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篇
  免费   2篇
综合类   1篇
化学工业   15篇
建筑科学   3篇
轻工业   8篇
一般工业技术   9篇
冶金工业   1篇
  2022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3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6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PBT/PET共聚酯的结晶和熔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了 PBT/PET 共聚酯的球晶形态、等温结晶动力学和热历史对其 DSC 曲线的影响。结果表明:在120℃下,随着共聚酯中 PBT 含量的增加,共聚酯的球晶形态有很大差异,结晶动力学参数 n,k,t_(1/2)~(-1)增大。经不同的温度热处理,共聚酯在 DSC 曲线上出现两个熔融峰。低温峰对应于不完善的结晶,高温峰属于在 DSC 的升温过程中形成的较完善的结晶。  相似文献   
12.
方紫微  曾凡龙  叶娟 《建筑》2011,(14):82-82
本文探析市政施工项目管理的特点及信息化管理在市政施工中的运用。  相似文献   
13.
聚丙烯腈纤维不熔化过程的前期(220℃)在氮气中热处理,后期(220℃)在空气中热处理,与常规全程空气中热处理进行对比,希望能够降低不熔化处理的成本。借助元素分析(EA)、热重分析仪(TGA)、环境扫描电子显微镜(ESEM)、力学性能分析等表征手段,研究了不同热处理方法对PAN不熔化纤维的氧化程度和皮芯结构影响以及碳化收率和碳纤维的力学性能。结果发现,与全程空气处理相比,经过氮气气氛处理后的不熔化纤维在后续处理过程中最终不熔化温度可以降低20℃,900℃碳化后的收率增加了3.8%,碳纤维的强度相当,初步估算节能8.7%。  相似文献   
14.
研究了用聚四氟乙烯纤维为滤料处理含油污水时的吸附和脱附特性。测定了滤料的吸附等温线,以及温度、pH对吸附性能的的影响。分析了纤维表面的形貌特征和吸附机理。常温下PTFE吸附油污90 min后达到吸附平衡;当温度=50℃、pH=3时吸附量最大,可达42.26 mg/g。  相似文献   
15.
采用活性碳纤维及其复合滤料进行油田采出水模拟试验,并对其吸附性能、再生性能进行试验研究.当水中油的浓度为10mg/L时,活性碳纤维滤料的最大吸油量可达205.7mg/g;在过滤实验中,当进水含油浓度在100mg/L时,经活性碳纤维复合滤料处理后出水均小于5mg/L,达到A类回注水水质的要求.活性碳纤维复合滤料的过滤周期为24h,容易再生.结果表明,活性碳纤维复合滤料是一种优良的过滤材料,对水中油污具有良好的吸附去除作用.  相似文献   
16.
PBT/PET共聚酯是兼有PET和PBT优良特性的新材料。本文研究了共聚酯的合成条件。结果表明催化剂和反应温度对EG/BD与DMT的酯交换和共聚合反应有明显的影响,混合催化剂比单一催化剂效果好,Zn-Co-Ti催化体系对酯交换有较高的催化活性,缩聚催化荆以Sb-Ti体系为佳。共聚酯的色泽与反应温度、时间、催化剂种类及EG/BD的比例有关。在合适条件下,得到特性粘度为0.9以上的无着色的共聚酯。  相似文献   
17.
18.
针对传统的全乘比例多目标优化法(MULTIMOORA)存在的难以表征评价信息的模糊性和不确定性以及评价准则的权重需要从外部获取等问题,提出了一种改进的全乘比例多目标优化法,即基于概率语言组合赋权与MULTIMOORA的多准则决策方法.该方法采用概率语言(PLTS)处理决策者的评价信息,并引入改进的G1和CRITIC法构建组合优化赋权模型以计算评价准则的组合权重.实例对比实验结果表明,改进后的MULTIMOORA决策方法不仅赋权合理,而且具有更高的决策效率和鲁棒性,因此该方法对多准则决策问题具有良好的实际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9.
我国活性碳纤维的研究、工业化及前景(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曾凡龙  潘鼎 《材料导报》2003,17(9):61-63
总结了活性碳纤维(ACF)的特点,评述了近三十年我国ACF的工艺和设备、新品种开发、纤维表面结构及孔结构理论等方面取得的研究成果,介绍了ACF生产各个阶段的技术关键和成本控制。新的研究结果与传统模型不同,纤维中存在错综复杂的内部孔并相互贯通。另外指出,我国在ACF理论研究、产品质量和应用开发上尚需进一步加强。  相似文献   
20.
曾凡龙  金惠芬 《纺织学报》1990,11(11):4-6,20
本文用红外光谱(IR),~1H,~(13)C核磁共振谱(NMR),动态力学谱(DMM),热分析(DSC),热重分析(TGA)方法鉴定了用混合缩聚法制得的PBT/PET共聚酯的化学结构和热转变温度。结果表明:PBT/PET共聚酯是无规共聚物。共聚酯的熔点(T_m)和用力学方法测得的玻璃化温度(T_9)随其化学组成的变化呈“V”字形。共聚酯的热稳定性与缩聚催化剂Sb的关系不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