重要加工手段。由于它对稠环芳烃的优先选择裂环作用,能够有效地降低裂化尾油的芳烃含量,因此又是发展重质馏分油作乙烯原料的重要加工手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